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定的经济关系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利益关系.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是利益关系的本质形态,它决定并影响着利益关系的一切具体形式.在一定社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多元、稳定的利益体系通过利益的合理分配构成一个相对均衡的利益格局.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旧的利益体系及其格局会不断被解构,原有的均衡会逐渐被打破,从而形成利益体系的新格局.可见,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必然会经历一个从旧的利益均衡经过新的利益不均衡直到重建利益均衡的过程,与此同时,围绕利益和权力的分配,政治系统也必然要经历一个超越旧的稳定状态直到重建新的稳定状态的过程.从动态的意义上可以认为,利益冲突的生成与消解构成了社会政治稳定的本质规定性.政治稳定的本质规定性体现的是旧的利益秩序的解体和新的利益秩序的重建过程;强调的是理性地认知社会发展过程中利益分化的客观现实,并以理性认知为基础寻求利益冲突的消解路径.  相似文献   

2.
法治的实质:自由与秩序的动态平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福胜 《求是学刊》2004,31(5):75-80
人是自由的存在物 ,也是遵循规则的存在物。自由和秩序的需求源于人类本性 ,人的个体性彰显为自由 ,人的社会性体现为秩序。法治是法律运行良好的“法大于权”的生活方式 ,法治的核心价值是自由 ,法治的基础价值是秩序。法治的自由与秩序价值难以在静态中达到平衡 ,法治的实质是寻求自由与秩序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柳琴  史军 《阅江学刊》2013,(4):51-55
德治和法治都是以人为实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或社会和谐之手段的社会治理模式,因而可能成为约束或限制人类自身发展的桎梏。善治不是以"治"人为最终目的,而是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终目的,保证人类自身不在物质繁荣的过程中被异化为工具。善治在个体自由的离心力与社会秩序的向心力之间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以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为基本保障,以人的道德自觉与向善追求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缓慢与中国固有的文明水平不相适应 ,其中原因各领域学者多有探讨。本文试从政治秩序与文化秩序高度同一性所起制约作用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缓慢的原因 ,并对这种传统的存在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种传统所带来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认为传统的延续与现代性的发展应并行不悖 ,有限激进的改革才适应中国的现实国情  相似文献   

5.
政治稳定涉及政治体系、权力结构、政治过程以及社会政治心理等四个方面.转型国家普遍面临政治稳定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转型所产生的社会分化和政治分化引起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制度性机制缺失而无法消解政治分化所造成的既定共享预期错乱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交流运行方式失范.在理论上,每个转型国家都具有不同的内部状况、面临不同的外部环境,因而其政治稳定的表现层次和形式也不同.目前,中国的政治体系和权力结构是稳定的,但政治过程和社会政治心理则呈现出隐性的不稳定运行状态,因而需要从权力结构的高度去调适政治过程和重建稳定的社会政治心理,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中国稳定地实现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6.
王双喜 《唐都学刊》2004,20(5):91-95
改革的深入向政治体制改革提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但长期以来,在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要想使政治体制改革有所突破,必须改变已有的观念.用全新的视角来认识稳定、社会稳定及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问题,看清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在本质上和目标追求上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从而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促进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的生态压力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 ,现代社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态压力 ,如人口持续膨胀、资源持续短缺、环境持续破坏、分配持续不均、人力资本持续匮乏等。这些生态压力日益成为现代社会政治稳定的最大威胁 ,由此决定了生态问题将成为各国政府在 2 1世纪首先要解决的重要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伴随着科技创新的加速,科技的研制、开发和应用使社会本身日益成为检验科技风险的实验室,严峻的生态灾难日益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科技的进步与扩张,不仅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疏离,也导致了人际关系的恶化,人文精神匮乏、道德沦丧使科技自由价值关系越来越模糊,科技的自由价值理念和以科技解决风险的惯性思维正遭到越来越多的批判与质疑。然而,审慎地看,现代社会,科技风险的主因并不在于科技本身,而在于人类不当的利益诉求,当然,科技的"伴随效应"也会导致一定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一句话,科技的自由价值关系依然起作用,不能因严峻的风险现实而怀疑和否定科技的自由价值,反而正是要高扬科技的自由价值,才能消解风险。  相似文献   

