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决策探索》2013,(23):4-4
日前,经中其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今后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备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半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中央有关部门不能单纯依此衡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发展成效,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不能简单地依此评定下一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和考核等次,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相似文献   

2.
问题     
《领导文萃》2011,(9):135-137
政绩考核群众缺少发言权 目前的政绩考核体系,除了考核指标的简单划一外,最大缺陷就在于考核和评价主体的单一,忽视群众对官员的感受和评价,政府部门只需满足上级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就行,群众缺少发言权。这种对上不对下的考核机制,难免不使政府职能、官员角色受到扭曲,搞一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漠视群众的需求和苦难。(《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3.
《领导文萃》2008,(3):10-11
根据江阴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2007年全市机关考核中.“幸福江阴”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首度列入全市机关工作综合考核体系。在全国各地.GDP崇拜之所以顽固,主要原因在于政绩考核机制。幸福江阴的实践,直接触及了问题的核心。复杂的幸福指数纳入政绩考核体系,这是一个积极的探索。江阴的试验,无论成败都具有标本价值。  相似文献   

4.
《领导文萃》2008,(9):10-11
在无锡市现行的政绩考核标准中.“经济发展”类指标权重为26分.而“环境资源”类指标权重却高达34分。“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两类权重则分别为20.5分和19.5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业绩再好.如果“环境资源”指标下降,该地区的党政主要领导政绩得分也不及格。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我国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背景出发,就中组部《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的内容进行分析,着重分析此次政绩考核改进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所在以及今后需要进行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11,(39):18-18
近日.鹿泉市将“休闲新区”建设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休闲”和“幸福”首次被列为考核大项.乡镇拥有农村示范标准幼儿园数量、居民健康体检率等20多项指标首次“入围”。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作为中国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把以人为本和改善民生放到了改革的首要位置。为贯彻落实《决定》精神,2013年12月,中组部印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考核新政"),明确规定今后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这给当前全国地方领导班子和领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亮点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大海 《决策》2005,(6):10-11
新制定的考核体系引人注目之处在于有望第一次引入“政绩成本”标准,“政绩成本”的引入,说明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考核已经走向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9.
第一。传统的干部考核任用机制诱导“政绩工程”。由于现在对干部的考核任用方面,往往重显性政绩,轻隐性政绩。显性政绩立竿见影,见效快,看得见.摸得着;而隐性政绩周期长,见效慢。重隐性政绩的人往往费力不讨好,有的还被上级认为缺乏开拓精神,思想保守:而急功近利、善于“做秀”、摆花架子的人却大受青睐。明明是“做秀”做出  相似文献   

10.
<正>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是领导干部工作的指挥棒和风向标,政绩标准则是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原有的以GDP为主要指标的政绩考核评价标准,在我国亟须发展经济的时期,有效地发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导向作用,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随着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能否取得历史性成效,关键在领导干部,而政绩考核体系是领导干部做好生态治理工作的有力导向。目前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的生态指向日益凸显,但还存在传统政绩观的根本性转变难、常规化与差异化考核衔接难、生态环境评价操作难、生态与其他发展指标平衡难等问题。推进生态向度下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的构建,一要拓宽领导干部的国际视野,敏锐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明确引领全球生态治理的责任;二要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的融入,在领导干部群体中深植生态文明理念;三要提升政绩考核的专业程度,探索政绩考核人才专业化路径,增强政绩考核机构的专业性,提高群众对考核工作的参与度;四要建设数字化政绩考核平台,发挥数字政府的治理协同效能;五要使考核结果与奖惩机制相互结合,发挥考核结果的奖惩作用,制定考核结果公示公开办法。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对政绩考核的导向指标、考评方式及结果使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规范和要求。我国的干部考核从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要注重实绩,并制定了实绩考核的相关政策规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政绩考核存在导向作用发挥不充分、准确性科学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等问题,影响了考核功能的发挥。考核是根指挥棒,对领导干部的行政行为和施政方式,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3.
杨娟 《科学咨询》2009,(1):35-35
包含统筹人与自然、生态环境质量、人的生活质量等25个具体指标 考核领导政绩,不能只看GDP!重庆市社科院2008年12月16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要用科学发展指数来考核领导干部政绩。  相似文献   

14.
一周声音     
将“房价收入比”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作为调控房价的一种“政治手段”.其实值得尝试——针对温州市首次将“房价收入比”作为一项指标列入政府绩效重点考核项目,1月23日的《新京报》如此表示。  相似文献   

15.
政绩和政德     
政绩是指官员在任职期间的工作业绩。政绩的大小是当今提拔任用干部的主要依据,但我们在注重对干部政绩考核的同时,却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对干部政德的考核。所谓政德,就是从政者的品德。政德有高尚和庸俗之分,不同的政德者对政绩有不同的看法和追求。政德庸俗者,把政绩作为自己升官的“阶梯”,因而偏面地追求所谓的“政缔”。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11,(39):27-29
围绕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近年来各地不断调整考核“指挥棒”,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考核指标和考核项目,使政绩考核指标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对比这些考核指标,可以发现各地在推进科学发展方面的力度和水平。由于现阶段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较为具体,同时出于统一测量对象的考量,这里集中选择五个省份关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对比,描述其在指标考核方面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正>中组部新近下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注意识别和制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防止和纠正以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换取经济增长速度,防止和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同时还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政绩的综合分析,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一、《通知》体现中央干部政绩考核的"新思维"中组部的《通知》让我们看到了中央"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的精神,促进各  相似文献   

18.
举措     
《领导文萃》2007,(11):10-11
天津:“民心工程”暖人心;吉林:首创“无会月”制度;贵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纳入政绩考核。  相似文献   

19.
盛洪 《领导文萃》2011,(7):23-25
近日,陕西吴起县的“全民免费教育”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比起一些地方盖大楼、修广场,吴起优先发展教育无疑是个进步。吴起县的理念是否该在全国推广,甚至列为官员的政绩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干部考核评价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化轨道,干部队伍建设成绩斐然。但从政绩观、政绩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监督机制等方面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采取什么样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对于地方政府的行为取向,干部从政方向有着极强的向导作用,因此,不断完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