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俄罗斯经济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其对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一词的原始词意即是指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生产方式──农业耕作,无论是英语中的“文化”(culture),还是俄语中的“文化”(KTPA),词源都是“耕耘”或“栽培”。因此研究俄罗斯文化传统,必须研究其经济文化传统。经济文化传统的概念即是把人类所经历的经济制度,采用的生产方式和传承的经济心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民族传统予以研究。它有两层含意:(1)长期运行并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2)受该经济制度制约并适应其社会需要的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和经济价值观念。 农奴制是在俄国经济生活中保持370余年绝对统治的经济制度,是俄罗斯经济…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独立社会政策研究所于2005年12月8~9日在莫斯科举办了第4届“社会政策:21世纪的挑战”(Социальнаяполитика:вызовыXXIвека)学术会议。来自独立社会政策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卫生和社会发展部、社会科学信息服务与技术国际协会等相关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与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大会共讨论了7个议题,分别为:(1)社会改革中的人民:牺牲品、观察者还是参与者?;(2)高等教育:社会不平等和经济标准;(3)作为社会政策主体的商业:债务人、捐助者还是伙伴?(4)家庭和社会中的父母与子女、男…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明同一性是在整个国家(社会)特定的经济和文化领域内形成的.苏维埃意识形态文明认同感的危机导致了苏联的瓦解.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俄罗斯在世纪之交经历了"休克"疗法的改革和激烈的社会经济动荡之后,对选择什么样的民族国家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全球化的激荡和冲撞、俄罗斯社会固有的传统价值观、复杂的民族与宗教关系、各种社会思潮和今天的国际政治与经济文化环境势必对新俄罗斯民族文明同一性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关键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暗组织     
潘梅杰 《社会》2001,(6):36-38
“社会”是个复合体 ,它分为明社会与暗社会。明社会是“光明”的一面 ,包含了约定俗成并代表主流的价值、规范和机制 ,在众人皆知且认可的限度内存在并有效运行。暗社会是光线的影子 ,不仅是亚文化 ,更可能是反主流文化 ,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价值、规范与机制。暗社会是与明社会具有同样复杂成分及问题的恢宏实体 ,蕴涵“黑暗”、“秘密”之群体心理意义 ,更有群体行为内涵。暗社会的存在有两个层面 ,一个是人的“暗心理”层面 ,即主体可以意识但不想暴露人前的心理 ,这种心理引发了人们通常能够注意到的“违规”或“逆反”行为 ,如走私贩毒…  相似文献   

5.
在数据结构、智能系统、信息网络等新技术的影响下,社会和文化发生了变化。在文化艺术领域,作为艺术作品创作者的艺术主体虚拟化、虚拟主体间性的形成,展示了艺术生态的转型:数字化挑战了传统艺术形式,让艺术作品创作者的身份不再依附于特定的地点,不同的“语境”近在咫尺,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创造和重置“语境”的过程中,艺术作品变得具有“非物质性”和“交互性”,从而改变了艺术作品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艺术作品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不再是“施动”和“受动”的关系,而是“交互”和“对话”的互动关系,此时的艺术主体不再是孤立封闭的形象,而是动态开放的形象,艺术主体间与欣赏者之间成为艺术共生平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和日本:新千年的邻邦》(PоссияиЯпония:соседивновомтысячелетии)一书于2004年由莫斯科AИPO-XX出版社出版。本书由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编写,国立莫斯科大学亚非国家学院、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以及其他机构的学者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工作。本书研究俄罗斯和日本自1991年以来在不同领域的相互关系。作者们得出的一致结论是:尽管在1991年俄罗斯正式接受了西方的价值体系,而这一点日本早已承认,但两国的关系并没有好转,而且在很多领域,两国的关系甚至还没有达到…  相似文献   