9.
影响政治秩序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政治主体意志、法律制度与传统习俗。和谐政治秩序的形成是实现善治的基础。一个单位与组织的领导者在政治秩序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建构和谐政治秩序,宜尊重组织决策和政治家权威,坚持民主精神与科学治理的辩证统一,规避政治行为的消极风险与不当问题发生,提升领导者辨识、抵御政治噪音干扰能力,克服唯形式正当主义,实践重大决策合议制度,建立严格的监督和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10.
王诗堂 《社科纵横》2012,(4):14-15,41
利益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变革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现实世界里,每个人都会以利益集团中一分子的身份与社会政治生活和进程发生联系,一定程度地影响着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1.
申来津 《学术交流》2001,3(2):134-137
社会稳定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保持社会稳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稳定具有"生命线"的意义.文章从意识形态、遏制腐败、经济发展、国际因素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稳定功能进行了初步开掘.  相似文献   

12.
儒家学说以建立秩序井然的社会作为终极目标,其理论核心是把道德价值高扬至极,其学说把人从“神权”枷锁解放出来,但又以牺牲个人自由为特征,与以“他律”为特征的现代法律思想相悖。本文探讨儒家学说与现代法律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李安林 《学术交流》2007,6(7):26-29
政治权力制约问题,自古以来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政治权力制约理论的梳理,批判性地吸取各种理论经验,提出制约政治权力必须从社会与政治的互动角度思考,即要将政治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置于多元均衡而和谐的社会结构之中考察。本文认为,这样才能推动政治权力制约理论的深入研究,从而促进我国政治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完善,进而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李金鑫 《社科纵横》2012,(9):92-94,100
作为新教改革家的路德,在处置宗教和政治问题上表现出了将政治范畴与神学范畴进行区分、使二者相互分离的方法。在宗教的非政治化和重建神学教义中,路德赋予政治秩序以权威地位,世俗政府的权力具有不可抗衡性。尽管路德对政治秩序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政治正当性丧失了其最后的道德支撑,但是他关于政治秩序的思考却涉及了一系列政治哲学的根本问题,为反思神学与政治的关系开拓了视野。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众的世界观发生了重大变化。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全俄社会舆论调研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В.В.佩图霍夫撰文分析了俄罗斯民众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变化,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现代俄罗斯社会的价值色谱是‘意识形态的杂陈’,还是新思想的探索?①文章尽管没有给出确切答案,但问题的提出足以揭示俄罗斯当代社会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政治稳定带来双重影响。中国参与全球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将有助于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有助于深化改革 ,实现社会结构全面优化 ;有助于扩大开放 ,发挥后发优势 ,增强综合国力 ,从而对巩固发展中国政治稳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 ,伴随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 ,中国国内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非稳定因素也将增多 ,不容忽视。中国参与全球化、全面推进现代化 ,保持政治稳定的战略对策是 :必须树立动态的政治稳定观 ,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加速政治民主化进程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使主体意识崛起并对政治系统提出多层次多向度的要求,因而客观上要求政治关注与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的获得,实现政治对人的现实关切,使主体的自由在社会文明进步的框架内获得.当前要建设属人的政治,就必须从人的主体性和客观性视野出发,构筑解决价值和实践矛盾的人学政治理论;同时要避免抽象人性论、主体中心主义以及其他错误的政治观.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5,(10):105-108
我国的传销群体具有复杂性、组织严密、欺骗性、职能化特点,传销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破坏社会道德基础和诚信体系,造成个人和家庭生活伤害,引发刑事案件,扰乱社会治安秩序,同时传销群体对社会政治稳定也带来了潜在威胁,会引发群体性事件,使社会不稳定因素扩大。为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抵制传销的良好社会氛围,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坚决取缔现存的传销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扩大就业机会,强化对出租房和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建立基层监管防控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转型时期,经济效率虽然对社会公正也会造成某种负面影响,但它不是这一时期社会公正问题的唯一主要矛盾,在效率的因素之外还存在着非效率造成的社会不公。就是说,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转型国家的政治秩序对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的影响非常重要。要解决转型期以非效率不公为主要特点的社会不公正问题,就要在认识到转型国家政治秩序的稳定要求与转型滞后的必然性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主要是行政体制渐进变革,从而使政治秩序为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提供基本保障。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该履行其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