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中介语理论应用于普通话学习就产生了普通话中介语理论。利用中介语理论来研究陕北普通话的语音特征及形成原因,对学习和推广普通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介语理论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中介语理论来分析一些偏误范例。阐述了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偏误的主要根源,以及偏误分析对语言教学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介语及中介语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介语是二语/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中介语及其理论研究对于二语/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着重探讨了中介语的定义、产生根源、性质特点以及中介语的石化与变异现象等,并提出中介语及其理论对二语/外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外语教学应该重视语篇分析,因为语篇分析往往来自于理解,并受制于文化的差异,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在语篇分析中,常出现的“词汇同现”现象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从语篇分析角度入手,对“词汇同现”现象进行剖析并分析其产生的文化根源和特征,使我们更能清晰的了解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该文揭露了“法轮功”的反社会、反科学、反政府、反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分析了其产生的政治根源、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 提出了开展揭批 “法轮功”斗争与加强学习、理论教育等方面相结合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BE”使用不足是中国学习者的英语中介语中的一个普遍现象,BE缺失也是学习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二者互为因果。BE在英语中应用广泛,涉及众多语法规则.因而有关BE的使用是英语中一个很重要的语法习得项目。借助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的数据对中国学生在写作中的BE缺失现象进行研究.意图发现缺失的规律和模式.找出根源.从而对症下药.改进二语教学。  相似文献   

7.
中介语与中国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教师应当利用中介语理论指导大学外语教学 ,分析语言的“石化”产生的原因 (负偏移的影响、母语的干扰、对中介语错误的忽略、等等 )。应在教学中注意正确的语言导向和语言教学法 ,认真对待学生在外语学习与习得过程中的中介语错误 ,把它当作语言教学的有利契机 ,在最大程度上纠正学生的中国式英语 ,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语感 ,促使大学外语的课堂教学保质保量地得以进行。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植于汉英语言事实,对汉英“副+名”结构从语表、语里和语值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异同;并结合邢福义先生提出的“句管控”理论,对汉英副名现象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剖析得出:该现象之所以产生是为了用最简洁、鲜活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最丰富的语义内涵.  相似文献   

9.
对中介语语用能力发展的社会语言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形式。中介语语用能力是中介语形式在语用层面的表现。与中介语的其它层面一样,中介语语用能力也处在不断发展之中。影响中介语语用能力发展的因素很多,但非语言方面的社会环境因素却是起决定性的。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讨论和分析影响中介语语用能力发展的主要社会环境因素,并且对中介语语用能力发展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中介语理论认为,学习母语和目的语时出现的许多误差的性质是相似的,这反映了在其发展过程中学习者的自我生成系统.由此可见,对学习者中介语系统中的误差进行分析极为重要.中介语理论对教学也可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石化现象是外语学习中的一种正常的现象。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存在,说明了外语学习或第二语言习得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技能学习。通过中介语的定义及其特征,说明中介语的石化性及其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强调了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我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为出发点,通过对中介语理论的探索,从对目的语的滥用、母语规则的负迁移、学习者的回避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三方面,探讨了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中介语产生的原因,并指出对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中介语形成正确认识对英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错误分析产生于 2 0世纪 6 0年代末、70年代初 ,是应用语言学一个分支。它弥补了对比分析的不足。该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 ,将语言学习者作为研究中心 ,揭示了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 ,丰富和充实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理论 ,使应用语言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文章论述了错误产生的原因、根源 ,中介语理论性质、特点以及它的发展阶段 ,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对错误有了科学的认识 ,并提出了纠正错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介语理论产生于国外的外语教学,同样适用于指导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教学。用中介语理论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是开创性的,也是一种十分有益的尝试。文章从中介语与少语民族汉语教学、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的特点以及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的研究目的与方法三个方面展现了这种尝试的成果,可以说是对"中介语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介语和反馈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语习得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错误,这不仅是可以容忍的,而且是有益的。改正错误则是学习者的“中介语”向目的语趋近的一种方法。本文将对中介语的发展进行讨论,并从“反馈”这一角度来阐述它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介语语篇”及学界研究现状,探讨了“对外汉语语篇语法”研究框架的主体内容,即中介语语篇中的词语组织偏误问题、语篇视角下的语法点使用问题、语篇视角下的句式使用问题等。并从学理及应用层面论述了构建“对外汉语语篇语法”研究框架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中介语与外语学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述了中介语产生的原因 ,认为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必经的阶段 ,对它要有正确的认识。同时 ,要利用各种手段 ,减少中介语的产生 ,以便更好地搞好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根源型实践因果逻辑”,本身就含有“咒术”性格的一面。随着封建集权专制社会的产生,这种“根源伦理”同“帝王专制”、“巫祝咒术”结合,形成了“咒术型实践因果逻辑”,其以冥冥绝对者控制着人生世界,把主体(人)吞没于本体(道、天理)之中,进而又吞没客体(物)的“自我封限”,有隘于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因而“解咒”就提上了日程。“解咒”以西方“言说”理性原则取代中国“感通”理性原则,但又不能割断历史,而是以儒家“仁学”之精华作中介,把传统文化从自我封限中解放出来,开出一个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咒型实践因果逻辑”来  相似文献   

19.
“斯密悖论”至今仍没有得以解决;“矛盾人”观点在探讨人自身矛盾显著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斯密悖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及其方法论缺陷;通过对人所具有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感性与理牲、善与恶、义与利等具体矛盾形式的分析研究,进一步阐明了“斯密悖论”产生的理论和方法论原因,并试图以“矛盾人”解答所谓的“斯密悖论”。  相似文献   

20.
二语习得语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语习得研究对语误做出过多种解释,其中“负迁移理论”,“中介语理论”,“输入输出假设”,“信息加工理论”和“汉英语言心理差异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对语误的产生给出了各自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