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民 《社科纵横》2002,17(6):28-29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中 ,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仍然局限在理论的批判活动之内 ,但是他把批判的锋芒直指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在这种批判中 ,他发现了私人利益对国家的制约 ,认识到物质利益的重要性 ,因而转向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创立了异化劳动理论 ,把劳动、生产同实践结合在一起 ,第一次认识到实践高于理论。  相似文献   

2.
列宁说,马克思是在1844—1847年离开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又进一步从费尔巴哈走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在这个过程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手稿》中,马克思集中地阐述了他自己的、崭新的异化劳动理论,他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在异化劳动范畴内展开的。本文就《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发展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异化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理论启示我们:要把发展作为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第一要务,要注重经济社会与人的协调发展,要注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一个时期以来,“异化”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经常谈论的题目了。他们力图证明,异化这个概念是个人道主义的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著作中运用过这个概念,因而他们是人性论者和人道主义者。事情难道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早期著作,对异化问题作一番探索和考察。  相似文献   

5.
据说西方的一些“马克思学”学者在马克思1844年前后的著作中,发现了一个和写《资本论》那个马克思全然不同的马克思。并从而认定,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马克思主义。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S·胡克说“马克思第二次降世的时候,不是以《资本论》作者、风尘仆仆的经济学家的姿态出现,也不是作为革命的无裤党、具有鼓舞力量的《共产党宣言》的作者出现的。他穿着哲学家和道德家的外衣走出来,宣告关于超阶级、政党或派别的狭隘界限的、人类自由的消息”。所谓第二次降生,指的是马克思1844年前后的早期著作的发表。为什么他们这么说呢?  相似文献   

6.
哐哐哐哐哐哐哐,一阵强烈的铜钹声后,板鼓、铜锣齐响,板胡等弦乐吱吱嘎嘎的声音也极具穿透力,气势宏大,震耳欲聋。男主角的动作极为夸张,迈步时,一定要向前高抬腿,再随鼓点慢慢落下,两臂也较为  相似文献   

7.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虽然异化这个词是通过马克思的媒介传播到现代思想中来的,但是异化的涵义和马克思所赋予它的涵义却没有什么关系。尤其使人感到意外的是当我们了解到目前异化这个词的涵义是来源于象托克维尔和维贝尔这样的人,虽然他们并没有使用这个词,而且他们对人的本性、社会和历史的看法和马克思的看法几乎是截然相反的。  相似文献   

8.
需要的平面化及其消除——马克思关于需要异化的理论李文阁赵勇异化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而关于需要的异化是其异化理论的最精彩部分,它不仅展示了马克思对需要的人的理解,而且丰富和深化了其人的学说,同时还包容着他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及其对未来社会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哲学手稿》(《巴黎手稿》)的发表,为重新解释马克思提供了原始依据和确切的材料。这种解释认为,马克思是一位关心人类异化问题、特别是工人阶级异化问题的思想家。虽然,最初只是一些突击青年马克思的作用的人持有这种新观点,但是那种认为青年马克思和撰写成熟经济学专著的马克思之间存有分歧的观点是不应长期继续下去的。尽管大家都知道,“异化”一词在马克思1845年之后的著作中极少出现,但是许多人认为,马克思  相似文献   

10.
美国《科学与社会》杂志1977年夏季号发表W.M.利奥格兰德的《对"青年马克思"争论的考察》一文,不久,该刊于1978年春季号上又发表了E.K.亨特的《对利奥格兰德在"青年马克思"探讨上的批评》一文,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对马克思著作中"人性"、"人的本质"、"族类"这些概念到底如何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已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很有必要,它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更加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为此,本文拟就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核心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和命运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马克思晚年致力于东方社会研究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马克思、恩格斯倾其一生,都在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并试图探索…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关于资本主义内部诸矛盾的理论是光辉而深刻的,抓住了劳动的异化与剥削的根本原理。但令人遗憾,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却不是那么明晰。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课题就是要修正我们对危机趋势的认识,而又不放弃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的其他方面(异化和内部诸矛盾)  相似文献   

