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雪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103-106
在中国画史上,工笔画产生出了四大具有特色的类型:人物画、花鸟画、木版画和年画。这四种类型又显出了四种美学境界。前二者在唐宋画坛上曾经居于主流地位,后二者在明清市场上占有了商业高位。工笔画四类在艺术上都具有自己的辉煌,其美学境界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性,然而其在文化上的地位,前两类先高后低,后二者一直就被定也自定于低位。考察四类工笔画固有的美学价值,也兼及其在古代地位不高的原因,从而可思考其对当代绘画创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味”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哲学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美学以“味”为“美” ,认为不只五觉快感相通 ,而且官能快感与思想快感也相通 ,它们都可以称作“美”、称作“味”。这是符合人的审美实践的 ,并已为当今西方美学理论的发展和转变所证明。系统清理、准确认识中国古代美学的这份财富 ,对我们今天重新认识美本质 ,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谷鹏飞 《文史哲》2006,9(6):155-162
西方经济学和美学是两门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西方经济学思想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美学意味和阶段性特征,即古代经济美学思想的德性之美、近代经济美学思想的德性之美与功利之美、现代经济美学思想的丰裕与幸福之美、当代经济美学思想的和谐与快乐之美。把握这些特征,有利于加强我们对于经济学和美学学科自身性质的认识,可以使我们在学科意义上深化对于经济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4.
伏爱华 《江淮论坛》2005,(6):163-165
老子的"淡"、"味"等范畴是哲学意义上的美学范畴,发展到魏晋六朝时期成为真正美学意义上的"平淡",并具有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格美内涵.本文试图阐述魏晋六朝的"平淡"所具有的美学意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即重自然、尚本色,并进而说明它在当代社会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论"味"的美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味本是一种生理感受,后来发展为美学概念.作为美学概念的味论,由一个静态的表达审美心理感受的滋味之"味",发展为动态的审美体验的辨味之"味",然后又回归为诗性言说的创味之"味".其内涵演变与其美学意义相辅相成,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价值观的道德意义关涉现代性认同难题,指向国家、社会和公民三方面的价值认同。不论是在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化的意义上,还是在面向人类共同价值观的中国阐释和中国发展的意义上,我们都必须以中国现代性为根本,来理解中国价值观的德之功能。历史地看,中国语境中的国家之德的根本诉求,在于确立一种从"家国天下"到"文化共同体"的情感的认同,以及从"直接的现实性"到"具体的现实性"的精神的认同。国家之德,在认同之道,在推进一种认同中的伦理觉醒。这是对中国价值观进行道德解释的核心,它落脚于公民的认同,呈现为总体化认同,指向伦理的觉醒,瞄准现代性价值认同难题之求解。尊重他者,包容差异,承认多元,是通向文化的、民族的、总体化的价值认同及其历史性重构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美之深邃,是审美中达到美的极致的暗中动力,它渗透在个人、时代、文化、宇宙之美中,主要与宇宙的深邃相连,但不是各文化建立起来的宇宙观念,而是既与宇宙观念相连又与之有所不同的东西。理解了美之深邃,方能理解审美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现象,如灵感和创新,才能进入美学新的深度中去。特别是关注到美的深邃中出人意外和人不可控的一面,对于美的历史上的产生时刻、美在历史中的变革时刻以及美对于宇宙人生的深邃意义,都会有更深的体悟。  相似文献   

8.
吴祖刚 《船山学刊》2012,(2):110-114
荀子因其性恶论而饱受后世儒家诟病。然而荀子之学既不可能也不应该仅是一性恶论可以含涉完全的。在性恶的前提下寻求礼义之统的建立,从而实现化性起伪才是其学的根本所在,这里的礼义之统是从道德规范这个角度来认识的。在荀子看来而要实现这个目的,求助于人性显然是不可能,因此只能依赖于心的功能。在《荀子》一书中,心之涵义较为复杂,而在礼义之统的建立过程中,起作用的只是理性能力之心。理性能力之心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认知之心和思虑之心。  相似文献   

