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很重视死亡问题。在《论语》中,孔子主要从两个层面探讨死亡问题:一是人死之后,如何对待死者的问题,主要是“葬之以礼”与“祭之以礼”;二是如何去面对死亡,即面临死亡时人的价值选择问题,包括“朝闻道,夕死可矣”和“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死亡母题的出现是早期人类对线性时间有了认识并意识到人必有一死的"向死而思"的产物,是死亡意识的感性显现。人类对死亡的表达经历着一个从早期神话之达观到一般诗文之悲观再到以悲为美的动态过程,人与自然的异质同构形成了人面对自然的黍离之悲。在观照自然与人生中,有些意象或隐喻积淀成死亡意象或死亡原型的代名词。在"向死而在"的艺术世界中,作家从两方面进行美学建构,一是构筑一个以死亡为核心元素的死亡意境,一是以死亡作为推进情节发展的原动力。经由写作的客体、主体、载体的不断结缘与互相渗透,文学与死亡的亲缘性关系在文学接受与文学创作中被不断记忆、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3.
米歇尔·福柯是法国继萨特之后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曾被称颂为“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他在《词与物》这本书中宣称“人之死”和“人本主义的终结”。其思想深受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影响。海德格尔是福柯通往尼采的“桥梁”,而尼采的“上帝死了”,则直接导致了福柯的“人之死”的提出。他认为“人”是近期的发明,是在18世纪末期才成为人文学科的中心,才诞生出来的。所以福柯所谓的“人之死”,并不是具体存在的“人”的死亡,而是指那种纯粹概念的,在人文学科中作为知识对象和知识客体的“人”的死亡。“人”的出现只是偶然,“人”的死亡才是必然。  相似文献   

4.
死亡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是人生无法回避的一种状态,是生命的终止,具有不可经验性。死亡作为认识对象具有二方面价值:一是使人向死而生,即以死为限面对死亡生存;二是死中有识,死亡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是一种特珠的认识现象。死亡认识的历时结构包括死亡意识、垂死心理和濒死体验三个环节。死亡意识是人从小到老对死亡的个体意识,一般都是从死对于生的反面来看待的;垂死心理是人生接近死亡时的心理活动;濒死体验是人在弥留之际因恐惧死亡而产生的一种奇特心理现象。为使逝者能轻松顺利地死亡,需要良好的死亡教育和社会服务,主要包括:善解生命,充实生命;强化社会对死者的临终关怀;采用安乐死等技术减轻死亡中的痛苦。对死亡问题的深层关情将把认识论带入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紫鹃,在大观园众多丫环女奴中,地位比不上袭人、平儿和鸯鸳,但其悲剧形象却有着深刻的美学意义。她之悲剧,是《红楼梦》描写“死亡”的动人篇章。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指出:“作家对死亡的处理不仅作了观察,而且绘声绘色。这说明小说家对此很感兴趣。”鲁迅也说:“‘死’是世界上最出众的拳师,死亡是现社会最动人的悲剧”(《凯绥·柯勒惠支版画集序目》)。曹雪芹是描写“死亡”的高能作家,他对死亡的处理主要是采取了两种形式,一是写其心死,“万念俱灭”,脱离红尘,诸如贾宝玉、紫鹃者是也。一是写其灵与肉俱毁,离开人世,“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诸如林黛玉、晴雯者是也。作者通过对死亡的处理,将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并由此以振撼人的心灵。紫鹃就是在伴随着林黛玉的死亡而走上“死亡”的一位可歌可泣的姑娘。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上帝的存在是以理性、信仰、道德“三位一体”表现出来的。哥白尼、达尔文使信仰的上帝死亡,康德使理性的上帝死亡,而尼采要完成的则是使道德的上帝死亡。这使基督教及其相应道德价值也将死亡,带来虚无主义;同时,也使人类有机会拟定新的价值。“上帝死了”和“虚无主义”是同一命题的两种不同表达式,而“虚无主义”分消极的和积极的。尼采坚持积极的虚无主义,通过否定一切价值和重估一切价值两个环节来创造新的价值。因此,上帝之死构成尼采价值重估的“语境”,而虚无主义则成为他进行价值重估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人之死"是法国后现代主义者福柯的一个重要哲学发现,已成为福柯哲学的标志.但是,在福柯的语境里"人"是一个极其特定的概念."人之死"是福柯主体批判思想的重要方面,是尼采"上帝之死"的福音.人的死亡标志旧的知识型的崩溃和新的知识型的诞生.在人死后的废墟上,福柯塑造了一个新的主体,一个艺术化存在的审美的人.  相似文献   

