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娘子画像考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后不久,我在北京琉璃厂一家画店买到一幅三娘子画像(见图).当时,同样的作品有两幅,我则挑选了有金兆蕃题诗的一幅,都是从名藏书家傅增湘的后人那里散出的(另一幅为陈缘督所临摹).盖傅氏死后,善本书归了北京图书馆,普通书斥卖给中国书店,字画文物则散落在市场上(友人徐宗元则得了罗振玉贺傅六十生辰的楷书诗轴一幅).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雕刻作品析疑二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省嘉祥县城南15公里的武宅山(一作武瞿山,也称紫云山)北麓原有3座条石砌就的祠堂,这是东汉末期武氏家族的祠堂,人称“武氏祠”,3座祠堂分别被称为武梁祠、前石室和左石室。因历经洪水,石祠早已倾圮,且长期掩埋地下。清乾隆年间,黄易、李东琪等人将其挖掘出来,并就地建屋保存。武梁祠原为单开间悬山顶结构,现存顶石、壁石共5块,上面刻有近百幅画像。前石室原为双开间单檐悬山顶结构,现存祠石16块,上有画像53幅。左石室形制与前石室相同,现存祠石17块,上有画像约40幅。这些阴刻画像年代明确,内  相似文献   

3.
<正> 绪言在著名的东汉武氏祠画像石中,有“前石室六”(图一)和“后石室七”(图二)两幅描绘战争的画像,构图宏伟,气势磅礴,常被著录于中外书刊,久为人们所熟知。但是,此两石自从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出土之后,近二百年来,多数学者均把它们泛称为“水陆攻战”或“战争”画像,而未揭示其战争的内涵和性质。唯有劳幹《论鲁西画像三石——朱鲔石室、孝堂山、武氏祠》一文,论及武氏祠水陆攻战画像内容时,曾提出“或是都试”之说。所谓都试即演习武事,把攻战画  相似文献   

4.
王尔德的<道连·葛雷的画像>围绕着一幅惟妙惟肖的肖像画展开:画家为美少年道连·葛雷画了一幅画像,由此,道连认识到了自己的美,为了永葆青春美貌,道连许诺愿以灵魂为代价,让画像代自己承受岁月的印记.愿望奇迹般地实现了.此后,道连耽于享乐,无恶不作,画像则不断老丑.道连最终忍受不了这种变化,用刀捅向画像,结果死的却是自己.道连变成了老丑的尸体,而画像却青春焕发.  相似文献   

5.
《清代学者像传》配有多篇序言、题词、题诗,全面展示了《清代学者像传》的流传过程与文化意义,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吴佩孚的风竹题诗图建萍,建中西安市文物研究资询中心西安市文物库房收藏了一幅吴佩孚的墨笔风竹题诗图。此图作于1935年,它对于我们了解吴佩孚在日本正式侵华前夕的态度、立场及研究他的晚节提供了一件真实资料。吴佩孚(1873—1939),山东蓬莱人,字子玉...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河南新蔡县练村乡前王庄村,每日游人来往如织,村民田树法家曹张贴过毛主席画像的泥墙上(画像早已揭去),主席像再度清晰显现于墙。 出现在墙上的主席像,面部明朗,眉眼及那颗“伟人痣”明晰可见。仔细观看,主席的双眼皮和中山服领口隐约能辨。头发花  相似文献   

8.
汉画是汉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每一幅画像都蕴涵着汉代民众的文化心理.研究兔、蟾蜍、九尾狐、王母娘娘画像,不难窥探出汉代民众祈求生殖旺盛的交感心理、崇尾求子的阴阳和谐心理、神灵赐药的庇佑生子心理,这些文化心理的形成,是受汉代重视子嗣、希望人口增殖等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发现的古代帛画,论时代之早,首推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两幅。其中于一九四九年二月在长沙东南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一幅,画幅长28、宽20厘米,置于一竹笥之内。由于时代属战国,这幅帛画曾被称作“晚周帛画”;又因画幅上绘有龙、凤、人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费城,像坦普尔博物馆、坦普尔大学和撒马利亚医院等大型建筑物,都是人们捐资建造的。在这些建筑物里,都有一间房子专门用来陈列一个小女孩的画像。  相似文献   

