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欧盟的碳捕获与封存立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碳捕获和封存立法的先行者,欧盟制定了完善的碳捕获和封存立法。从欧盟碳捕获和封存立法经验来看,国家应该通过立法方式确认碳捕获和封存的地位,从而表明国家支持碳捕获和封存的立场。此外,为了有效地控制碳捕获和封存风险,推动碳捕获和封存的发展,国家应该制定严格的法律监管制度,并形成能够激励其发展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的知情权是传统知情权在网络这一特殊社会环境下的表现形式。在网络环境下,知情权的行使日益多样化,更加便捷高效,充分体现出公共参与性。美国、欧盟和亚洲国家针对网络环境下的知情权展开了积极的立法实践,而我国的相关立法仍处于缺位状态。应借鉴国外立法的先进经验,根据本国的宪政路径来选择知情权的立法模式,消除网络环境对传统法律制度造成的障碍,并结合网络环境下知情权的特点对立法进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3.
以保护性立法价值观指导媒介融合立法工作应该成为媒介融合立法的基本路径。媒介融合立法包括三个基本路径:以保护媒介融合发展的市场逻辑为法律基点,调整媒介融合的政治逻辑和市场逻辑冲突;从媒介迭代规律出发,调整媒介融合发展的内生性冲突;从保障媒介融合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调整网络媒体与网络产业的外生性冲突。  相似文献   

4.
软件反向工程在现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滥用则会违背知识产权之根本保护法理,理应受到法律规制。英国是一个软件反向工程适用立法较完备的国家,其主要适用立法包括欧盟相关立法《软件指令》和本国专门性立法《软件条例》。  相似文献   

5.
欧盟于1993年成立,一直致力于促进整个欧洲国家政治与经济的一体化.目前在经济领域,它的成员国已形成全球区域组织中辐射最广、组合最完全的共同市场[1].为了创建一个统一的内部市场,欧盟已设立相关规则并对其27个成员国的政府公共采购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最初,欧盟法对于政府采购行为只是一种法律框架式的规范.它仅是针对关键性问题设立有限的规则,同时留给各成员国很大的自由空间来进行本国的政府采购立法.但是,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这个领域的欧盟立法正在经历着一种变革,它已经很明显地从最初的法律框架规范向一种系统性的共同规则制定要求演变.  相似文献   

6.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建设存在着立法碎片化、立法层级低等不足之处,导致军民融合发展管理体制不清、职责交叉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缺乏强制力保障等问题,不利于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美国、欧盟和俄罗斯等国家通过制定军民融合基本法律,规范军民融合发展管理体制、保障措施等,取得了较好成效。中国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应当借鉴美国等军民融合较为成功的经验,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统一的军民融合发展基本法,对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领导机制、具体措施和法律责任作出框架性规定,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治保障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环境法律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与污染受害者沟通和交流,发现许多问题都是根源于环境立法存在的问题。也就是,环境立法中的单向的立法理念,只注重至上而下的国家力量,这会导致法律与最初目的的偏离,从保护环境利益走向保护部门利益。因此,要寻求新的出路——发展双向融合的立法理念,即注重至上而下的政府主导与至下而上的公众参与有机结合,通过公众有效参与环境立法,发现环境法律实践中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立法领域。从而在有效的互动中完善环境法治。  相似文献   

8.
欧盟环境侵权赔偿立法的整个过程,对环境损害的救济方式也经历了由民法为主向行政法的转变。前后立法模式的变化,对环境损害赔偿法的体系、功能和运行产生深远的影响。欧盟的一些国家在环境民事赔偿责任领域通过了被认为具有先驱性的单行法,这些法律在责任主体、适用范围、责任基础、举证责任、赔偿范围等方面做出了非常细致的规定。这对我国正在制定环境损害赔偿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法治建设中,国家立法与民间规则构成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地方立法尤其需要吸纳民间规则等法律文化本土资源。本文通过民间规则之特征的比较研究,互动关系之构建的缘由探讨,以及内化融合之路径的制度设计,分析中国地方立法与民间规则的相互关联,以体现本土法律文化的独有价值以及在当代立法、执法、司法中的实际效应。  相似文献   

10.
欧盟并表监管的立法与实践为我国提供了一套完善的、可借鉴的模式。然而,作为区域性立法,它生成于特殊的经济背景与法律环境中,除制度本身的细致规定外,它的有效实施更与欧盟银行业一体化的经济基础、监管规则的法律权威息息相关。因此,我国不能仅对规则进行机械性地移植,还须加强认识上的沟通、确立并表监管为我国银行监管法的法定原则、完善并表监管的配套制度,达成双边协定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