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记》和《汉书》均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领袖陈胜乡里在阳城,西汉析秦三十六部为八十三郡、十三国,郡县建置变化很大。颍川、汝南二郡同设阳城县。哪个阳城是陈胜乡里,司马迁、班固笔下未作交待。到了唐代,人们对陈胜乡里在何地更渺茫不清,著名学者司马贞依照韦昭的陈胜乡里阳城“属颍川”之说,又参阅《汉书·地理志》,臆断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最早记述老子的生地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两千年来,老子生地今河南省鹿邑县已为历代学者所共识。近年来,却有人又提出“老子生地涡阳”的说法。笔者翻阅史料,实地考察,特作此文,对老子的生地鹿邑进行考证,并与“涡阳说”辨论。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南游”原因有三:一是出自司马迁的自觉自愿,二是由于父隶司马谈之举荐,三是由于汉武帝的恩许。司马迁南游时,年已三十,时在元鼎元年,即公元前116年。南游路绳中的“楚”,实指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陈涉所建的“大楚”,包括有大泽乡和都城陈(今河南淮阳)一带地区。南游大约用了三年到四年时间,即汉武帝时,元鼎元年到三年(前116—114年)。  相似文献   

4.
《太平广记详节》为朝鲜时期集贤殿文人成任编纂的~部《太平广记》的选本,所据《太平广记》底本为宋本,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今存韩国。据韩国学者所整理的《太平广记详节》篇目卷次考辨现存《太平广记》篇目三则:一、今存《太平广记》中《周广》篇名应为《广周》;二、“嘲诮”类《李寰》《韦蟾》《李台瑕》《陈癞子》疑属“嗤鄙”类。三、今存卷二七0“妇人一”下当有“烈女”类名。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2对年,被史家誉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第一次建立起了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国家,其气势和胆略是令人震惊的.然而,时隔14年,隶之人.迁徙之徒”的陈胜,在大泽乡的土坛上,振旺一呼,举起了第一面反秦大旗.用武力统一起来的秦王朝,不久又轰然而灭,其灭亡的迅速同样是令人震惊的.紧接着,诸侯复起,豪杰林立,历史好像来了一个逆转,重又回到了战国时的混乱割据状态.秦末的社会变动,是中国几个重要的大变动时期之一,急骤的社会更迭在社会史、政治史上的意义尤为明显.本文试就案未历…  相似文献   

6.
吉安方言今读中的古音遗迹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今读唇音“f”与零声母的字中有一部分仍读重唇:1、源于36母中“非、敷、奉”三纽的部分字今读与“滂”纽同。2、源于“微”纽的今读与“明”纽同;三、今读舌尖后音“zh,ch,sh”的仍保留中古读音;三、源于古日纽今读“r”声母的读与“泥”纽同。源于喻纽今读“r”声母的今保留了喻母的读音;四、源于“见、溪、群、精、清、从、心、邪、晓、匣”今读“jqx”的仍保留了中古读音;五、源于“微、影、喻”母R部分“疑”母今读零声母的仍保留了中古的读音  相似文献   

7.
关于明代戏曲作家王济之籍贯,《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2月第3次印刷本)作“乌镇(今浙江湖州)人”。然笔者以为此说尚有疏误之处。据史志记载,王济是明代海州府乌程县乌镇人。据此,《中国戏曲曲艺辞典》称王济是“乌镇人”,当属可信。但此书又将乌镇注释为“今浙江湖州”,则误。因为,乌镇今既不属湖州市市区、郊区,也不属湖州市所属各县,而是属嘉兴市桐乡县。退一步说,假定乌镇  相似文献   

8.
对《荀子》中的45个“故曰”,前人或不加训释,或一概译为“所以说”。其实这45个“故曰”的使用情况可分为:①先议论后总结的,这种“故曰”确可译为“所以说”,其后为荀子语言,共有17例,占37.8%;②先引述后申说的,这种“故曰”则当译为“老话说”(或译作“旧书上说”,个别的则要译作“所以前人说”等),其后乃属引语性质,共有28例,占62.2%。分辨这些情况,不但有助于准确地解读,而且对剖析《荀子》内部的语料层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说“今”道“古”施元根中学文言文中“今”字不少。“今”的常用义当然是作时间名词,当“今天”、“现在”讲,如:①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荆轲刺秦王》高中第六册,下只注册数)“今”的第二种用法是作假设连词,与“苟”、“其”等字作假设连...  相似文献   

10.
“先人”即“先代”;“拂士”当释为“能够直谏矫正君主过失的贤士”;“讥”应释为“批评。指责”;“或”即“有”;“区区”当释为“款诚,忠爱”,“随”即“轻易,随便”;“诟病”属同义并列,“耻辱”之意;“岂遽”属同义连用,同“岂讵”,“庸讵”,“难道”的意思;“”当释为“大腿上的肌肉;“过”即“探望,看望”之意;“踬踣者”即“跌倒的人”,引申为“死去的人”或“牺牲的人”,严妆”属同义并列,即“穿着打扮”之意:“德”为动词,“感恩,感激,感德”之意。  相似文献   

