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验主义是逻辑实证主义和杜威哲学的共同前提."可证实性原则"是经验主义关于陈述、判断之意义标准的表达.逻辑实证主义根据"可证实性原则"斥逐价值问题;杜威在认可"可证实性原则"的前提下,从"价值表达的可证实性"、"情感、欲望的可证实性"、"评价判断的可证实性"三个方面证明了价值判断的可证实性,从而捍卫了哲学研究价值问题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
逻辑实证主义者坚持经验证实原则.把可证实性作为分界标准,认为只有能被经验证实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命题.然而.波普反对"证实".提出"验证".把"验证度"与"证伪度"作为评价理论进步与否的标准.波普的"验证"思想是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他提出一种科学理论进步的模式,并与后现代主义有相似之处,是有其现代意义和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艾耶尔作为伦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用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方式──可证实性原则,对价值断定进行分析、界定,从而独树一帜地进行伦理学研究,为伦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通过其对价值断定的界定基石及其内涵的分析,指出这种运用证实性原则把事实问题和价值问题区别开来的研究方法尽管有明显的弊端,但对解决伦理学的争论和如何促使伦理学家们对伦理学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这里要说明一下可证实性原则,这种说明是与石里克、卡尔纳普和艾耶尔等人著作中所讲的一样。大多数拥护这一原则的人一致同意,在认识上有意义的陈述,是包括分折陈述和经验陈述的;而且,可证实性原则本身是在认识上有意义的。他们希望在这两重的分类中给可证实性原则寻找一个地位,即是说,可证实性原则是经验陈述呢,还是分析陈述?把可证实性原则看作经验陈述,引起了罗素等人的责难。在论述罗素与斯特斯两人的责难时,本文已经表明,在什么涵义上,可证实性原则把意义与可证实性等同起来。以这种方式来说明否定可证实性原则是自相矛盾这一点,好象更说得通,因此,可证实性原则是一个分析陈述。然而可能被责难说,可证实性原则对它企图达到的目的来说,仍然是无用的。在哲学史上有许多形而上学的主张,它们被看作给经验世界与我们在经验世界中所发现的东西制定基本的解释,但是这种解释在原则上并不能证实。可证实性原则的一个目的是阐明,形而上学陈述不是在经验陈述可以证实的那种涵义上所可证实的,因而不把形而上学陈述看作仿佛是经验陈述。  相似文献   

5.
逻辑实证主义为实现其“拒斥形而上学”(即拒斥传统哲学)的纲领,提出“意义标准”和“证实原则”的理论。在逻辑实证主义看来,凡科学的的理论都是由一系列有意义的命题组成的。传统哲学的命题,仅仅是在表面上与综合命题或分析命题相似,实际上它既不能被经验证实,又不能被逻辑证明。所以,哲学的命题是毫无意义的,由无意义命题所组成的哲学理论就应该抛弃。逻辑实证主义提出“经验证实原则”的初衷是要通过经验达到强的证实,即完全的证实。然而,经验并不能证实全称命题,一种科学理论用经验来达到强的证实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实证主义关于"事实和价值相分离"的研究方法使西方公共政策实践偏离了政策科学产生的逻辑起点.为弥补政策领域中实证主义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以罗尔斯为代表的西方学者运用专业伦理的研究方法试图把公共政策领域的伦理价值研究置于一个理性的命题.实际上,西方公共政策的价值冲突表现为公共政策的公平价值与利益之间的冲突,根源于特殊利益集团和精英主义理论所形成的社会公共利益与特殊利益的矛盾,以及理论上的原则政治与现实中的利益政治相悖.尽管如此,西方公共政策的伦理价值研究有其不可低估的学科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例不断涌现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结合"超日太阳"和"无锡尚德"重整案例,阐述并论证了判断主体、判断目标、判断对象、判断依据、判断特征、判断原则等体系要素,及其基本逻辑框架;在此基础上,以公平正义为出发点,提出了中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价值判断的标准,并构建了破产重整价值判断体系,以期为破产重整利益相关者对债务人企业破产重整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可以说,价值判断之客观化是法律方法论上的一个根本难题。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在本质上是一个判决的可预期性问题,由此揭开了人们探寻一个客观的判断标准之序幕。实证主义、本质主义和个案主义等进路各有优劣,必须在"适合个案"原则的指导下予以安排和协调。由是亦揭示了诸如文化、程序、规范和事实等有利于价值判断之客观化的因素,在"司法目的"的指引下亦可整合达成前述目的之机制。  相似文献   

9.
波普尔(Karl R.Popper 1902—) 波普尔是(奥地利出生的)科学哲学家、伦敦的逻辑学教授。最初他以维也纳学派的新实证主义作为出发点,但他逐渐地依据若干论点发展出一种独创的见解。他首先用“可检验性”的原则取代石里克(Schlick)的“可证实性”原则(给一个命题产生一个意义)。在波普尔看来,  相似文献   