8.
<正>草木任生而不恤其死,禽兽患死而不知哀死,人知哀死而不必患死。哀以延天地之生,患以废天地之化。故哀与患,人禽之大别也。出处:《周易外传·无妄》,中华书局版。赏析:这是王夫之关于生死观的名言,说明了人之生死观同动植物的本质区别。草木有生而无知,因此它们之生是一种无意识、无感觉的自然之生,所以不可能对死亡产生怜恤的情感反映。禽兽有知而无义,它们会  相似文献   

9.
喻晓薇 《江汉论坛》2003,(3):108-110
近年来,有研究关注到萧红与迟子建这两位东北乡土作家创作风格的相似,但与此同时却忽视了二人风格追求本质上的不同.本文认为,作为相隔半世纪之遥的两位东北故土的书写者,萧红与迟子建二人的创作,一个表现为张力之美,一个表现为和谐之美,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实际上为东北乡土抒情文学树立了两面风格迥异的美学旗帜,而这恰恰是被当前萧红与迟子建比较研究所遗漏了的.  相似文献   

10.
鲁迅与张爱玲的小说都体现了悲剧美,其异同在于:其一,“清醒的恐惧”与“惘惘的威胁”———“大恐惧的悲剧美”,鲁迅是清醒地反抗,张爱玲却是缩命地默认;其二,“寂寂地死”与“不堪地活”———“悲剧美学的终极追问”,鲁迅在死亡面前,陷入反抗“无物之阵”的绝望与虚无主义的怪圈,张爱玲则体悟生存的长久磨难。  相似文献   

11.
论志贺直哉《在城崎》中的死亡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书文 《云梦学刊》2006,27(6):117-120
日本著名作家志贺直哉的名作《在城崎》描写了三个象征性的小动物的死亡过程。蜜蜂的自然死亡给人提供了一种对死亡的日常自然的“亲切感”,死亡意识尚未突显出来;老鼠临死亡前的拼命挣扎喻示了一种强烈的死亡意识,但仍然是自然层次上的,导致死者与生者之间不能沟通;蝾螈的偶然之死则上升到对死亡的哲学思考,达到了对万物和众生的亲近感和慈悲心,但也带来一种悲观厌世的情绪。然而作者并未停留于这种情绪,而是在更深的层次上打开了一个对于死亡意识加以思考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2.
对比中国哲学家庄子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生死观,可以彰显两位大哲的思想差异。对于生,庄子的态度是“形之委蛇,心之逍遥”;而海氏则是积极的,努力去寻找人类的诗意家园。对于死,庄子以为依乎天道,顺其自然,是洒脱的;而海氏的向死存在,则是凝重的,有责任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探讨北宋中期思想家李觏的生死观,认为:李觏先生的生死观可从两个角度去认识:一者泰伯先生是个普通人,有着与平常人一样的面对死亡所生发出来的悲凉感受,不过,他同时又是个学者,所以能进而从中引申出一些消解死亡哀伤的方法与途径;另一方面,泰伯先生又是一位醇儒,在生死的问题上仍深受儒家传统死亡智慧的影响。基本上他渴望的是由声名传之后世的方式来达到对死亡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一正如一位学者所言,这百年来随上帝死了后,“主体死了”,“最后一次死亡事件是普遍性人的品格死了”,这“意味着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破灭”~①。但他忘了补充一点,主体及其品格的死亡是就人类而言,因而包括中国传统和近现代哲学中的人类自我中心主义和人定胜天思想在内的所有这种观念的破灭。征服自然的野蛮行为造成的资源枯竭、生态破坏是全体人类共同愚妄蛮干的结果,如是才可视其为有普遍概括意义之哲学命题,否则何谈人类中心主义已破产?不过,我们所关心者又不仅于此,而在这一命题的提出,其对人类中…  相似文献   

