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我国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除此而外,在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境内也居住着部分哈萨克族,人口约有七十多万人。 哈萨克族有着悠久的口头文学传统,民间文学丰富多彩,有民歌、叙事诗、民间故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族是个古老的游牧民族,近20年来,哈萨克族由游牧转向定居,由传统的较为单一的畜牧业生产向农牧并举、多种经营结合的经济发展方向转变,牧区哈萨克族的生活、生产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贫富差距也凸显出来。建立农牧区的医疗保障制度,农牧并举,多种经营,转变观念,是当地哈萨克族民族乡脱贫与进一步富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胡阿根村哈萨克族经济生产方式转型调查资料为依据,从牧业、农业、多种经营三个方面看哈萨克族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哈萨克族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草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劳动力的转移、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充分发掘我国哈萨克族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以深深植根于哈萨克族青少年心中的民族文化为内容,通过他们乐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我国哈萨克族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融入我国哈萨克族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是新时期在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5.
哈萨克族是新疆的主要世居民族之一,在长期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中形成了许多古老的传统和文化习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养老文化在代际间自觉传承。随着牧民大规模定居和城镇化的发展,哈萨克族的传统养老文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哈萨克族传统养老文化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中的现代调适具有多重影响,对于增进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的国家认同,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传入哈萨克草原以后,历经了漫长地方化和民族化的过程,最终在哈萨克人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哈萨克族伊斯兰化不仅表现为哈萨克族接受伊斯兰教的过程,也包括伊斯兰教顺应哈萨克族传统信仰习俗,使伊斯兰教逐渐“哈萨克化”的过程。与其他定居民族伊斯兰化相比,哈萨克族伊斯兰化的程度相对偏低,带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族是由古代许多部落和部族不断分化并逐步融合而成的。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哈萨克民族音乐兼具欧亚民族宗教风格,独具特色.在民族文化艺术中占有显著地位。本文认为,研究哈萨克族音乐文化发展轨迹时.有必要把哈萨克族源考察置于首位。以构建历时性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8.
论哈萨克族民族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萨克族是由古代许多部落和部族不断分化并逐步融合而成的.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哈萨克民族音乐兼具欧亚民族宗教风格.独具特色,在民族文化艺术中占有显著地位.本文认为,研究哈萨克族音乐文化发展轨迹时.有必要把哈萨克族源考察置于首位.以构建历时性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9.
哈萨克族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之一,他们以游牧的生活方式为主。在长期的生活中,哈萨克族人总结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娱乐形式,其中很多内容表现出隐性的体育价值形态。作者通过研究哈萨克族含有隐性体育内容的民俗风情,旨在积极开发和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浅析哈萨克族宗法文化的成因与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萨克族传统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法性,具体表现在其民事活动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对哈萨克族宗法文化的特点与成因、哈萨克族宗法文化在市场经济化的今天所产生的种种变异的深入探讨,指出哈萨克族宗法文化的变异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是历史的进步,但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哈萨克族宗法文化在当今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8世纪以来,哈萨克族二十四节气一直保存于民间。直到1994年才得以从民间搜集、整理、问世。本文以多文种资料的互为补证为基础,首次梳理了哈萨克族二十四节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牧业特点,并将它与汉族节气进行了天文、民俗等方面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一哈萨克族于建国前仍然残存着宗法氏族部落组织形式,各氏族部落都各有其头目。清朝统一新疆后,哈萨克族的一些主要部落头目,已被清朝政府封以爵位。新疆建省之后,继续封以爵位,并担任清朝的各级地方行政官职。哈萨克族在伊犁地区主要有黑宰、阿勒班、素宛三部落,设公一员(阿吾里汗公)、乌库尔台一员(阿卡拉克希)、伊勒格台一员,下设藏根若干员,此外还有五十户长和十户长。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哈萨克族宗教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相比较而言,学术界对哈萨克族原始信仰包括对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信仰以及原始社会后期的萨满教的研究较为充分,也涉及了哈萨克族曾经信仰的佛教、祆教和基督教的研究。关于哈萨克族伊斯兰教信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中传播、发展及特点,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文字、教育和法律诸方面的关系,哈萨克族伊斯兰教信仰现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各种身体活动,它是特定民族文化的储存和再现。哈萨克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了属于本民族的、具有浓郁民族气息和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它既有中华民族文化所共有的特征,又有着新疆独特民俗文化的个性特征。生活在广阔草原上的哈萨克族把草原当做“比赛场地”,把自己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成为人类宝库中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亲属称谓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属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人与人之间的亲缘关系在语言上的表达形式。哈萨克族亲属称谓是以父系为中心,展开各种脉系的一种体系。论文从传统的分类法入手对哈萨克族亲属称谓语进行分类,梳理了哈萨克族亲属称谓系统和哈萨克族亲属称谓的界定,并对亲属称谓所包含的文化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教的"本土化"是它由民族宗教向世界宗教转化过程中,为了适应新传播地域的社会状况,作出不同程度的调节和调适.驱动伊斯兰教向超民族宗教转化的源泉与活力来自于其固有的自我调节机制以及兼容并蓄的因子.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中传播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哈萨克族化"的历史.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传统信奉的萨满教之间的文化整合是伊斯兰教"哈萨克族化"的具体表现,而伊斯兰教"草原化"是伊斯兰教"哈萨克族化"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7.
温小冷 《社区》2003,(18):34-35
哈萨克族妇女努尔哈那提,1997年从新疆福海县糖厂下岗后,凭着一股哈萨克族人特有的坚强耐力,勇往直前,经过6年的艰苦创业,在社会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民族刺绣的精湛技艺,开辟了一条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8.
随着哈萨克族定居工作的推进,哈萨克族生产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脱离出来,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因此解决哈萨克族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新疆哈萨克族宗教信仰特征始终体现了游牧民族传统的观念和草原伊斯兰教的惯性及延续性。伊斯兰教对新疆哈萨克族人而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承袭的习俗型宗教;新疆哈萨克族宗教信仰中的地缘因素和地域差异;新疆哈萨克族宗教信仰中的代际差异,以及由半定居与定居等生活方式的转变而产生宗教活动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前,新疆从事新闻工作的哈萨克族普遍年龄较大而且较少是新闻专业科班出身。从其现状看主要表现在尚未建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较缺少既精通新闻理论又了解哈萨克族文化的专业教师等方面。这影响了哈萨克族新闻人才培养和新闻教育的发展。分析其产生问题的社会原因和媒体自身原因,旨在早日建立专业的哈萨克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哈萨克族新闻事业的不断进步,进而提高新疆新闻事业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