9.
戴震义理之学的历史评价及近代启蒙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杰 《文史哲》2003,(2):48-54
戴震在对经典考据及经典诠释的基础上建构了其义理之学的思想体系。从清中后期学界的评价中 ,可以看出其义理之学是中国传统思想向近代思想转化的重要桥梁 ,以及其具有的近代启蒙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甲辰 《兰州学刊》2006,(7):67-69,72
司空图“味外之旨”说所涉及的不是诗歌意境的特点,不是读者再创造的问题,不是反常合道的艺术手法,更不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从唐代的整体文化背景和诗歌理论发展的脉络出发,从司空图生平和思想的实际出发,从“味外之旨”诞生的具体语境出发来分析,“味外之旨”中的“旨”就是道,“味外之旨”也就是味外之道。它体现了司空图融道入味,结合滋味说与明道说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1.
贾凤姿  戴昕哲 《理论界》2008,(8):146-147
我们正处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经济全球化浩浩荡荡,文化多样性倔犟峥嵘。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发展趋势,有人担心经济全球化能够引起全球文化的同质化、殖民化和霸权化。深究世界文明多样性的根源,揭示全球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于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是深入探讨了世界文明多样性的五大根源,揭示了世界文化多元化是人类文化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2.
张骏 《学术研究》2012,(2):101-108
在兰克史学中,个别与普遍的关系可以构成讨论的主线.它牵涉到历史写作的意义、方式和价值等诸多关键方面,而之前所获得的标志性概念都可以在其中得到重新解释.例如,有关历史不同时间点的书写决定了意义可以改变或延续的限度;科学与艺术编纂方式的结合使得严谨的论述以最能展现作者意图的方式得到组织;而历史观念的获得既可以有事实的强力支撑,又隐约折射出研究者的信仰.由此,文本表面体现的张力得到缓解,而整体系统地把握兰克史学思想亦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儒家“德治”思想的历史考察 ,揭示了“德治”所包含的两种意义———以德治事和以德治心。进而指出 :在“德治”问题上 ,应当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德”———事功之德与人道之德。在现实的道德建设中 ,对属于不同范畴的道德问题 ,应该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解决办法 ,在坚持道德建设和制度建设并重原则的前提下 ,尤其应当注意在两种不同意义上开展道德建设和制度建设。在今天 ,特别要重视事功之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语由于过于简约,致使历代注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者认为此句体现了一种愚民思想。结合古人释义中的"由之为德政,知之为刑政"说和"圣人化治天下,不落形迹"说,应将此句放在孔子治国为政的整体思想脉络和义理旨归的意义架构中来理解,而理解孔子所言之义的关键在于,究竟什么才是可使民由之而不可使民知之的。圣人之治明并日月,化行若神,如天德之流行化育,故百姓在其治化之下生生不息(由之)而不知其善、不识其德(不知之),在此意义上,圣人之治实则蕴涵着一种不必甚或不可使民知其善、识其德的高远境界,正如古人所谓"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正唯不使民知之,故圣人之治才真正成其为美政善治。  相似文献   

15.
“辨味”批评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形式,它是古代诗味论运用于文学批评的结果。“辨味”实质上就是要分辨文学与生活,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分辨文学的表现形态和风格类型;分辨文学的品位、韵味、意境,其强调文学接受的重要性和接受主体的能动作用,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纹理"、"花纹"意义上的"文"通常又被用来泛指事物所呈现出来的外在形貌。基于人与自然万物的基本相似性和统一性,刘勰把文纳入到对整个宇宙人生、自然界的统一思考中,由天地万物有文类比推出人也有文,人文的可理解性作为书本,作为言语道出自身。作为"群言之祖",《五经》就是形文、声文和情文的统一体。这种"文"既指称一切用书面文字固定下来的文本,亦指历代以口头形式流传下来的话语。它提供着一种关系结构的模式,在最直接的同时也是最广泛的意义上,它在言说中使一切陈述、一切文本因为言语而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7.
王丽娜 《理论界》2011,(3):101-103
康德美学思想,如果一言一蔽之,那么可以表述为"瞩望道德之美"。美不是外在的实体,而只是一个人内心里的观念;此观念不落于知解的概念,而只能以一个符合观念的个体的表象表征出来;在此观念作为衡鉴一切鉴赏对象、鉴赏判断范例、以及每个人的鉴赏的判断标准的意义上,同时在此观念最大限量地体现到一个范本、一个原型中以提示人们不断趋之而行的意义上,美的观念即是一个理想。这个理想因着人之德性境界的无止境,必然表现为一个虚灵的而不迟滞的、真切的而不空洞的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关于"社会发展还可持续多信"的生产力的量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关于"社会的发展形态"的生产力的质的问题.生产力之经济学意义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生产力之意义的社会学转向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全新变革.  相似文献   

19.
老子“自然”范畴之哲学内涵的生成及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是老子哲学中的一个中心范畴.从"自"、"然"二字发展为"自然"一词,并形成为一个哲学范畴,老子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词义角度看,"自然"的意义就是指"自然而然";从哲学的角度看,"自然"则包括"道之自然"、"政之自然"和"人之自然"三方面内涵.老子"自然"范畴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对后世哲学和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诗人自杀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现象,精神分析学派认为艺术家可以通过"升华能力"来缓解心理能量积聚所带来的压力,而一旦艺术的补偿功能无法继续发挥作用,艺术家就有走向自我毁灭的可能。然而,伟大的诗人一定是赋予世界以意义的人,他们是意义的创造者,同时和自己的创造物又是一种融合无间的关系。因此,诗人之死首先是意义之死,诗人通过死亡把自己留在贫乏时代来临之前,用毁灭完成了最后的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