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利益的本质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利益即具有公共性的利益,亦即蕴含着人的社会性和物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并表现出共享性和共创性特征的利益。公共利益的实现离不开公共管理,而公共管理又必须以科学、民主和法治为手段。  相似文献   

2.
一 新公共管理的缘起  自从人类出现了利益分化和阶级分化以来 ,就有了公共管理的问题。其核心是公共利益问题。笔者认为公共管理的概念固然是一个形式问题 ,但却为我们的研究和实践导入了一个基本方向 ,有必要加以澄清。在此笔者认为陈庆云教授所提出的定义可资借鉴 :“所谓公共管理是指那些 (追求 )不以赢利为目的 ,旨在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① 同时 ,有必要大致界定公共管理的主体 ,对此问题学界已多有争论 ,在此兹不赘述。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即政府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一切均是以其为核心…  相似文献   

3.
政府作为一种为公民和社会共同利益服务的组织,在公共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通过合理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开展公共管理,为国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是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面临的重大课题.要在正确认识"公共利益"这个概念的基础上,有效探索实现公共利益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4.
周树志 《学术研究》2007,4(1):56-62
本文在对国内诸多学者观点简要评析的基础之上,阐发和论述了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权力机关为核心并有社会中介组织和公民大众参与的、为实现公共利益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对公共事物进行有效管理的公共实践活动;行政管理是政府为维护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制度、法律、公共政策等方式对公共领域的公共事务进行的公共行政或公共管理的公共实践活动;私人管理是以个人和私人组织为主体,为实现私人利益最大化,对私人领域的私人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私人管理的相互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第三部门与公共管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作为一种旨在“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犤1犦,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政府管理)的一个显著差别在于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限于政府,而且还包括各种非政府、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公共组织,亦即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第三部门犤2犦。第三部门的出现和不断壮大并越来越成为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使得当今的公共管理迅速走向开放性的社会化和多元化,极大地改善了公共事务管理的绩效和公共产品或服务供给的质量。众所周知,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解决其外部性方面有其难以克服的缺陷(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6.
公共管理目标无疑应该指向公共利益的实现、公共问题的解决和公共事务的处理。但公共管理实践中时常出现一些损害公共目标,导致公共管理目标异化的行为。从委托代理关系看,公共管理目标异化是由于"代理人"超越"委托人"意愿而产生;从目标差异性看,公共管理目标异化是由于公共管理者本位利益与公共利益不协调而产生。公共管理目标异化主要表现为公共目标被替代、公共目标出现偏斜以及公共目标被简化。规避公共管理目标异化,需要提高公共管理过程的监控力度,增强公共管理过程的目标相容性程度,提升公共管理职业伦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公共精神是外显也是内隐的,是与国家的强弱相关的"软力量".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府管理与政府公共管理的失衡导致部分政府机构、政府官员丧失公共精神,假借公共利益之名滥权谋私,不仅造成了"政府病症",扭曲了组织与制度,而且严重侵蚀了执政党和政府的合法性、正当性的基础,也严重危害了公共利益.本文以公共精神和公共利益为着眼点讨论新时期中国政府的品格重塑问题,目的在于重温和反思这一被资本、权力、技术遮蔽的研究主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提供价值与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8.
区域公共管理模式:理论基础与结构要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公共管理发展前沿的区域公共管理正在引起国内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现有的研究未能对“区域公共物品治理是如何实现的”即区域公共管理的模式问题予以阐述。在厘清从多层治理到网络治理之理论演进脉络、准确把握网络治理之内在特质的基础上,根据网络治理理论,从体制框架、运行机制和组织机构三个方面论述区域公共管理模式的构建问题,能够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城市房屋拆迁法律制度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城市房屋拆迁是一个敏感而又普遍的社会问题,广为社会各界瞩目。本文介绍了我国现行的城市房屋拆迁法律制度,并简要分析拆迁制度的法律特征属性,然后着重剖析具有强制力的城市房屋拆迁的理论依据,即社会公共利益,这也是从法律上判断一项具体的拆迁行为是否合法的唯一标准。为规范拆迁,保证政府拆迁主管部门在拆迁活动中正确履行相关职责,应当借鉴有关国家在城市改建中的公共开发制度和广州市的城市房屋拆迁模式,以期建立一套更科学、公正、有效的房屋拆迁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公共领域是版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领域的价值和功能之一在于维护公共教育、信息自由和创作自由,但其终极价值和存在意义在于确保版权法律制度的生态和谐及平衡。现代版权法的发展趋势表明:公共领域不断遭受蚕食和掠夺,广大公众的合理使用空间、信息获取自由面临巨大威胁,部分公共利益的维护岌岌可危,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呈现出失衡状态。为使版权法重新回归生态和谐的平衡状态,我们必须尽力维护并相应地扩展版权法中公共领域的范围,以与不断扩张的私人利益相对抗。  相似文献   

