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华职业教育社是以"教育救国"为宗旨的民间教育社团,在其发起和发展中,始终和民族资产阶级工商业家联系在一起.旧中国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使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社会活动不断发生着变化:他们从单纯的教育社团发展成为杭日战争时期具有政治意味的"职教派";又从职教派发展到抗日战争后的政党--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从单纯的社团演化为现代政党,是经过多年的思想积累和历史孕育的.这种孕育过程揭示了中国近代社团向政党转化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现存<诗经>文本中,保存着一种独特的诗歌体裁,这就是"比体诗".然而,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诗歌样式,它在诗经学史上被误解、埋没了两千余年.事实上,现存<诗经>中保存有"比体诗"40余首.在题材类型上,这类诗歌主要表达有关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种种哲理,包括人事哲理、家事哲理和国事哲理.在艺术特色上,这种体裁诗歌的艺术手法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1)"比喻型"句子以"干细胞"的功能被"复制"扩展在整个诗篇的章节之中;(2)四言诗句加三个段落的核心篇章结构与内容重章复叠、联缀成诗的表达方式交相辉映;(3)普遍使用了婉转暗示的修辞格;(4)使用了丰富多彩的比喻形态,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  相似文献   

3.
2005年5月,英国战争社会学家马丁·肖(Martin Shaw)的新著<新西方式战争:风险转移战争及其在伊拉克的危机>(New Western Way of War:Risk Transfer War and Its Crisis in Iraq,Blackwell Publishers,164页)出版.这是风险社会学领域中第一部将主题锁定于西方战争研究,系统阐述当代战争模式的著作.作者马丁·肖于1993年在英国赫尔大学取得政治和国际社会学博士学位,曾任赫尔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现为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国际关系和政治学教授.他曾发表过多部战争社会学的著述,其中包括<战争与种族灭绝>(专著,2003)、"风险转移军国主义、小规模屠杀和历史上的战争合法性"(论文,2002)、<政治与全球化>(编著,1999)等.  相似文献   

4.
陈戎女 《求是学刊》2008,35(3):116-120
<伊利亚特>里出现的女性可分为三类:布里塞伊斯代表的"荣誉礼物",安德罗马克代表的妻子和母亲.以海伦为代表的"无耻人".她们命运不同.但全都为男性英雄世界所边缘化,她们是战争的奖赏和原因,背负战争之苦.这些女性出场不多,但足以使<伊利亚特>有一个特定的女性视野:从不同的女性角色,看待这场战争及其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不战公约>、日本国民的厌战情绪、币原喜重郎的和平思想、麦克阿瑟的作用等影响日本宪法和平思想的历史因素构成了日本宪法第九条的思想背景.以此为基础,分析宪法制定过程中的以及宪法条文中的"废除战争"与"放弃战争"之间的关系,明确提出,废除战争是目标,日本为此目标而率先放弃战争.批判拥有和平宪法的日本实质上扩充军备的矛盾做法.最后,研究市民防卫论、建立世界政府的可行性、以及跨国民间合作网络的形成等问题,为废除战争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盛世律例很重视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予以解读:一是古代律例中所表现的儒家元典精神和宪政情怀,这主要是<汉律>和<大唐律>的民本法律观和儒家"仁政"思想,以及<大明律>"空印案"所折射出财产权掌控之"严于治官而宽于治民"的司法理念.二是儒学视域下的大清律的财产权法典保护以及沈家本"仁"核心的宪政期许.  相似文献   

7.
刘菊芬 《社科纵横》2007,22(6):36-37
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军事著作、哲学著作,同时也是运用心理学思想研究战争问题的理论经典。新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学习运用毛泽东同志的心理学思想,对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普通话轻声规范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声的规范既是语音的规范,也是词汇的规范,应该遵循必要的原则、明确的原则和符合发展趋势的原则.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把<现代汉语词典>中的2930个轻声词语分为"最低限度的轻声词语(2135个,占72.9%)"、"可以归入非轻声的‘两可'词语(55个,占1.9%)"和"推荐读轻声的词语(740个,占25.2%)"三类.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社会有丰富的尊老、养老思想和比较完备的养老制度。宋朝张九成曾说:"孟子开口必说‘仁政’.而所以为‘仁政’者,必先养老。"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春二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年八十复二算,九十复甲卒。"证明汉代的尊老落实在了政府赋役减免的实际行动中。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公元415年)六月"丁卯,幸赤城,亲见长老,问民疾苦,复租一年。"可见免除老年人子孙的徭役负担是国家资助百姓养老的最普遍措施。宋朝真宗天禧元年  相似文献   

10.
1996年2月23日,俄罗斯联邦文化部颁布了"关于实施'建立全俄图书馆计算机网络--ЛИБНЕТ'计划()"的第138号令.该命令确定了"ЛИБНЕТ"计划以下几个优先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清商乐发端于曹魏建安时期,而非一向所说的北魏时代.曹魏建安时期,曹丕的<燕歌行>已是清商乐,而不再是两汉的相和歌辞.从音乐史的角度来说,<燕歌行>可能与较旱的燕乐有关;从乐府歌诗的角度来说,<燕歌行>本与燕地无关,也本与战争行役无关.由于乐府诗的写作习惯是后人模仿写作,所以,才分别模仿了"群燕辞归"的"燕"和"从役于燕"的"燕"两种不同之"燕",高适的<燕歌行>,从后者逐渐发展而为"行役于燕"的燕地战争题材.  相似文献   