10.
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的划分是康德先天综合判断的前提,而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又是康德认识论的根本问题。可见,两类判断的划分在康德认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当代国内外许多学者仍对康德的划分问题感兴趣并作出不同评论。逻辑实证主义者否认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但仍然强调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绝然区分。他们  相似文献   

11.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自然科学从可观察的经验出发,通过中立的观察、实验,并经过过辑推导,排除了任何人为的主观因素,因此获得的科学知识是与自然的本来面目相一致的,是客观真实的。因此,认为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严格的客观性、逻辑操作性、经验可证实性。从这种科学观出发,实证主义主张,一切知识都应该像自然科学知识一样受到经验的证实,包括科学术语在内的一切术语,只有严格地按照感官观察定义,才具有合法性;认为只有可经验证实或分析的命题才是真实有意义的。本文通过对实证主义科学图景的分析、批判,指出其主张不具合法性。  相似文献   

12.
现代形式逻辑的真值函项是对传统逻辑的复合判断的抽象,具体地讲,真值函项是对复合判断的肢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的抽象。它撇开了肢判断之间的其它关系,例如内涵关系、模态关系以及其它方面的关系,并且把传统逻辑中的复合判断当成了它的一种特殊场合。也就是说,在现代形式逻辑中认为真的复合命题,而在传统逻辑中则可能是没有意义的。这是因为现代形式逻辑中命题的真假并不取决组成命题的判断在客观上的真假。正如塔尔斯基所说:“一复合命题的真或假只依赖于所联结的命题的真或假,与它们的含义无关”。  相似文献   

13.
休谟对由"是"到"应该"问题给出了否定答案,这一问题成为之后伦理学必须研究的问题之一,对于"休谟问题"的解决,情感主义、规定主义、社群主义或商谈伦理学都不能在休谟提出问题的范围内给出合理解读。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可以推导出原级价值判断和次级价值判断,以此为前提,"休谟问题"只能存在于事实判断与次级价值判断之间,从而实现对"休谟问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14.
逻辑实证主义的本体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逻辑实证主义坚持内在论的立场,以命题意义的经验证实原则为方法,力图在科学与形而上学之间严格划界,以此拒斥形而上学,把哲学变成对语言的逻辑分析。这种立场、方法和哲学观是以怎样的本体论作为其基础的呢?逻辑实证主义坚持的是一种经验的实在论,或者叫素朴实在论,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实在论;是一种关于在者的承诺的本体论,而不是关于在的本体论,这种本体论表现在它的名词化的语言观中。  相似文献   

15.
价值判断是人们思维中广泛运用的一种判断,也是美学、伦理学和法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对于价值判断的正确理解及其运用,在相当程度上应取决于对它们的逻辑分析。然而,我国逻辑学界对此缺乏深入的研究。在国内现行的各种逻辑学教科书中,也未对价值判断进行专门讨论。有的教科书甚至将价值判断混同于事实判断,从而导致人们对价值判断的误解和误用。笔者认为,精细地分析判断,是逻辑学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只有正确地理解各种判断的逻辑特征,才能为推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有效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总体上简述了逻辑实证主义对价值客观主义的批判及其所提出的情感主义观点,并对其理论得失作了具体的分析,认为逻辑实证主义对价值客观主义的批判是切中要害的,但其问题在于由此走向了极端主观主义,本文还分析了逻辑实证主义失误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看来分析的时代终于走了下坡路而一个新的综合时代在分析哲学最著名的学府正在开始形成。差不多半世纪来,人都把形而上学整个斥为无意义的说话(这就是逻辑实证主义者的意义可证实性学说,和逻辑原子论者的语言图画说的后承),或者至少是系统地使人误解(这是哲学分析家关于普通语言健康说的结果);现在却有人告诉我们硬碰硬的  相似文献   

18.
逻辑实证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有很多联系和类似之处,但最好不要将两者简单地混同起来。两者发展历程不同,代表人物不同。逻辑实证主义坚持反科学实在论、可证实性,主张用现象主义语言建立统一的科学,反对科学解释。逻辑经验主义坚持科学实在论、可检验性,主张用物理语言建立统一的科学,支持科学解释。  相似文献   

19.
事实判断以客体为取向,以事实为原则;价值判断以主体为取向,以价值为原则。二者存在着区别,但这种区别不是无法跨越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有难以割舍的联系:事实判断中渗透着价值因素,价值判断中存在着事实认定,二者可以统一于现实实践之内。  相似文献   

20.
有关事实的命题是回答"是"与"不是";有关价值的命题是回答"应当"与"不应当".从分析法学的视角看,把事实与价值区分开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法学的发展史证明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批判自然法学的理论出发点;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是法学作为一门科学得以独立存在的依据;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是法律应该得到遵守和法律改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