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1,(2):28-29
“走出去”战略已实施十周年.无数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贡献了一份力量。截至2009年底.中国1.2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1.3万家.投资覆盖率为72.8%.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2457.5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巨大的市场潜力及优惠的投资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企业对华进行直接投资,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1979年。我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仅为0.86亿美元.2006年跃升为695亿美元,约占世界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10%。  相似文献   

3.
数据     
《领导文萃》2011,(23):138-138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流量的5.2%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居全球第五,首次超过日本、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中国的对外投资正在为许多国家的经济复苏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领导文萃》2009,(22):6-6
在全球经济普遍衰退之时,中国今年上半年的GDP增长达到7.1%,外国直接投资在经历了11个月的持续下降后,8月出现首次增长,幅度达到7%。8月份中国进出口环比增长2.3%。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14,(6):30-31
江苏省统计局2月8日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到35983亿元,居全国首位,增长19.6%。统计显示,全省民间投资完成24526亿元,同比增长20.1%,增速比全部投资增速怏0.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总量的比重为68.2%,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3.6%,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总称,是实现企业快速扩张的外延式成长路径。跨国并购是指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并购。跨国并购是世界上直接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每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绝大部分是通过跨国并购实现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实现国际化和外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相似,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企业股东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2007年3月20日,黄光裕旗下的鹏润投资集团和美国贝尔斯登商业银行联合宣布,双方将以各50%的占股方式建立一个战略投资联盟,目标是投资中国的零售企业,首期上限5亿美元的联合投资由双方各投资2.5亿美元。“是他要找我的。”谈到双方联合的经过,黄光裕指着身旁的唐伟笑着说。“我们很关注在投资者合作方面  相似文献   

8.
一、入世将推动外商增加在中国内地的直接投资 入世的直接影响是外商将加大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并通过直接投资逐渐进入内地证券市场. 中国迄今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6万多家,合同外资金670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500亿美元,多年来稳居发展中国家之首.  相似文献   

9.
西方国际直接投资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由于各国国情有所不同,所以我国必须从自身情况出发来研究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动因。其中资源导向、技术导向等是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主要动因。如今,这两大投资导向已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时,我国应如何衡量资源导向和技术导向,这将是本文研究的方向,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研究,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中的投资导向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各地区投资环境评估与比较:1990~2000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自改革开放 ,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热点。自1993年以来 ,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一直位居世界各国的前列。到2001年底 ,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约3500亿美元。2002年上半年 ,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246亿美元。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益处 ,中国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争相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但是应该注意到 ,无论按流量还是按存量来衡量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各地区特别各省市的分布极不平衡。例如 ,1990年东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占当年全部外资的93.9…  相似文献   

11.
韩国与其它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的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韩国与其它投资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大陆直接投资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采用秩和分析方法在全国、山东省、青岛市三个层次上对韩国、日本、美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的直接投资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和主分量评价方法对上述四国和两地区的直接投资按照不同标准分别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对资本输入、输出双方皆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领导文萃》2009,(16):8-9
2007年中国在非洲的基础设施投资达到45亿美元,超过了八幽集团所有成员国的总和。双边贸易额年增长率在30%-50%之间.2008年几乎达到800亿欧元。两年来进驻非洲大陆的中国企业增长了一倍,达到2000多家。此外,专家指出,这种增长不仅体现在数量上,也有质的飞跃。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银行投资目标主要集中在能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借助中国商务部提供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以下简称),整理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库",再把该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形成的全新数据库包含丰富的企业财务信息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信息。基于整合后的数据库,本文首次实证考察了生产率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本文发现: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并购模式的概率越大;母国企业上游知识资产跨国流动性差异会一定程度影响生产率的选择效应;通过对生产率分解进一步发现,管理能力越强的企业明显倾向于选择并购模式,但研发能力对投资模式的选择效应却并不明显。因此,本文的发现对我国"走出去"企业进入模式选择能够提供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当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文献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在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作分阶段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79—1995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文章对各阶段的投资情况作了分析和阐述,并对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外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呈不断增长之势,1999年,2000年和2001年外商直接投资分别达到了400亿,410亿和470亿美元。中国加入 WTO 后允许一些原本受限制的产业进行合资经营,而原来只能进行合资经营的领域则可以成立外商拥有100%所有权的独资企业。《经济学人》提供的数据预计外国直接投资将从2002年的  相似文献   

16.
每周一图     
《领导决策信息》2012,(9):26-26
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新近完成的《中国能效投资进展报告2010》估算,“十一五”期间,中国直接用于提高能效的资金投入规模为8466.25亿元.占同期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比重为0.92%,由此直接形成的节能量为33990万吨标煤,对“十一五”期间实现节能目标降低19.1%的贡献度达到53.8%。  相似文献   

17.
从1950-1999年五十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95.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033.54亿元,占55%,地方投资1661.95亿元,占45%;国有单位投资3075.36亿元,占83.2%,集体单位投资160.07亿元,占4.3%,城乡个人投资273.3亿元,占7.4%;基本建设投资2219.38亿元,占60.1%,更新改造投资553.68亿元,占15%,房地产及其他投资419.88亿元,占11.4%,说明新疆投资构成中,中央投资的增长对新疆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同时反映地方政府投融能力有限,以及投资增长点过于单一。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有力因素。在新疆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占70%左右,如果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要达到8%左右,那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应保持在15%左右,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大致占4个百分点左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拓宽国内中小企业境内外融资渠道.积极吸引国际战略投资基金.做好企业境内外融资上市和风险防范工作.证券日报社&#183;经济导刊与祥德国际投资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定于2006年4月22日-23日联合举办“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暨上市交流会”.积极为有融资需求的中国企业提供直接的融资渠道和专业支持.  相似文献   

19.
心中有数     
《领导决策信息》2010,(44):26-27
截至今年9月,广东省34个省产业转移园已累计签订投资项目1910个、协议总投资4041亿元。今年1—9月,34个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内企业实现产值1196.7亿元、税收7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8%和67.4%。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中国制造业14,291家企业1998~2001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行业内、行业间以及地区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内资企业①的溢出效应。通过使用两类反映溢出的变量指标,且每一类指标按照地区和三位数行业分类标准细分,回答了三个问题:第一,本地区某行业外资的进入是否对本地该行业的内资企业有外溢影响?第二,本地区某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对本地区该行业的相关行业的内资企业产生技术外溢?第三,其他地区某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对本地区该行业的内资企业存在技术外溢?结果表明,在行业内,外资企业的外溢效应表现并不明显;在行业间,外资企业通过人员培训效应或人员的流动对内资企业产生了显著的技术外溢;在地区间,外资企业通过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对内资企业产生了明显的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