7.
朱伟珏 《社会》2008,28(3):141-155
本文对布迪厄的文化支配理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察。布迪厄指出,象征差异以间接的方式从属于它们所表达与改变的经济差异。而且在象征体系内,上层阶级的生活方式总是占据支配性地位,并作为一种合法品味被广泛用来对下层阶级实施“象征暴力”。象征差异体现了一种等级关系和权力关系。布迪厄的文化(象征)支配理论不仅对我们理解文化在社会结构(各种支配关系和不平等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也为我们剖析以各种不同形式影响和制约人类知觉、判断及行为的无形的权力作用,即“文化支配(象征支配)”的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农村的婚姻与家庭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是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人类发展中曾以家庭为单位占有生产资料,组织生产劳动,实行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生息和繁衍后代。社会生活离不开家庭,家庭是社会生活的细胞。而家庭又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由平行的夫妻关系和垂直的父(母)子(女)关系组成,正如《易·序卦》所言:“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即“合二姓之好”达到“上以事宗庙,下以续后世”之目的。就是说,婚姻从形式上看是男女两性生理上的结合,而本质则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结合,是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婚姻与家庭的变迁不仅反映了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习俗的变异,而且涉及到伦理道德、社会意识和心理学等许多领域,是社会的缩影。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旧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被彻底推翻,文化意识和社会习俗因之而产生了很大变化,延续近三千年的婚姻与家庭制度亦伴随着一个个政治运动,在每一个历史时期表现也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特征。经济在发展,政治在进步,社会在前进,作为社会生活细胞的家庭与组成家庭之先导婚姻自然而然地也在向完善的方向发展。本文拟就建国四十年来中国农村的婚姻与家  相似文献   

9.
重视日本文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今世界 ,文化和文化研究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日本文化进行深层次研究 ,是日本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性的根本问题。因为政治、经济或社会问题 ,我们都可以纳入到广义的文化中来理解和把握 ,而且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存在于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之根底中的文化内涵 ,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上述各种问题本身。换言之 ,我们面对日本时 ,不仅要从政治、经济、历史、国际关系等角度来观察、研究 ,而且还要特别重视从文化的范畴 ,从文化传统、价值观、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深入的探索。我们不仅要研究日本人的外部行为 ,更要…  相似文献   

10.
对经济主体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认知经济发展规律,而且可以为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经济孤立子是从新角度对已有经济主体进行再认识的结果。经济孤立子是指组织关系独立、经济职能单一、与其他经济主体很少或不存在隶属关系的服务性经济主体,具有组织形式独立、经济功能单一、自组织、自优化等特点。经济孤立子是劳动分工不断细化和交易费用最小化诉求的产物,是色散效应与非线性效应矛盾统一的结果,还是阴与阳的和谐统一。研究经济孤立子不仅有利于现代科学理论在经济领域应用的完整性,而且有助于从全新角度对经济主体进行认知和理解,并且可以为采取适当措施促进经济孤立子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促进经济孤立子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促进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降低社会交易费用和完善市场机制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名词解释     
“文明”这一名词涉及社会与文化的性质。在原始社会,亲属(如家族、氏族或宗族)关系是将群体组织在一起的一种最强大的力量。在文明社会,经济、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机构(如工业部门与政府),比起亲属关系则更为重要。建立一个文明社会,首  相似文献   

12.
庄晓惠  侯钧生 《社会》2008,28(2):128-128
20世纪80年代,俄罗斯社会开始转型,90年代以后,俄罗斯的社会阶层发生了明显的分化。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和分析俄罗斯的社会阶层分化:1、社会收入的差距(包括个人的收入差距,政府各部门之间、社会各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俄罗斯区域间的收入差距)。2、“社会边缘群体”和“新贫困者”。“社会边缘群体”是一些不能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群体归属的“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群。“新贫困者”是指前苏联时期,以教授、工程师和医生等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会阶层,俄罗斯社会改革前,他们生活安逸,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而现在却生活艰难,变成了俄罗斯的穷人。3、新中产阶级。 俄罗斯在社会政治、经济转型过程中,旧的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社会中间阶层消失了,出现了新的以企业主为中心的中产阶级,俄罗斯新中产阶级的出现使俄罗斯的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欧洲和加拿大对高等教育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这个说法本身具有多种含义。在高等教育中 ,它被用来促进现有的政治、经济和官僚制度的延续。不过 ,它也被用于描述一种使高等教育机构对社会和环境负起更多责任的运动。后者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把它们所讲授的内容付诸实践———从有关伦理道德和社会行为的概念到对平等和性别的看法。在大学需要注意的问题中 ,特别应该强调可持续发展问题。因为可持续发展不仅包含了上述伦理道德和社会行为方面的问题 ,而且要求优良的管理 ,并鼓励优良的学术实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而需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影子经济(Schattenwirtschaft)日益受到国民和政界的重视。它包括官方本应统计而尚未统计的全部经济领域。目前各国对这一经济现象尚无统一概念:英、美、法等国谓之“地下经济”、  相似文献   