11.
关于《儒林外史》的原貌问题.主要有“原书五十六回”和“原书五十回”二说。本文对“五十回”说的有关论述。做了修正和补充。认为,今见五十六回本的前三十七回基本上保持了原稿面貌;在后十九回中.有六回补作窜入(具体回次与以往说法有异);余下的十三回。在辨明后人篡改段落及具体文旬后,始能看出原稿面貌。以上是在旧说基础上提出的新说。  相似文献   

12.
关于编辑学的学科性质在编辑学界,还存在很大争议,主要有:1.“纯理论学科”说;2.“纯应用”说,即“技术科学”说;3.“理论加应用”说(即“三性”说);4.“理论为主,应用为辅”说;5.“三结合”说;6.“边缘学科”说。“编辑学是一门技术科学”显然不符合实际,因为编辑学主要是研究人作为活动主体的内在文化规律;“三结合”把编辑学的学科性质和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混为一谈了;“理论加应用”,即“三性”说,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镜     
魏征死,太宗对侍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相似文献   

14.
唐传奇诸家注本若干注释有误,经考证,文章认为:《任氏传》中“金城县”不在今兰州市,而是在今陕西兴平县;传奇中“坊曲”不是里坊,不是转弯处,而是城坊中小巷;东市不在城外而在城内;《虬髯客传》中“扶余国”应为“扶南国”;《郭元振》“开元中下第”应为“咸亨中下第”;《无双传》中“渭桥”当为沪桥或灞桥。  相似文献   

15.
《临汀志》说汀州治所有四,经考证有误,汀州治所仅有一迁。《早唐书·地理志》福州辖有“梅青县”当作“梅溪县”;而县又为场之误。《中国历史地图集》之释文谓至元三年南胜县所迁之治即今平和县也有误。元时期福建行省的置度分合颇为频繁,但论者甚少,这里特作资料补充。  相似文献   

16.
《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这是一个有名的难句。古今注家都认为“患得之”当做“患不得之”,其说有三:1.引文说,2.俗语说,3.急读说。本文对以上三说加以驳正,认为《论语》原文的“得”字不误,在这里使用的就是它的常用义。并通过三方面的分析,指出:“患得之”的字面义是“为要得到它而忧愁”,其隐含义是“为尚未得到它而忧愁”。“患得之”是《论语》时代一种特殊的句意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科学领域,有许多连(链)锁反应的现象。比如铀235受到中子轰击时,会发生核裂变,裂变结果又产生更多的中子,发生更猛烈的裂变,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又如甲烷在漫射光等照射下,可以产生一氯甲烷,生成的一氯甲烷若继续与氯作用,可以发生一连串连锁反应,产生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等。人类社会历史在其运动中也有连锁反应的现象。公元前二○九年七月,陈胜、吴广率闾左戍卒九百人在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陈胜、吴广大旗一举,在秦王朝暴政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对两条《经》、《说》的校勘和诂释。文中,在考察前人成说并指明其正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主要有:(一)校“知”条《经》的“间”字并《说》文的“闻”宇作“问”,从而根除了前人从《说》校《经》作“闻”而与“身观焉”的“亲”纠缠不清之弊.(二)释“知”条《说》文“志行”的“志”、“行”即《小取》篇“以辞抒意”的“意”和“抒”,“志行”就是意志(对事物的断定)能够表达出来,也就是思想的沟通。又校本条《经》《说》为“知、问、说、亲”和“[辞]名、实、合、为”两条。这样,就解决了前人以《经》《说》所述为七种知识的种种格。(三)训两条《说》文的“观”字为“游”,即身临其地的“游历”、“交游”,略似今语的“实践”;并纠正了历来认为下条与上条直接有关之误。  相似文献   

19.
一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秦末农民起义创始人陈胜在鼓动同行戍卒奋起抗争时提出的豪言壮语,它不仅在当时激励过千百万平民揭竿而起,几千年来也总是鼓舞着深受苛政迫害之苦的下层人民。陈胜讲这句话并不是突然异想天开,司马迁记述说:“陈涉少时尝与人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何许人也?众说纷纭。较流行的说法有以下几种:一、“陶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见十三所高校编的《中国文学史》及中学语文课本)二、陶渊明是“浔阳郡的柴桑县(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见廖仲安《陶渊明》第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三、陶渊明是“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荆林街)人”。(见《庐山历代诗选》第1页,江西人民出版社)四、陶渊明之“旧居”今为九江县马回岭公社马头大队之属境”。(见庄云新《面阳山陶靖节先生墓祠初考》,《江西历史文物》1980年第4期。)五、陶渊明是“栗树铺”人。(见邓钟伯《陶渊明故里说》,《江西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