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以书法风格的形式诸因素为依据,考察书法领域内部、外部条件、探讨书法发展过程。列举字体衍变与兴 衰状况,推知历代书风形成规律。对影响历代书法创作风格的因素和当代书法的风格成因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硬笔书法首先是书法,其次才是硬笔工具。在当代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一样面临着继承、发展的重大课题,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历史使命也要求其不断地完善自身。硬笔书法的意义在于既传承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又提供新的东西,是书法艺术在当代的新发展。文章就硬笔书法的学习及发展提出若干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艺术当随时代而变,当代中国书法呈现多元化特征和全方位表现的倾向,这既体现了书法继承与发展的必然走势,也符合现代大众对书法的不同审美期待。当代书法创作脉络表现为:1、坚守传统,祟尚传统格调;2、注重视觉魅力,在继承的基础上追求创新。  相似文献   

4.
书法本科专业教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书法教育,它强调学生对本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全面性。从楷书入门的书法学习方法是书法处于实用时代的历史必然产物,并不是完全适合当代高校书法艺术的教学模式。通过从技法难易程度、相关书法理论以及提高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等多方面考察,篆书应是书法本科教学中入门书体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飘风骤雨惊飒飒——试论林散之的草书姚山晨在现代老一辈书法家中,林散之先生是被中外书法界公认为功力最深、影响最大、风格最突出的书法大家。他诗书画三绝,尤以草书著称于世,被誉为“当代草圣”。本文拟对林老的草书艺术和形成原因以及在书法界的影响,作一粗浅的分...  相似文献   

6.
书法新十年是中国当代书法发展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十年,成绩卓著的十年。本文就这一时期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举办的一些重要活动予以短章性的评论。  相似文献   

7.
日本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中国法书的传入和影响,可以分为早期和以后的三个时期加以说明.早期始于文字和汉文化的传入.第一期(初期)平安时代到奈良时代(710- 1185),在这一时期,日本开始主动、大规模且长期推行吸收大陆文化,即史称为遣唐使的活动.晚唐以后,全面追随和模仿的倾向走弱,受此影响,与"唐样"即中国风格书法继续大行其道的同时,所谓"和样"即日本风格的书法也开始出现、确立,书法的变迁从一个方面展示,日本的民族文化萌出新芽.从载体来看,书法和书法交流仅属于少数社会上层即贵族阶级.第二时期(中期)镰仓时代到江户时代(1185- 1868),这一时期,宋代书法向唐朝书体挑战的风潮影响到日本,到江户时代,"唐样"与"和样"终成两分天下的局面.第三时期(后期),明治维新以后(1868-),第三时期为期很短,但是冲击力极大.中国众多书法家的法帖流入日本,不仅使得日本书法界异彩纷呈,也深刻推动了书法理论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书法开始走向一般民众.  相似文献   

8.
正书法传统有许多维度,除了体势、字符意义、造型图式和笔墨语言的绘画性,表演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维度。表演性书法意味着书者的迷狂和书法空间的开放:迷狂使书者走向非功利性、非程式化书写的创造之境,而空间的开放则意味着书法与时代和环境的密切关系。从古代先贤的书法表演到云门舞集的"他者话语",艺术家通过表演对书法形式与书法精神的表达,给当代书法  相似文献   

9.
古代浙东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特殊的、重要的地域意义和风格意义,在浙东学术史上有重要地位。文章依历史发展和风格演变为序,综述古代浙东书法的发展概况,突出其两个辉煌时期和四座高峰。同时对古代浙东书法的特点进行评介。  相似文献   

10.
晚明到清末社会剧烈变动,书法风格变迁明显:从晚明行草的狂放到清前期赵董的柔媚、馆阁体的板滞僵化,到清朝中后期碑学复古。晚明狂草书风形成主要受思想解放思潮影响,清代赵董书风和馆阁体与政治专制影响关系密切,清代中后期碑学大兴是帖学式微的产物。晚明到清末书法审美的变迁原因有不少相同之处,也有一些差异。晚明到清末书法风格变迁植根于社会与文化发展变化,与时代思想、书家个性、社会变动等相契合。  相似文献   