11.
公共利益的泛化和滥用是公共利益的政治法律实践中最具危险性的现象.理论界和实务界在公共利益内涵界定上的抽象、宏观、含糊,是助长公共利益的泛化和滥用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对公共利益做出一种更为具体、微观、清晰的界定,成为近年来理论界持续不断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图从法哲学角度描述式地把公共利益内涵界定为三个基本方面,即公共利益主体的不特定性和多数性、个人利益的还原性、利益享有的公用性,从而为公共利益的讨论开放出一种可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服务型政府以公共利益作为价值定位,以公共服务作为主旨行为。政府坚持公共利益,正确行使公共权力,更好地服务于公众,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这是公共行政领域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从抑制政府利益这一视角出发,约束政府偏离公共利益的行为,确保公共利益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实现,探讨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路径:即加强政府官员的道德教化,以构筑服务型政府构建的理念基础;构建合理的政府利益结构,以建立服务型政府构建的物质基础;完善利益激励机制,以设置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动力基础。这为解决公共行政的价值异化问题,构建服务型政府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公意是卢梭政治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一概念具有四重内涵。在功利福利上,公意与私人利益相对立,是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即公共利益。在社会秩序上,公意是民情民意,立法者在立法之前必须首先考察民情民意。在理性意志上,公意与个体意志相对应,是指公共意志,是一个共同体内部,所有个体意志的共同部分、深层部分。公意是公共利益、民情民意、公共意志,这些都是抽象的,它必须通过法律来体现自己,因此法律就是公意的表达形式,是承载公意的具体载体。  相似文献   

14.
公共伦理是服务型公共管理模式下的伦理形态,是社会公共领域中的基本伦理维度,是规范公共领域中所有公共行为的价值准则,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平等性、服务性等特征。公共伦理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并拥有公益至上的公平正义、道德责任、合作与信任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5.
协作性公共管理是在反思传统官僚制行政模式和碎片化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代表了当前公共管理新的发展趋向或研究途径.或者说,未来的公共管理将是一种"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近年来我国政府面临的诸如地方保护主义、"非典"、流域水污染、雪灾、地震、劣质食品、流感和气候变化等"恶劣的问题"挑战了划地为界的单边管理模式,凸显了发展跨地区、跨部门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规制与征收的界限、公共利益的判断、公正补偿的实施是行政征收行为三个主要争点,美国诸多判例对此三个问题的厘定具有非常典型的借鉴意义。政府规制在降低财产价值上走得太远就形成征收,法院不保证私人财产价值利用的最大化等一些理性的规范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划清两者的界限;公共使用泛化为公共目的是征收权逐步扩大化的体现,并导致公共使用法律界限的模糊性、复杂性,征收权与警察权的适用及其差异是"双重联邦主义"的典范,公共利益的实质是公共理性与利益多样化对抗后的一种平衡;正当补偿不意味着市场价值标准补偿的唯一性,补偿的内容、价值标准及判断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也正在日趋变化。  相似文献   

17.
公共利益是房屋征收行为的根本依据,但是法律规定中对"公共利益"的模糊界定以及公共利益理论内涵本身的不确定性,使房屋征收实践面临严重的公共利益困境。基于公共选择理论构建的"盈利性—外部性"渐变轴模型,可以为讨论公共利益困境提供有益的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将是否具有正外部性作为判定公共利益的标准,证明了盈利性与外部性可以共存,商业利益并不必然与公共利益相冲突。基于A区危房改造案例的分析显示,在房屋征收中商业利益和公共利益并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应通过完善"公共利益"论证程序,有效防止行政机关滥用公共权力,以公共利益为借口侵害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公共管理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特殊领域,存在着相当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公共管理中的制度和措施对于处理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仅仅是一种框架和原则规范,这就需要在具体的公共管理活动中以伦理精神作引领、以道德意识作指导去做出管理行为的选择,即进行相应的公共管理伦理研究。文章力图从公共管理与伦理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公共管理的伦理趋向,在此基础上结合科层制及其人文救治进行一定的理论阐发,并结合中国目前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现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在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学者视野中,在中国老百姓的日常谈论中,都非常关注公共利益的问题.公共利益是人类群体生活的规范目标,但公共利益的特征决定了它的实现不是自发的,有赖有关机关的界定和运用.同时,公共利益又是一个使用频繁的法律概念,其作用和意义在不同的法律中不完全相同,其内涵的不确定性给人们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其范围带来了困难.国内外学者对如何界定公共利益的讨论,揭示了公共利益是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这一基本含义和内容的不确定性这一基本特征,并为合理界定公共利益指明了方向.在当代中国,公共利益在法律中的形成和界定,更多地应发挥立法机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探析--一种法律经济学的分析进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主要以法律经济学为分析工具来对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予以探讨,以期从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上来为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提供更为深刻和具体的分析路径.本文通过分析公共利益界定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公共利益法律界定的理论、实践意义,以及公共利益法律界定的经济内涵,提出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既是追求社会和谐、协调利益冲突的重要前提,也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社会福利的基本途径.本文进而从公共利益的定性、定量、实体、程序、静态、动态等多个层面,对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公共利益法律界定中的几个核心问题予以了探讨.本文认为,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过程实际上是在维护社会共同基本目标下法律对各种冲突利益进行协调和平衡的过程,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不是简单的概念辨析和利益归属判断,而是一个需要多层次、多角度法律界定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