12.
吴光 《浙江学刊》2005,(4):13-14
黄宗羲最有特色的思想是他的新民本思想.之所以称为"新民本",就因为他已经超越了自<尚书>、<孟子>以来在君主专制制度下传统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旧民本范式,而开始走向民治、民有、民主的新范式.黄宗羲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是对君主专制的深刻批判;他批判君主的"一家之(私)法",主张建立"天下之(公)法",呼吁"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反映了其朴素的民治思想;他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则揭示了他朴素的民有、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13.
"人本主义与文艺复兴"早就被作为一对李生子而固定在国内外的学术传统中,因此国内外鲜有学者在文艺复兴之前的历史时期探讨人本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的起源,在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在被称为专制社会最为典型的古代东方,这个论题更是无法想象.文章探讨巴比伦法,尤其是其在立法精神方面所体现出的人本观,同时,进一步挖掘出了<汉谈拉比法典>中涉及葬严、人性和人格权等深层次的人本观念.  相似文献   

14.
高适<燕歌行>由于在主题、意象、措辞等方面沿袭了先在诗歌文本的经验和惯例,有论者便断言其为"模仿之作".因此,对<燕歌行>作"互文性"分析,不仅可以厘清该文本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还能对其审美意义及其生成过程有进一步认识.从"互文性"视角考察,首先,在古题乐府<燕歌行>的文本网链上,唐代诗作的主题类型整体上由"闺怨"转向"征战".高诗在转向的同时,以一定的篇幅呼应了此前该古题所充分展开的风格情调,在复与变的平衡中实现了审美意蕴的动态生成.其次,高适<燕歌行>吸收了军旅诗的传统主题,同时又赋予诗歌严峻的现实批判和深沉的人性关怀,为军旅诗增添了新的思想内涵.最后,高适<燕歌行>整合了来自原古题乐府、传统战争诗的主题情调以及诗人对现实边塞战争的感受思考等多种元素,建构起一个完整统一的文本结构,融汇了丰富而复杂的思想与情感,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Sein(存在)"问题,是整个西方哲学的根本问题.海德格尔通过<存在与时间>重新揭示了存在的意义,彻底扭转了西方哲学传统中的存在论思想.然而,这一革命性转向却是从康德开始的.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从理性的认识能力出发,运用先天综合判断,已经着手松动了"sein"的实存特性,判定"Sein"只是一个逻辑系词,本身没有实际意义,使"Sein"从"有"变成了"无",从认识论迈向了存在论.尽管康德的这一步尚不彻底,但是,海德格尔却从中发现了康德存在论的微言妙义,最终实现了从认识论哲学到存在论哲学的彻底转向.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s     
《创新》2015,9(1):126-128
  相似文献   

17.
《论语》中"道"的语义内涵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它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儒家著作中"道"的阐释,对于深化孔子思想的研究以及诠释中国古代哲学中儒、道学说极具重要价值.儒家经典文献<论语>是集中孔子思想主张的重要典籍,其中,孔子论及"道"的地方多达90次,且与"君子"、"天下邦国"、"德与仁"、"义"、"礼"等诸多概念相联系,也是指导和衡量这诸多后者的准则.结合<史记·孔子世家>、<礼记>、<淮南子>等史料中有关孔子"行道"的记载可见,前人"忠恕观"、"仁、义观"、"自然规律观"、"统治工具观"等对孔子"道"的解释偏于狭隘,不利于对孔子"道"之丰富内涵的体认和诠释.  相似文献   

18.
张学继 《浙江学刊》2002,(5):98-107
蒋百里受中日甲午战争的刺激而弃文从武 ,潜心研究军事学 ,寻求富国强兵之路。文章认为 ,蒋百里的抗日战略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抗日国防战略思想。 (1 )确立假想敌国 ;(2 )抗日持久战战略 ;(3 )关于“国防中心区”建设的思想 ;(4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预测。二是振奋国人的抗日必胜论。蒋百里从历史与文化两个角度证中国抗战必胜 ,这对“亡国论”等谬论是一个有力的批判 ,对全国人民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座直径42.24米、高28米的密闭堡垒式建筑,坐落在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区北侧的全景画馆,被称之为"中国第一馆".中国第一幅全景画<攻克锦州>环绕其中.全景画馆生动地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宏大战争场景.<攻克锦州>全景画成为中国博物馆和美术史上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20.
1938年5月,毛泽东针对抗日战争的严峻形势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一文。这篇伟大的著作是实事求是思想的典型体现,是指导我们党和全中国人民正确认识中日战争的客观规律,夺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行动指南。毛泽东正是在这篇不朽著作中,充分运用实事求是的思想,分析和回答了战争中极其复杂而又必须搞清楚的重大认识问题。 一、从中日战争的实际出发,引出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基本矛盾。 毛泽东从中日战争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出发,指出:“战争的双方有如下互相反对的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