11.
游戏之笔中的至性深情--杜甫戏题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题诗肇自南朝齐梁,发展至盛唐始独立一体,自成一格.杜甫是第一个致力于创作戏题诗的诗人,戏题诗在他的手中面貌为之一新.他的作品具有承前启后的典范意义与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敦煌壁画中现存有五幅于阗曹皇后画像,均为立像,分别见于莫高窟第98、61、454、4窟及榆林窟第31窟。从装束上看,曹皇后画像大致有两种形象,一种作于阗皇室贵妇形象,另一种略似曹氏命妇形象。曹皇后在诸姊妹排行中至多排在第八。她于934年嫁给于阗国王李圣天,此后在于阗与敦煌两地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归义军及其到于阗的使臣对她多有"宣问",继李圣天成为于阗国王的从德太子即其亲子。曹皇后晚年可能回到敦煌居住,其卒年难考,但在994年参加阴家宴会时,至少已有七十余岁。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所谓“曹雪芹画像”,其传世者,已发现两幅:一为手卷,王冈绘,李祖韩藏;一为册页,陆厚信绘,河南省博物馆藏。王冈所绘的手卷,原件一直没有公开,只有照片流传。据说,此画署“壬午(乾隆二十七年)三月”,上有皇八子永璇、钱大昕、倪承宽、那穆齐礼、钱载、观保、蔡以台、谢墉、陈兆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是鲁迅在一九三三年写的,关于第二本短篇小说集《彷徨》的一首题诗。这首题诗虽然是他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对这段时间的战斗历程的回顾,其目的却是严于自我解剖当年写《彷徨》的心境,“愿以后不再这模样”,以激励自己的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5.
<正>东汉画像石拓本。原在嘉祥武氏祠,现存济宁博物馆。曲阜师范大学馆藏拓本165厘米×31.5厘米,编号88/5-2。南宋洪适《隶续》载:"右孔子见老子画像,人物七,车二,马三、标榜四。惟老子后一榜漫灭。孔子面右,贽雁;老子面左,曳曲竹杖。中间复有一雁,一人俯首在雁下。一物拄地,若扇之状。石有裂纹,不能详辨。侍孔子者一人,其后双马驾车。车上一人,马首外向。老子之后一马驾车,车上亦一人,车后一人回首向外。《史记》鲁昭公予孔子一乘车、两马、一竖子,  相似文献   

16.
《无极图》是由《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中的《太极先天之图》转化而来。它是一幅内丹原理图,而不是内丹修炼步骤图。  相似文献   

17.
令人感兴趣的是,就在《西游记》中人物展开活动的主要场所——新疆发现了似乎和猪八戒形象起源有密切关系的一件考古资料,这就是拜城县克孜尔千佛洞第一百七十八号窟前室东壁的一幅“猪头菩萨”的画像。它猪头人身,站在佛的身边,是一尊护法神。  相似文献   

18.
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试论郑板桥绘画艺术中的借鉴与创新肖舜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做山东潍县知县的时侯,送给某巡抚一幅竹画上的题诗。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封建社会一位“读书志在...  相似文献   

19.
“像”,“甲像乙”。“象”,“乙象甲”。究竟是“像”还是“象”?这两个常用字正面临使用上的大混乱。根据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汉字整理研究室的负责同志说:“像”与“象”的使用变化,应追到1956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这个方案中,把“像”与“象”合并了,“象”作为“好像”等意义上的“像”的简化字。“方案”规定,“像”字只在特殊情况下,如“人像”、“画像”的意义上才用。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委发布了《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指出:“原《简化字总表》中的个别字,作了调整。‘像’不再作‘象’的…  相似文献   

20.
郗文倩 《文史哲》2007,(3):86-93
汉代有图画圣贤忠孝以示表彰纪念并教化世人的风尚,这是像赞特殊的生成条件,对其体制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武氏祠堂等画像赞看,像赞大都体制短小,言简意赅,以说明性文字为主,体现出像赞的辅助性功能。受像赞影响的人物赞虽还保留其形制上的特点,但由于是独立的文本形式,颂扬之旨完全借文字传达,故文体表现出鲜明的颂扬态度,这直接影响了人们对赞体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