13.
按现在和未来的效率增长条件来调整货币体系和货币政策,是民主德国再生产的条件和目的所要求的。因此,应充分利用建立在货币本质和货币规律基础上的货币职能及其发挥作用的可能性,进一步发展领导、规划和经济簿记这一体系。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第7次代表大会确定的方针,对货币体系和货币政策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其理由如下:——就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作用而言,出于科技革命(价值革命),价值形成过程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这里所说的公社二重性理论,主要是指马克思关于俄国农村公社二重性的理论,而不是指马克思关于一般农村公社二重性的理论。当然,这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的公社二重性理论的提出,与当时俄国国内关于俄国农村公社发展前途的争论直接相关。1881年2月16日,著名女革命家查苏利奇写信给马克思,介绍了这一争论的概况,并请求马克思谈谈他本人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前景、特别是对俄国农村公社历史命运的看法。她说:“你比谁都清楚,这个问题在俄国是多么为人注意……特别是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党所注意……最近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见解,认为农村公社是一种古老的形式,历史、科学社会主义——总之,一切不容争辩的东西,——使它注定要灭亡。鼓吹这一点的人都自称是你的真正的学生,‘马克思主义者’”。“因此,你会明白,公民,你对这个问题的见解是多么  相似文献   

15.
王瑜 《创新》2022,(5):9-1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把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研究相结合的最初成果,马克思在其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此书在进一步追问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上,论证了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现象产生的根源;在扬弃异化劳动的现实路径上,体现了马克思历史观的革命性意蕴,旨在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向人的本质全面复归的共产主义社会。结合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贯彻的新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实践意义和指导价值:以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推进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以共享发展、开放发展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以协调发展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安启念 《求是学刊》2015,(2):1-10,188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他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在寻求"人们是怎样把宗教幻想塞进自己的头脑的"这一问题的答案中形成的。遵循马克思提示的思想发展逻辑,我们可以看到,他所形成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就是实践唯物主义,这同时也是他的历史观。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核心哲学思想。这一思想是他用费尔巴哈的物质的人取代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并对其辩证法进行创造性解读的结果,经济学家关于劳动及其意义的论述给了马克思重要启示。在当时,即1844年,马克思以为自己的思想是费尔巴哈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误解了费尔巴哈。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误解进而使人们误解了马克思自己,以为此时他的哲学思想还没有最终形成,他还是费尔巴哈的追随者。这一误解至今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我们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使用价值理论钩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使用价值理论钩沉时珍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价值学说的缺陷,就在它对使用价值的“忽视”或“缺乏完整的使用价值理论”。(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三联书店1990年版;《“苏联范式”批判》,《经济研究》1995年第10期)有人甚至以...  相似文献   

18.
高兹在反思资本主义现代化时敏锐地认识到,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日益远离其满足人们需要的原本的价值和意义,成为人们为补偿异化劳动而致力于获得虚假需求商品的现象。在高兹看来,消费异化是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逻辑必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但为利润而制造消费品,而且为利润而创造虚假需求,诱导人们把消费的多少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和尺度。消费异化不仅加剧了生态危机和社会不平等,而且导致人的非人化,也消解了人们的批判能力和反抗意识,成为控制社会的新手段。摆脱异化消费就要全面改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工业系统,破除"越多越好"的高消费观念,引导人们在生产领域中寻求满足。高兹深刻地批判当代资本主义为实现资本获利的目的鼓励异化消费,严厉谴责资本主义颠倒了人与商品的关系、把人扭曲成消费机器的现象,加深了我们对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端的认识。受高兹消费批判理论的启迪,我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克服物质主义倾向,以人为本推进物质文明,培育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崇尚精神满足的消费模式,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所追求的生活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用他毕生的精力来研究政治经济学,这并不是为了满足某种抽象思维的爱好,也不是单纯出自道德学上的愤慨和怜悯,而是为了解决苦恼着他的历史之谜和理论之谜,为了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为了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为了完成无产阶级以至全人类的解放事业。马克思本人在他1859年1月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写的《序言》中,曾经回顾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和历程。他说他原来学的专业是法律,但他只是把它当作哲学和历史的辅助学科来研究的。1842—1843年间,当马克思作为《莱茵报》的主编,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在莱茵省议会就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开展讨论时,当时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就摩塞尔农民的状况同《莱茵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时代会面对不同的危机与问题,而各个时代的哲学理论恰恰与其当下现实构成直接对话.马克思基于对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危机的洞见,哈贝马斯根据对当下资本主义危机的分析,分别建立了自己的交往理论.在两种交往理论蕴含的价值问题层面上分析,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由于在作为交往理论的基础的"生产实践"、"交往"范畴的理解上存在分歧,两种交往理论必然因此衍生出在价值目标上的根本差异,衡量历史进步的价值尺度上的差异,价值目标实现路径选择上的差异,影响力与现实合理性的差异.通过二者之间的比较,可以进一步地发掘马克思主义理论面对当今现实问题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