15.
认真解决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去年10月5日,我应邀参加了由服装行业中好几个乡镇企业集团在宁波举办的服装节。这个服装节里,我不仅看到了沿海地区乡镇企业从集体型向集团化发展的趋势和欲争更大市场的雄心,而且还看到了中国服装趋于全盘西化的潮流。我从经济组织与文化选择发生的如此变化,尤其是它的动力、方向和意义的思考中,联想到中国这个几千年形成的小农经济基础和作为其社会结构主体之农民的现代化过程,联想到中国这个“重舟”要过21世纪大关正在行驶的航道,从而使我感到了对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这个“龙头”的作用,以及那里提出的不同文化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区分了社会服务的“购买主体”和“承接主体”。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双主体”战略的推广和实施,不仅给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带来新的“利好”消息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调整发展策略,争取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中国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基本特征;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双主体”政策对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双重影响;以及在此政策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机构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杨威 《求是学刊》2005,32(6):20-23
一般而言,哲学和文化理论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非日常生活领域,作为传统文化根基的日常生活世界很难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然而,无论从文化哲学角度,抑或从社会发展角度,也无论从学理层面,抑或从现实层面,日常生活批判这一研究课题都应当成为当代中国人关注的“问题域”。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及其对社会发展的独特见解,不仅为社会历史理论提供了一种透视人类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的新视角,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标志着理论视域的重大转换,并具有现实的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意义。一、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18.
新视域下的家庭暴力及其成因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迈入新世纪,家庭暴力的内涵和特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广义上讲,家庭暴力不仅指在有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的生活共同体中出现的暴力行为,而且还包括同居关系及婚姻关系终止后出现的暴力行为,如“事实家庭”、“同性恋家庭”、“离异家庭”、“准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从狭义上讲,特指发生在上述广义家庭中对女性所实施的一切暴力和虐待行为。对此,尝试用一种新的视域(宗教、社会和两性冲突等)来探讨家庭暴力的成因,对于增进妇女权益,维护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 ,文化因素对市场经济过程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一方面 ,如果“市场行为”遍及生产、分配和消费等各个环节 ,那么文化因素则通过塑造市场经济主体 ,进而影响市场行为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 ,文化因素对经济主体的约束 ,又是“市场秩序”存在和有效运作的根本原因所在。在文化诸因素中 ,伦理道德的市场秩序功能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20.
俄乌冲突发生后,日本调整了以往的对俄政策,岸田政府紧随欧美国家加入了制裁俄罗斯的行列。日本对俄政策的调整既体现了岸田政府极力展示自己执政特色的现实需要,也体现了日本欲渲染俄乌冲突对国际社会的恶劣影响以迈向“正常国家化”的战略需要。同时,俄乌冲突为日本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遏制中国提供了契机。岸田政府以日美同盟为基轴增强对俄威慑力,以共享价值观的国家为重点构建反俄同盟,同时通过拓展经济领域合作降低能源方面的对俄依存度。但这些举措无法助力日本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严重影响日俄和平条约谈判进程,而且突破“专守防卫”政策、谋求军事力量的提升等行为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制造地缘政治对立,不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