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伟民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2):47-51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和民族复兴大业出发,邓小平围绕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理论思考,其中蕴涵着以下价值取向:实事求是,立足国情,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政府管理体制革命性变革的务实取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中国式政府管理体制变革的现代化取向;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强有力的政府工作系统,实现政府管理科学化、高效化的科学取向;扩大民主、健全法制,推动政府管理民主化、规范化的民主法制取向;执政为民,施政利民,服务人民,取信于民,实现政府管理根本宗旨的民本取向。 相似文献
2.
赵常伟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26
邓小平的法制思想为社会主义法制作了基本定位:社会主义法制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法制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法制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经验。邓小平的法制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表现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四个方面。邓小平的法制建设方略是必须通过加强法律体系建设、法制队伍建设和法制宣教工作,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制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3.
边和平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53-56
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本文从加强法学研究和法制宣传教育、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以及依法治国等方面阐述了邓小平法制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李新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4(6):23-25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指针。其主要内容包括法治、消除特权观念、保障人民民主及法制教育。邓小平法制思想对我国现代法治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针对中国民主法制实际状况,将法制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将其看成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大局的关键性工作.不仅如此,邓小平还善于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运用到法制的具体实践建设中,使我国法制建设取得卓越成效.这些辩证方法主要包括两点论和过程论.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邓小平对中国的法制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 ,为我国走向现代化的法制轨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8.
许韩斌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9-41
毛泽东一生的成就与他严谨的治学精神、科学的治学方法、务实的治学作风密不可分。而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富强则是支撑其一生孜孜不倦学习的力量源泉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郭长春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6):19-23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厚的现实依据。对此进行认真探讨,对于我们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新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信存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Z3)
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两者的任务以及解决主要矛盾是相同的,在教化社会主体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过程中互相依赖、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达到了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论邓小平法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占江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1,3(3):5-7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明确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和要求;指明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问题及如何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邴长策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119-123
法治作为一种与人治相对的治国方略,是指在治理国家中,法律居于统治地位,任何人都要服从公正的法律.法制强调的是法律制度本身,任何阶级社会都会有"法制",但不一定有"法治".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其法律思想经历了从"法制"向"法治"的演变.他前期主张"法制",强调用法律来巩固和维护执政党的地位与利益;后期主张"法治",强调法律主治.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带来了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重大转变,也必然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并渗透在其生活、学习和思想道德的方方面面。因此,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征、存在问题、产生原因以及引导途径,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法治。“法治”观的提出,始终与中国改革的实践以及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成熟相联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另外,邓小平同志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法理思想和宪法、部门法思想。 相似文献
15.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
企业的经济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道德价值取向、政治价值取向、文化价值取向等五个方面构成了现代企业伦理的原则,重视从企业伦理的视角中透视和分析企业的价值取向,将有助于社会主义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唐萍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22(3):7-12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深刻总结中国传统法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以其敏锐的战略眼光 ,提出了一系列深刻丰富的法制思想 ,为我们指出了中国传统法制转型的基本目标和具体途径 ,邓小平法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法制转型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赵庆波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32(5):55-57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世界各国政府都给予高度重视,我国也不例外,我国在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经过十多年的改革,积累了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18.
唐海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7):109-111
民主与法制建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高度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 ,并在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道路、法制建设的实践方式等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认为邓小平的民主与法制思想是当代中国法制变革的理论基础 ,具有长久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倪钢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5):79-81
后现代思想表现的科学取向和人文取向实际上是从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的宏大思维空间表现出来的。方法论渗透在整个后现代理论之中。后现代的思想倾向共同隐含着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取向。 相似文献
20.
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是邓小平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实践经验概括出的富有时代精神的四个方法论原则,是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落实于领导实践的最基本要求,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防止迷失政治方向的保证,是新时期领导工作的价值取向。“四性”中原则性是出发点,系统性、预见性是手段,最后都要落实到创造性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