11.
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当下的文化生态趋于复杂化,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传统文人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为现代工业文明所替代,书法从而走下了精英文化的神坛,融入到了当代艺术的体系之中。当代书法由于展示方式的改变和现代评审机制的确立,其发展出现了两个主要特征:一是风格的多元化,二是各种风格呈阶段性流行。对流行书风的褒贬也不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身就具有一定意义,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世人皆知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宋代杰出的书法家.本文以当时的书法时代风格为背景,对陆游的生活经历、艺术成就及传世作品进行简要评述,并以此为依据提出陆游书法创作的分期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艺术与市场的整合的趋势进行了思考。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根据商品的硬性制约原理,书法创作中越来越多地存在着消费性的影响。我们无论反思还是抉择,都有必要走出当代书法创作中出现的狭隘圈子,去经受时代风雨的洗礼,去寻求演绎历史发展态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俗书法这个课题以往很少有人研究。本文从民俗与民俗书法、民俗书法与书法艺术、民俗书法与书法艺术的原生状态、广义的民俗书法与民俗书法在因特网时代的嬗变等方面展开讨论。在当今中西文化快速交流的时代,讨论民俗书法,对弘扬民族文化、构建民俗书法理论,以及书法艺术的理论和创作的创新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和"是林峰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寻获的美学理念。"中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自魏晋以来成为中国古典书法美学形成的基础。同时,我们也从当代浙南书风中看到了"中和",从永嘉学派中领悟到了"中和"的思想真谛,也从林峰生于斯、长于斯的瑞安文脉中感受到了"中和"地域内涵。一、地域与环境:林峰书法的风格基因从书法地理...  相似文献   

16.
目前书法批评的随意性导致其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羸弱 ,主要问题是缺乏客观标准及审美维度体系。书法批评在艺术水平衡量、审美发掘和风格评析、创作规律总结、审美引导和阐释等方面的理论实践价值的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书法批评规范的建立。建立书法审美维度体系后可以简化书法评价并提高批评的客观性 ,人们的审美差异通常可以包括在这些维度之中。书法审美维度建立后需要建立评价模型和评分标准。针对传统研究中审美维度体系具有主观性和不规范性的特点 ,结合古代书论和多学科相关理论、并兼顾术语的通俗易解性 ,书法评价维度体系的构建可包括客观属性感知、书写过程感知、无偏好类风格感知、偏好类风格感知四类描述术语  相似文献   

17.
西安碑林是一座集碑刻、造像、善本古籍、墓志为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始建于宋,至今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收藏石刻文物4000余方。论文通过西安碑林发展、传播、交流书法文化中,坚持以西安碑林为基地,以书法交流为纽带,增加两岸文化交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等实践活动的总结思考,实现了书法艺术从自由发展到建立健全体制及机制、从文物资源转变为社会资源,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的三大转变。提出"天下碑林·西安碑林"的宣传口号,推出西安碑林书法交流三大主题活动,基本形成了以书法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品牌。对于我国文化旅游具有积极推进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历史上“丑书”盛行的原因,并将当代“丑书”作品与之进行比较,指出当代“丑书”作品缺乏思想性,仅仅是为了突破传统审美标准,冲击世人视觉感官而为之的作品,会给中国书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和发展危机;当代中国书法回归传统古典审美的另一极,面临如何继承和创新的发展困境。审视当代中国书法审丑和审美的两极困境,应该从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本身寻找出某种融合和突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书法的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书法的现代性问题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论述了当代书法现代性创变的背景及其必要性;对当代书法现代性创变的早期实验,以及对“文化书法”和“艺术书法”的观念进行了反思.指出当代的书法展赛是提升书法技法和形式美的重要手段,而不是终极目的;当代书法的真正复兴是要使书法走进日常生活,与当代的生活环境相融合,兼具形式与意义,在社会生活中接受合理性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全球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科学地预言了人类社会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为当代全球化问题研究奠定了基础。当代全球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呈现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特征 ,并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双重影响。当代全球化是个充满矛盾与冲突的过程 ,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诸多矛盾共同构成了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图景。全球化时代 ,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 ,使得人类社会的交往呈现出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