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心象的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象”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概括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应当了解心理学界对这一过程的各种观点,正确认识心象活动在人们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建立在心象操作基础之上的思维活动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2.
直觉、灵感或顿悟与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觉、灵感或顿悟在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科学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非逻辑、非理性的直觉、灵感或顿悟的创造性功能。在创造性活动中,直觉思维有助于选择研究目标、提出科学假说、科学发现。直觉需要利用逻辑的优点弥补其不足,只有将逻辑和直觉互补地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揭示创造性的思维认识过程。灵感或顿悟的显现有赖于长久持续的实践活动,产生创造性的灵感或顿悟思维,可采用“两面神思维”方法、相似性思维方法和理想化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3.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具有深刻的洞察力,透彻的分析力,科学的预见和敏捷的反应等等特征的思维表现。“创造性思维”是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是认识主体聪明才智的综合反映。 就人的意识本能来说,每个正常人的思维都具有“创造性”。不同的是有些人的思维创造性仅仅作为“潜能”存在着,而有些人的思维创造性则通过具体行为表现出来。例如:哥白尼以“太阳中心说”的研究显示了自己的思维创造性。而马克思的创造性思维在其“唯物史  相似文献   

4.
有些同志认为,求异性思维最富有创造性,因为这种思维方式“保持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不大容易受既成理论的影响,不囿于旧有的理论、观念和方法”。更有甚者认为,“求异性思维是创造心理的实质和核心,……离开了求异性思维就根本谈不上创造和发明。”与此相反,对求同性思维展开了征伐,说它“容易墨守成规,四平八稳”,这种思维“禁锢人们的头脑,从而扼杀创造的灵感,……严重地阻碍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对于以上观点,我不敢苟同,在此一辩,敬请指正。 不可否认,运用求异性思维,人类取得了辉煌的创造性成果。但是,能否说求同性思维是扼杀、禁锢着人的创造性呢?不能。马克思通过艰苦的研究,从大量历史资料中揭示了人类各种不同社会运动的共同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这一理论至今仍  相似文献   

5.
刘阳 《理论界》2022,(8):81-86
从中国古代文化在哲学萌芽阶段的“象”思维,到“意象”一词被引入文艺创作、审美领域,“意象”一词都同创作者与接受者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然而,由于严谨的学科划分规范,外加研究范式不同,文艺学与心理科学的研究互相分离,学科间壁垒形成,研究成果难以整合。长期以来,意象研究仅停留在人文学科的思辨范畴里,其产生的心理机制、认知特点和原理,却被文艺研究领域所忽略。本文尝试整合文艺与心理学科对意象研究的成果,重在揭示意象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关系,从认知维度和心理分析角度探讨意象产生的心理机制和活动规律,为理解文艺现象背后深刻的心理动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联想是直觉思维的逻辑起点。联想可以分成心理活动的联想和思维活动的联想二种。心理活动的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推想到其它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往往不受任何限制,没有明确的方向性,是一种自由联想;而思维活动的联想,由于它往往具有一定的主动性、目的性和概括性,因此受到一定的限制,带有一定的方向,是一种定向联想。思维活动的联想,是文学创作主体最普遍的联想方式。其主要作用是借助记忆基础上的表象运动,使作家的感知超越眼前的对象,使感知的内容更为丰富。另外,通过联想,作家也能弥补其初步构思过程中的不足,丰富所塑造的形象。作家的联想,这千变万化的“彩蝶”究竟在怎样的翻飞?如何为“异花传粉”充当着媒介?她们是由哪些精妙的肌血组成的?不能不吸引我们进行更细一层的微观研究。以下就思维活动的联想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活动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源于智能的驱动——灵感、直觉和想象,研究三者的形成与表现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应当从逻辑思维训练、知识与信息补充、创造意识激发、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融合、实践活动开展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理性思维的多种形式中,“批判思维”尚未被人们注意到并专门考查过。实际上,批判思维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各种评价活动中最基本和最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形式。在科学活动中,批判思维能引导科学发现。因此提出“批判思维”概念并阐述其深刻意蕴,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论知识经济对思维方式变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方式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实践方式是人们思维方式形成的根源,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方式的演进,规定着思维方式的发展轨迹。因此思维方式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和历史性等特点,它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更而发生变革。同时,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会在人们头脑中内化为逻辑的格,积淀为人们的思维模式或思维定势,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影响思维方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社会心理、政治思想、宗教、道德、艺术等。另外,思维方式的发展还依赖主体所具备的各种条件…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年来对主体思维内在机制的研究已成为认识论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人们从生理、心理和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讨。本文从哲学认识论高度提出了模式思维概念,企图从作为主体思维机制的内在构成即知识结构,与主体思维机制的外在行为表现即思维方法相互有机构成的认识图式的角度,来对主体思维机制的一些性质和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直觉是指在一瞬间就能直接洞察和把握事物本质的认识活动,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联系的桥梁,是以形象和概念为媒介,反映事物以及事物本质的认识形式,是主体基于感性经验和事实材料,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突然顿悟,使问题在一瞬间得到解决的思维形式。但直觉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认识和思维活动,而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和思维活动。这种创造性的认识和思维活动是有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及一定的诱因相伴随着的。这就是说,直觉这种创造性的认识形式,只有当个体成长到一定阶段,掌握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并且又勤于…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传统心理学对人的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性)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近年来,有些学者认为心理活动的结构,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三个组成部分。我们认为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统一整体有机联系的三个方面,是符合实际的。事实上,“心理状态”这一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  相似文献   

