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蔡馥生教授,是广东省揭阳县人,今年八十三高龄,但精神矍铄,仍然从事科研写作,参加省内外的学术活动。现退居二线,任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蔡老1928年毕业于上海中央大学商学院。不久就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上海“一二八”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先后主编《社会生活》周刊和《正路》半月刊,编写了《计划经济》一书,介绍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绩。皖南事变后,到新加坡任南侨通讯社主编,在苏门答腊任《民主日报》“新南洋”副刊编辑,积极宣传新民主主义思想。1946年与卢心远同志组织了新加坡经济学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参加《南侨日报》和《南侨晚报》的编辑工作。1948年回到香港主编《大公报》的《经济周刊》,曾发表文章批判凯恩斯的管理货币理论。解放后,  相似文献   

2.
本刊1988年第三期发表了韩永贤著《对河图洛书的探究》一文,对河图洛书的缘起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见解。新华社在今年1月24日,播发了题为《韩永贤初揭“河图”“洛书”千古谜》的国内新闻稿和题为《中国一学者初揭“河图”“洛书”千古谜》的对外新闻稿,介绍了这一成果。据初步了解,前者已为人民日报、羊城晚报(附有插图)、陕西日报、天津日报、吉林日报、长江日报全文刊登,同时在光明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南方日报、江西日报、河南日报、新强日报、内蒙古日报摘登。对外稿除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登载外,多家港报亦刊用(据《瞭望》周刊编辑告,在八家港报上刊出)。  相似文献   

3.
1985年9月1日,《太原日报》发“成批晋酒将销到娘子关外”的消息;1986年9月23日《太原日报》发“请来远方客人,搞活本地商业”的消息;1987年7月26日《太原日报》发“太原精酒副食批发公司半年完成一年的财政上缴任务”的消息:1987年10月21日《中国食品报》发“李振富承包山西最大的副食批发公司”的消息……  相似文献   

4.
1927年在戴望舒的写作道路上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戴望舒完成了由《雨巷》到《我底记忆》的转变。这种转变被戴望舒本人和后来的诸多评论者解释为从诗的音乐性到非音乐性的转变。本文将这种转变界定为由“唱”到“说”的诗的语调的转变。这种转变对戴望舒本人来说是诗艺的一大进展,而对中国的新诗历史来说,也代表了由穆木天、王独清等人过分注重音韵的具有浪漫主义诗风特点的早期象征主义到真正注重诗质的中国现代派诗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篇名《新疆文化发展的展望》《中国新文学运动》《筑路歌》《关于诗》《关于<战斗)))《青年的模范—巴夫洛夫》《新疆文化协会致全省公路会议贺电》《告亲爱的观众》《二十年来的苏联文学》《文化工作之现实与未来》《显微镜下的汪派叛逆》《白色恐怖下的西班牙》《“纳粹”的侵略并不能挽救刊载报刊《新疆日报》《新疆日报》《新疆日报》《新疆日报》《新疆日报》《新疆日报》刊载日期或期号1939年4月20日1939年5月8日1939年5月12日1939年5月13日1939年5月17日1939年5月17日《新疆日报》《新疆日报》《新疆日报》《新疆日报》《反帝战线》…  相似文献   

6.
魏长洪  艾玲 《西域研究》2005,1(4):79-88
本文主要论述了解放前新疆报纸的发展历史,着重介绍了《伊犁白话报》、《新报》、《天山日报》和《新疆日报》等报纸的创办和发展,各报的形式、报导内容、性质以及在当时产生的影响;阐述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报纸及报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王家忠 《东岳论丛》2007,28(3):101-104
《周易》定性,向有歧见。总体方之,《周易》是朴素的唯物论、中国式的辩证法、古代信息论、政治伦理学与传统预测学的“五位一体”。对“自天佑之”可以作唯物的理解。“学《易》致用”与“以用知《易》”应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张燕 《晋阳学刊》2013,(3):36-39
“文之枢纽”为《文心雕龙》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是刘勰“论文”之枢纽,也即进行文学批评和文术指导的原则性纲领.其关键在于如何认识文学创作的“体”与“变”.刘勰主张“宗经”、“辨骚”,实际上是将二者视为“体”与“变”的两个文学源头,后者甚至可以视为《文心雕龙》最深刻的论说动力所在,由此建立了一种凸显文学史意识与文学经典意识的“经——骚”文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现代广州话动态助词“过”有四种含义:1)动作完毕;2)动作或变化的过程已经经历过、尝试过;3)表示整个动作过程从头重复;4)要去尝试做一下该动作或决意要干某事。以动态助词“过”在共同语的发展为参照,通过考察动态助词“过”在明清时期3种粤语俗曲文本《花笺记》、《二荷花史》和《粤讴》中的使用情况,认为动态助词“过”是动词“过”语法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南侨机工返国运输军事物质是南洋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重要历史事件。抗战胜利后,南返居留地成为南侨机工面临的主要问题,南侨机工南返给国民政府带来不小的冲击,并导致国民政府与南洋华社之间的紧张关系,面对南侨机工及南洋华社的南返要求,国民政府会同各方制定南侨机工复员方案,1946年10月,在国民政府、"华侨互助会"和南洋华社共同努力下,第一批机工踏上南返之路。受制于战后复杂的国内外因素,机工南返较为曲折和艰难,但在国民政府组织和协调下,基本上将登记的机工送回南洋居留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