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翻译,是从意义和风格上对法律概念、法律规范和法律文本等源语进行信息对等转换的过程,其跨越语言学、法学与翻译学三大领域。与商务英语翻译、新闻英语翻译等相似,法律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西法律文化差异则是影响法律翻译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法律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根植于文化土壤,了解中西方不同法律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精髓,才能更好地进行法律翻译,达到源语与目的语的有机统一。文章尝试归纳出法律翻译中的三大主要法律文化差异及其影响,并进而探讨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化差异必然引起商务广告与商标翻译中的信息不对等。要使源语与目的语同样好听、好记,并符合民族文化审美情趣,实现译语与源语的形似与神似,译者应了解本国与异国的文化差异背景,从而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中得以规避。本文拟分析影响等值翻译的因素,探讨广告商标译语的美学等值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认知理论探究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语言隐喻的多样性,论述认知、隐喻与翻译之间的关系,通过解析人类的认知过程,发现不同文化中语言隐喻具有相似性、相同性、差异性、独特性。针对有学者提出隐喻翻译方法有七种的论断,文章就源语至目的语的翻译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简约、明晰的翻译方法提升文化差异下的隐喻翻译技巧及翻译手段。  相似文献   

4.
文学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由于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文化差异构成了等值翻译中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文学翻译中要取得目的语文化和源语文化的完全等值并非易事。本文探讨了如何在文学翻译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文化等值的“度”,以便读者更好地欣赏异域文化。  相似文献   

5.
孙海波 《学术探索》2013,(8):105-107
成语在不同语言系统中都是历史传统的积淀,语言的精髓体现。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人手,深入分析在文化差异下的双语间的个性差别,并从文化传统,宗教,神话传说和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阐释,探讨译者如何运用翻译策略才能将源语的成语以最恰当的方式转换成译入语,既不失源语的特色,又便于译人语读者理解。  相似文献   

6.
每个社会都具有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与文化的民族特色有关。"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都注意到了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差异,但异化论主张直译,强调原文的语言形式及其背后的文化因子,归化论则注重地道的译语形式及相应的文化因子。与微观翻译策略不同,作为宏观翻译策略的归化、异化观照和反映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视野下文学作品的英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受不同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审美观等因素的影响,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两种文化的碰撞,因而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以及运用合理的翻译策略不仅有利于提高翻译作品的质量,使公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审美共鸣,而且能达到实现不同文化的对接与交流的目的。本文从跨文化角度探讨文化差异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并提出几种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文化的维度去审视翻译,尤其从译入语文化的角度研究翻译。在汉英文化差异的语境下,寻求"和而不同"的兼容性翻译的呼声也愈加响亮。这一翻译理念强调"不同"与"和"两个方面,要想做到"和而不同"译者需要在翻译活动中应用"改写"和"补偿"的翻译策略。这两种翻译策略直接关乎译文的可读性和可达性,对于原文在新的文化语境下能否被新的读者群接受来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在中西方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下,人们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关系、风俗习惯三个方面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认为翻译是一个源语与译入语之间受中西方不同文化传统影响的双向殖民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翟学伟 《学术月刊》2022,(5):128-140
文化差异导致了跨文化中的翻译活动。不同文字间的学术交流本指望通过语言转换实现对源语地文本之理解,却因母语特点而不能得到忠实的再现。无论是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努力向西方世界翻译儒家经典,还是严复等中国知识分子试图向中文世界翻译《天演论》及一系列西方概念等,其翻译中的文化策略与自我矫正造成知识本土化之发生。所谓翻译的对等性,应具备跨文化语义上的一致性。由于自然科学在其学术共同体中建立了共同的符号系统,故实现了这一点。可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由于翻译活动始终面临创造性反叛,使源语地的文化观念或文本中的原有立场、内在框架与基本假定在转译中都发生了某种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从读者反应的视角探讨了委婉语在跨文化翻译中意义流失的补偿问题。委婉语是折射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而文化的差异常常造成翻译中委婉意义的流失。借助读者反应论,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采取相应的补偿策略,使译入语读者最大限度地获得与源语读者相近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翻译的异质性指 :通过异化翻译策略 ,再现源语文本的语言特点和文化意象等异域文化特征。其目的是 :在全球化背景下 ,充分考虑和尊重外来文化 ,以使语言和文化进行平等交流 ,从而避免语言和文化的霸权主义。一方面 ,它介绍引进了新的文化概念 ,丰富了目的语语言 ,赋予了目的语文化的异质性 ,表现了目的语语言和文化对异域文化异质性的包容。另一方面 ,它积极塑造了外来文化的独特的文化身份。翻译所面对的是外来文本的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而异化翻译有效地使这种差异在目的语文化中得以保存下来 ,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源语语言文化特…  相似文献   

13.
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活动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揭示了文化差异存在可译性。英汉文化差异王要表现在宗教文化背景、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方面,当文化差异现象在翻译中需要保留或无法求同时;可以采用直译、意译、阐释、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凌斌 《学术探索》2014,(6):138-141
旅游景区的公示语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其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不同文化所造成的思维差异和误解使公示语翻译失误频出,译者应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充分了解译入语受众的文化心理,使公示语译文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传统和表达习惯,在有效地保留源语文化信息的基础上准确、有效地体现公示语翻译的应用功能。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就杭州新景区的某些公示语误译或不规范翻译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RIB(Respect-Innovation-Borrow Approach)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其翻译活动受到源文、译者个人语言能力、素质修养等内部因素以及译文读者、社会意识形态、赞助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除此以外,源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本文主要探讨源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之间的关系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幽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现象,在社会生活各方面起着重要的交际润滑作用.然而,由于原语和译语的语言文化差异,幽默语常常被认为是不可译的.本文尝试从语用学中的言外之力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使幽默的英汉翻译达到语用等值,从而克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障碍,使源语中的幽默语言的言外之力传入目的语中,使幽默的语用效果能够完整的阐释出来.本研究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翻译活动,希望能够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以便更好的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7.
翻译与文化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翻译在处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时,有两种文化取向:译语文化取向和源语文化取向。这两种文化取向各有优缺点。前者的优点是译语可接受性强,迎合了译语读者的文化心理,缺点是导致了源语文化亏损。后者则相反,它保留了源语词语的文化形象,但译语词语对读者产生陌生感。以源语文化取向翻译的词语要经过由陌生到接受和融化的过程。本文认为,翻译在选择文化取向时应考虑译语的可接受性和源语文化的差异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语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安德烈·勒弗维尔的改写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比不同时代David Copperfield的两个中译本,分析译者选用的翻译策略,探讨了译入语社会文化意识与小说翻译策略生成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文化意识对文学翻译策略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小说译本是译者这一翻译主体在不同的文化意识规范制约下对原文的一种改写.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言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文化特征上。因此,翻译不仅是语际间的转换,而且也是文化信息的传递。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翻译转换过程中容易造成文化信息的丢失。翻译工作者必须对两种文化的差异有充分的认识,依据功能对等的原则减少译文信息的丢失。  相似文献   

20.
胡作友  张小曼 《学术界》2006,(6):212-217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处理好语篇翻译的关键在于把握语篇实体和语境诸要素的关系。在翻译理解过程中,译者应当充分考虑到影响翻译过程中的各种语境因素的作用,这样在翻译时才能达到与原作者的心灵契合。在翻译表达过程中,译者既要充分发挥目的语优势,关照语篇翻译的七要素,使译语读者能够顺利理解原语语篇的题中之旨及题外之意,又要充分照顾原语语篇的社会文化语境,充分尊重原语符号所承载的文化差异。得当的语境分析有助于克服文化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取得功能对等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