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决策探索》2011,(13):5-5
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与《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开始规范4万亿央企海外资产的监管。国资委规定,中央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有关责任人员,管理不当,未履行对境外国有产权的监管责任,导致国有资产损失的,由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其职能的物质基础,管好、用好这部分资产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财政部于1995 年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规章,各地也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起了很大作用,但现实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效益低、流失仍然较为严重,如何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章丹雯 《经营管理者》2009,(13):232-2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以下简称"《企业国有资产法》"或"该法")的出台对于我国庞大的国有资产的保护和增值而言意义重大,笔者从法律条文出发,分析了该法适用范围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社会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国资委作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担负着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廉政建设的重任。如何确保企业在生产经营以及企业改制、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资产不流失,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是国资委各职能科室以及纪检部门需要经常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建立健全惩防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2009年5月1日实施的《企业国有资产法》立法范围广泛,尤其是包括金融企业国资,该法律通过为各类金融国资交易业务正式明确法定交易场所、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及通过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等几个方面,对防止金融国有资产的流失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将我国的立法分为法律、法规、规章等。从广义上讲,法律、法规、规章都属于公文,可称作"立法性公文(文件)""法规性公文(文件)""立法性规范性公文(文件)"等,也常见有人将它们和类规章文件统称为"规范性公文(文件)"。但从狭义上讲,我们一般所说的公文,专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所规定的15种法定公文。公务活动中,常常需要将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类规章文件向全社会或在一定的范围内予以发布。法律、法规、规章均不能独立行文,一般应履行法定程序后用狭义的法定公文文种  相似文献   

7.
一、党政机关联合发布规范性文件的必然性1.特殊的规范性文件制发主体——党委.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社会实施管理而制定的除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可反复适用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和行政措施等.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发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以及依法享有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权“规定行政措施”,也表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具有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这一抽象行政行为的行政权.无行政主体资格的议事协调机构、部门派出机构、部门内设机构不得发布行政规范性文件,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特殊的规范性文件制发主体,可以单独行文,并可以与行政机关联合行文.  相似文献   

8.
马咏梅 《决策探索》2007,(15):87-88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和各省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的相继成立以及《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布实施,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国资委向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集团化经营企业相继委派了财务总监,这对于充分发挥财务总监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外部监督机制、管理制度以及保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让企业的管理人员持有一部分股份.也就是管理层收购(MBO),是眼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试点的过程中,有关管理层收购的争议就一直不断。2005年2月.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接受央视《新闻会客厅》采访时指出,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问题在管理层收购。继去年底国资委作出大型国有企业不搞管理层收购的规定后。今年4月14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10.
金目 《经营管理者》2009,(11):72-73
2003年,国务院成立国资委,负责管理国有企业资产,使资产管理软件开始走上主流地位。继国有企业资产有了归属以后,如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终于也有了“管家”。时隔三年,到2006年7月1日,国家正式实施《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规定财政部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综合管理部门。两个《暂行办法》的出台,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李兆熙 《决策》2004,(2):12-14
十六大确定了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其基本特征就是出资人到位。以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颁布实施为标志。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初步形成,各级企业都应有明确的出资人。国资委是一级企业(集团公司、总公司)的出资人,母公司是子公司的出资人,子公司是孙公司的出资人。出资人到位为加快推进企业改制进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张鹏 《科学咨询》2007,(15):15-16
1999年《证券法》规定“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控股的企业买卖上市交易的股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其正式实施后恢复了国企证券投资主体资格。中国证监会2005年7月11日出台新资金入市相关政策,取消政府对国有企业投资股市的限制性规定。其规定国企在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资格不再限制,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控股的企业是否允许买卖股票的问题,将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关法律和法规规定。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深化农垦改革,更好地推动中央直属垦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摸清企业家底,核实资产质量,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财政部与农业部农垦局组织了黑龙江、海南和广东三个直属垦区的清产核资工作,这是继1995年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清产核资,历时半年多。在清产核资中,我们全面摸清了资产状况,也发现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在求其形成原因之时,笔者对如何加强广东农垦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出现新的不良资产,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将我国的立法分为法律、法规、规章等。从广义上讲,法律、法规、规章都属于公文,可称作"立法性公文(文件)""法规性公文(文件)""立法性规范性公文(文件)"等,也常见有人将它们和类规章文件统称为"规范性公文(文件)"。但从狭义上讲,我们一般所说的公文,专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所规定的15种法定公文。公务活动中,常常需要将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类规章文件向全社会或在一定的范围内予以发布。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4,(36):12-13
正成都市政府近日出台《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四大重点、21条措施,首次提出"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市政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后来办事的人只需在一个窗口就能递交所有资料,只找一个工作人员就能办完所有事情。按照《意见》,成都将全面推进非行政许可审批的两个"全面取消":政府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设定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一律取消;无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行政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在2004年1月6日的“首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上曾披露:根据其对国资委监管的全部198户中央企业(现在是189户)中的140多户企业逐户走访发现:没有多少企业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0,(34):26-26
国资委日前发布《央企2009年度分户国有资产运营情况表》,披露了129家央企中108家央企2009年经营情况,其中,营业总收入126271.6亿元,实际上交税金总额11474.8亿元.国有资产总量62931.7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9.3%。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有资产法规定》,企业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当前时期,国有企业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在逐步减少政府干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同时,要全方位加强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的意义显得更加重大。具体体现在:通过强化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发现造成国有资产减值或流失的原因,有利于对症下药,堵塞漏洞,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有利于夯实国有资本,改进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0,(48):10-10
今年9月国资委首次召开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的专题会议.提出将监管范围逐渐扩大到地方金融性国有资产。其实.重庆国资委早在7年前就开始了对地方金融国有企业监管的探索.如今已形成一套“管人、管事、管资产”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韩伟 《决策与信息》2011,(7):197-198
我国现存规模巨大的企业国有资产,现阶段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方式逐渐显性向隐性过度,本文简要分析了企业国有资产隐性流失的种类和表现形式,提出了防止企业国有资产隐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