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晁错政论散文被称为“西汉鸿文”,这充分说明在艺术特色上有很高的价值。而晁错政论散文的艺术特色是通过其思想内容表现出来的,本文试图从立论上谈其深识幽显见解透辟艺术特色,从表达方式上谈其陈情委婉态度恭谦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晁错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经济学家。作为经济学家,他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则是其"储蓄"思想。在汉初"无为而治"的政治背景之中,晁错的储蓄思想源于贾谊的《论积贮疏》,并将其从理论发展为实践。晁错还充分吸取商鞅农战思想,以"重农贵粟"为根本,以"增收节支"为目的,以"先边塞、后内地"为策略,最终达到了"主用足、民赋少、劝农功"的治世效果。这种"储蓄"思想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论晁错《论贵粟疏》的重农惠商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封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繁荣,与西汉前期各种治国思想及其政策密切相关。文景时期政论家晁错的《论资粟疏》,在其中产生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就晁错登上政治舞台及《论贵粟疏》产生的背景和《论贵粟疏》的重农惠商性质,作一简要论述,以此阐明“重在惠商”是封建社会发展和繁荣不可逾越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史记》和《汉书》记载,汉文帝在位期间,匈奴三次入侵汉朝边境烧杀抢掠。通过考证贾谊“三表五饵”策与晁错“守边备塞”策,进而认为汉文帝三年匈奴右贤王侵寇事件的起因与贾谊献策有关;汉文帝十四年冬,老上单于大规模入侵汉朝边境的原因与汉文帝采纳晁错建言移民屯戍有关。与汉文帝三年右贤王事件发生时济北王兴居趁机反叛如出一辙,汉文帝十四年老上单于入侵汉朝边境时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诸侯叛乱事件,贾谊之死与这次被司马迁和班固避而未谈的诸侯叛乱有关。  相似文献   

5.
论贾谊     
贾谊,是我国西汉初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文学家。他虽然只活了三十多岁,但流传下来的作品编成《新书》的,就有近六十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学、历史等各方面,范围很广,对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的影响。鲁迅曾指出:贾谊的作品“与晁错之《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这样一个人物,在儒法斗争的历史上,究竟属于哪家营垒?历史上的一些传统看法,往往将贾谊划入“儒林”。有的甚至认为:“在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翻一翻贾谊的文章,特别是《过秦论》中对杰出的法家政治家秦始皇的评论,确也讲了一些颇带儒家气味的话。但是,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具体的、全面的分析,我们就会看到:贾谊不是孔孟之徒,而是一个年轻有为的法家。  相似文献   

6.
贾谊其人     
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繁荣的经济盛世。在文、景统治的三十九年间,出现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文帝召认为博士的贾谊;另一个是文帝启用,后被景帝提为御史大夫的晁错。本文试就浅笔谈谈贾谊和他的施政主张。 贾谊生于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卒于168年(汉文帝十二年)。今洛阳人。据《汉书·贾谊传》载,他十八岁“以能诵诗  相似文献   

7.
贾谊和晁错的政论文章,鲁迅先生曾加以评赞:“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其中《论积贮疏》、《论贵粟疏》往往为今日大学中文、历史等系教材所采录,成为学生必读的课文。在这两篇文章中,有几点疑义,或者不为历来注家所留意,或者学者们的见解有分歧。弄清这些问题,不但关系到这两篇“鸿文”的诠释,也牵涉到西汉的某些制度。现就笔者管见所及,稍加疏解,并愿以之就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8.
贾谊是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纵观贾谊一生,是处在西汉初年四海晏请表象下危机四伏的特定历史环境之中。他却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居安思危,洞悉时政,积极主张对內政、外交、经济实行改革。即使在仕途上几经波折、阻难重重的情况下,仍坚持上疏、针贬时弊、直陈己见,表达他的政治见解和改革构想,抒发其积极用世、慷慨报国的激情。正是由于他以政治家的睿智,对历史的精辟见解,以及基于民本主义思想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勇于改革的精神,加上仕途坎坷、抱负难展的满腔忧愤,使他的政论散文和辞赋凸现出雄肆壮美,气度恢宏而又剀切透辟的美学风格。贾谊因此而成为被后人与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并称为“屈贾”的非凡文学家。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的阐述了晁错的改革思想,并对晁错的“削藩”改革及失败被杀原因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论述,认为晁错的改革影响深远,具有继往开来的特殊意义,是汉王朝由“无为”转为“有为”的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10.
晁错(前200—154年)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是西汉前期著名的法家政治家,少时跟张恢学申商刑名之学,继承了先秦法家商鞅等的思想。汉文帝时为太常掌故,后为太子舍人,又任为博士,拜太子家令。以后景帝即位,以为内史,后迁为御史大夫等官。晁错所处的时代,是西汉新兴地主阶级在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基础上,巩固和发展新兴地主政权  相似文献   