15.
老子的名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过去,人们都理解为:“人民不怕死,怎么能用死来吓唬他们”?其实,这样的理解并不符合老子的原义。由《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可证其原来是这样的提问:人民不怕死,怎样使他们怕死呢? 一、两个提问句上的毛病 此句出于今本《老子》七十四章。毛病发生在两个提问句上: 第一个提问句即本文提及之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今本多如此。“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帛书乙本(甲本此处缺损)如此。 今本的文句显然是反诘句,意为,人民不怕死,为什么还用死来吓唬他们? 帛书的文句则是正面提问句,意为如果人民还是经常不怕死,怎样刑杀才能让他们害怕呢? 显然,二者有三点不同:(1)是“杀”而不是“死’,帛书之“杀”,指刑杀。“死”则包据自然死亡。不能等同“杀”。(2)帛书比今本多三个字:“若”(如果)“恒”(常)“且”(还是)。(3)  相似文献   

16.
论庄子的死亡伦理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和生是传统中国社会里两大忌谈之讳,然而真诚面对自己生命的人就必须对"死"有所思考。死亡问题不单是学术研究的"对象",而是你、我自己的问题。随着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曾经不受重视而事关生命根本的问题,诸如自杀、安乐死、死刑、战争等等已经成为现代人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作为生命伦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死亡伦理旨在探求生命死亡的本质和意义,以期建构起一套规范、指引人生正确面对死亡的道德体系。庄子对死亡有过深刻的领悟,也有着丰富的死亡伦理思想。但不同于现代死亡伦理学之拘囿于生物学、医学的精确测量,而停留于…  相似文献   

17.
古往今来对死亡的解释可谓多矣,但海德格尔的死亡之思却能在众多的死亡哲学中独树一帜,原因就在于海德格尔是从存在论的角度来领会死亡的.存在论上的死亡不是一个事件,而是此在从存在之日起就开始承担起来的存在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此在的生存既可以说是"去存在",也可以说是"去死",但是"去死"并不意味着去实现死这种可能性,而是在对死的领会中,领会此在自身,进而让死亡之光亮烛照生存之道路.  相似文献   

18.
古往今来对死亡的解释可谓多矣,但海德格尔的死亡之思却能在众多的死亡哲学中独树一帜,原因就在于海德格尔是从存在论的角度来领会死亡的.存在论上的死亡不是一个事件,而是此在从存在之日起就开始承担起来的存在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此在的生存既可以说是"去存在",也可以说是"去死",但是"去死"并不意味着去实现死这种可能性,而是在对死的领会中,领会此在自身,进而让死亡之光亮烛照生存之道路.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通过对无意义死亡的直接感知,来完成对死亡成因的探究、对生者影响的思考.在死亡与美与爱的关系的整和中,本文认为他的自然之美、人性之爱是对死亡的消解与超越.并形成了美与悲相融合的独特境界.  相似文献   

20.
一生和死,是哲学中的重大问题。无论是西哲史上宏伟而精密的体系,还是中哲史上散漫的体悟,都少不了“死亡”的章节。儒道两家是深刻影响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之两大思想流派。海德格尔则是当代哲学中最卓越的德国思想家和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把他们的死亡观作一比较研究,乃是十分必要有趣的。如何理解死亡,把握人生,可以成为古今东西文化哲学融通的一个结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