13.
论批评心态     
批评活动是批评主体与客体交流沟通的活动,批评活动中的主体是批评家,批评家的活动主要体现为批评心理活动,批评心理活动的核心是批评心态。所谓批评心态是指批评家在批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具体体现在为批评而形成的心理准备、心理储备、心理动机、心理意向和心理效应等方面。批评心态为批评家的主体心理结构建设创造了条件和基础,同时又是主体心理结构的一个必要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批评心态对于批评有直接的作用和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批评的成败和批评的质量。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对心态的认识,尤其主张虚静心态。庄…  相似文献   

14.
论主体认识图式功能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式”一词自康德引进哲学以来已被人们广为使用。这里,借用这一概念来统括认识活动中主体先存的整体主观意识状态。换言之,所谓主体认识图式,是指认识过程中主体既有的各种意识状态的综合统一体,是包括知识、情感、意志、兴趣、道德观念、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等一切在认识过程中起影响作用的主体的精神——心理因素的复合体。正由于主体认识图式的作用,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才不是机械的反映,镜式的映照,而是能动的反映、创造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接受主体在解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其有目的的个性化的审美需要和审美愿望是依靠创造性思维活动来实现的。从“康斯坦次学派”尧斯、伊塞尔等人的经典学说到《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的若干论断,再到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续篇)等一系列惊世之语,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以创造性思维参与解读与鉴赏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如果把文学作品的创作称为“一度创造”,那么,审美鉴赏则是“二度创造”,而“二度创造”就是对“一度创造”进行“同质异形”的再创造,从而满足和实现受体解读的“心理期待”或审美欲望。  相似文献   

16.
<正> “光环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所做的一个心理实验,它的核心是:倘若人们看到的都是他们所期望看到的,那么客观主体就波罩上了不同色彩的光环.这种“光环效应”对文艺作品而言,则是属于美学范畴里的东西了.一般说来,文艺作品所反映的与人们所期望的一致,可称之谓人们思维活动最先得到的、带关键性的、理想的、诱导式的信息,这首先得到的信息,总是影响着对于以后信息的解释方式,在人们更高级的思维活动中,以后的信息常常只扮演补充和解释的角色.因此,一切文艺创作人员,绝不能忽视文艺现象中的这一“光环  相似文献   

17.
文学翻译是翻译中一个主要的门类和研究方向。许许多多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实践家就文学翻译的性质、标准、方法、技巧等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然而 ,在涉及翻译活动的主体即译者时 ,却谈的很少。我们知道 ,翻译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它包括两个层面 :一方面是语言层面 ;另一层面是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心理活动层面。我们在研究翻译时 ,通常注重的是译者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驾驭能力 ,却很少把译者的心理活动纳入他们的研究视角。本文是以普通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为理论依据 ,从译者的心理视角来研究文学翻译 ,关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心理因素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并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和分析 ,从而揭示其中的规律 ,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张浩 《晋阳学刊》2004,(2):67-69
创新是思维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要进行创新思维或创造性活动,思维主体除了应该具备足够的知识准备、实践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要有充分的学术民主。学术民主包括客观的民主环境和主观的民主意识,这两方面缺少任何一方,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19.
思维方法主要是指主体反映客体的形式和手段,或者指揭示事物某种特定的内容而提供的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操作程序与规则。思维方法作为主体通向客体、主体把握客体的“中介”和“桥梁”,它开启着人们的思维空间,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剖客观世界,从而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  相似文献   

20.
隋涛 《理论界》2005,(5):116-116
一、创造性思维的理解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一种,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大体应该把握以下几点:1.创造性思维往往与创造活动相联系。就是说,人们总是在产生了某种创造性活动的动机和欲望,或者在某种创造性活动进行过程中,才可能发生创造性思维。2.创造性思维的突出特征是它的独创性。这种独创性特征表现为:一是思维的独立性;二是思维的发散性;三是思维结果的新颖性。3.创造性思维寓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中。创造性思维和再现性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思维类型的不同的划分。正因为如此,创造性思维并不是脱离于抽象思维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