11.
诸吕之乱、七国之乱的爆发与大规模削夺王国封地有着较大或直接的关联。文帝时期的王国政策分为"收国"与"分国"前后两个阶段,二者都建立在对吕后时期王国政策的反思和借鉴的基础上,贾谊的"众建"之策无法涵括文帝时期的王国政策。七国之乱的爆发宣告了晁错削藩政策的失败,战后对王国封地的削夺也是对战败者的一种惩罚方式,不能单纯视为削藩政策的延续,"削藩"同样无法涵括景帝时期的王国政策。从叛乱的视角来看,西汉前期王国政策的演变是一个对实践不断反思、调整和更新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2.
浅议汉代诸子的货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汉代诸子货币思想的论述,如贾谊、贾山反对私人铸钱思想、晁错国定论思想、贤良文学反对官铸思想及刘陶、荀悦反对改铸大钱或小钱思想等,力图阐明其对两汉货币思想发展的贡献及其在中国货币思想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自管仲以来,重粟思想就开始作为一种基本治国理念,影响早期华夏文明的政治治理.汉代贾谊和晁错的重粟思想为文、景时期的富国安民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重粟思想以其对国家政策的引领作用影响了两宋、清朝乃至当今中国.  相似文献   

14.
汉代是我国古代散文创作的高峰和典范,所以素有唐诗汉文之称。不仅出现了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为传记体散文劈棘开山;也出现了杰出的政治家兼文学家贾谊,开创了史论散文的先河。贾谊的思想宗法于儒家,兼受法家和黄老的影响。他的政治活动主要在汉文帝刘恒时期。针对时政,提出过改革政治法度的主张,因受人排斥和诋毁,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后为梁怀王太傅。在长沙时,悲愤地写下了怀才不遇之作——《(?)鸟赋》和《吊屈原赋》。他一生仅话了三十三岁,却给我国古代文学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他共留下散文五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论中国人民的抗战爱国精神刘德军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论家周恩来,在领导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伟大革命斗争中,亲自执笔撰写了大量政论文章和讲演辞,高度颂扬...  相似文献   

16.
清代满族皇室对汉族古典文学的学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小说名著的学习;二是对历史传记的学习;三是对政论散文的学习,并将学习的心得、体会积极应用于自己的日常实践中,在学习中补不足、在实践中谋发展.其实践主要是:将小说名著作为自己的军事教材;将历史传记作为自己的启蒙课本;将政论散文作为气质人格培养典范和政治观念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梁衡的理性散文当以描述政治家的篇章最具个性。与其他张扬理性精神的散文所不同的是,梁衡的这类散文,以敏感的政治题材为背景,以表现政治家的思想、政绩、操守、风范等为内容,张扬的是政治家不同凡响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境界。他在勾勒伟人光辉业绩的同时,也领悟和发掘出政治家内在、丰富、深沉的人性精髓。他用自己坚定的信仰和独特的思考,赋予散文博大、深刻的精神内涵和情感力量,使政治伟人的形象更具亲和力与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章太炎(1869—1936)是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非常有影响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个国学大师,而且是一个著名的资产阶级报刊政论家。戊戌前后,当他还是个改良派时,就写下了鼓吹变法维新的政论文章,而当他转变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后,更是以笔为武器,参加了革命思想的宣传工作,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章太炎的报刊政论和他的性格一样,有着鲜明的特色。本文试就他早期(指辛亥革命前)的报刊政论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西汉时期,中州士人在整体上并不活跃,但贾谊、晁错在政治文化方面、桑弘羊在经济理论方面都有很高的建树,对封建社会初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刘秀为代表的、具有浓重儒学色彩的东汉政权建立后,作为文化中心,中州广被儒教,孕育了士人重名节的风气,清议之风由此波及全国,最终形成了以中州士人为核心和骨干的党人。士人的忧患意识与献身精神至此得到了最明确集中和淋漓尽致的表现。这是中州士人最为宝贵的性格。  相似文献   

20.
<正>以晁错的聪明,他不可能看不到他父亲看到的危险,但晁错作出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选择。晁错之"仁"晁错,我们习惯于把他看成法家。司马迁和班固都说他"为人峭直刻深",但我以为,法家人物有他们自己的处世规则,他们往往有大仁大德,能大公无私,事情往往做得大模大样。不像儒家那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