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婴幼儿的教育又是教育的基础。婴儿呱呱堕地以后,就需要给予精神的哺育。 一、婴幼儿需要精神哺育 婴儿诞生以后,脑与胃一样需要“食物”。脑需要精神食粮。其理由如下: 1、婴幼儿有学习能力。 科学仪器对婴儿的眼球活动和心脏呼吸检查,证明婴儿出生不久就有对环境反应的能力。婴儿生下来要看东西、听声音,这就需要“精神”哺育。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国有种反常的“以杀度人”信仰 :杀人才能得道 ;甚至杀人越多越能得道。本文认为其渊源出于摩尼教 ,盖按摩尼教的教义 ,其根本宗旨是“解救”一切生灵体内所含的“光明分子” ,肉体被视之为光明分子的牢笼。因此 ,尽管摩尼教也有“戒杀”律令 ,但是其基本教义仍可能被曲解为“杀人即能拯救光明分子”的观念 ,并付诸实际行动。又 ,明、暗的殊死搏斗是摩尼教的最基本教义 ,而这种精神方面的你死我活搏杀 ,同样可能被理解为肉体方面的你死我活搏杀。但是必须强调指出 ,古代中国的“以杀度人”信仰 ,只是对摩尼教教义的“曲解”或“借鉴” ,而非“继承”。  相似文献   

3.
天皇制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以天皇的名义进行“圣战”,将全体日本国民推向了侵华战争,以“忠于天皇,光荣战死!”法西斯精神之灌输和麻醉,把普通的士兵强化成灭绝人性、惨无人道“烧、杀、淫、掠”的“活武器”,在南京城犯下了长达六个星期震惊世界的大屠杀之罪孽.法西斯军国主义分子妄图操纵这种精神构造的“活武器”,实现由来已久的亡我中华、霸占全球、一统天下的黄梁美梦.  相似文献   

4.
由于犯罪构成的固有局限和内在缺陷 ,造成“犯罪构成体系”与“犯罪阻却事由”的“分治”格局 ,从而使犯罪构成理论缺失对刑法谦抑精神的关照 ,因而有必要对犯罪构成进行结构性改造 ,使之和谐溶入犯罪阻却事由 ,从而最大化地表达刑法谦抑精神。  相似文献   

5.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曾这样来定义“文学”:“对我们来说,语言不只是思想交流的系统而已,它是一件看不见的外衣,披挂在我们的精神上,预先决定了精神的一切符号表达的形式。当这种表达非常有意思的时候,我们就管它叫文学”。文学,自然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很有意思的符号表达形式,而这种形式,是被语言预先决定了的。文学家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政治属性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固有属性,在社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集中表现为发挥政治正确的导向力,高扬核心价值的凝聚力,促进社会发展的整合力,激发人民创造的驱动力。从当前来看,“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冲击伟大建党精神价值的思想认同,“现代化”的发展时序弱化伟大建党精神价值的地位作用,“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制约伟大建党精神价值的创造转化,“开放性”的发展特点对伟大建党精神价值的话语体系带来新挑战。因此,应坚持创新发展,筑牢伟大建党精神价值引领的思想基础;坚持协调发展,增强伟大建党精神价值引领的战略地位;坚持集约发展,丰富伟大建党精神价值引领的文化内涵;坚持开放发展,拓展伟大建党精神价值引领的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7.
盛唐社会开放,迎来送往的活动十分频繁,表达送别之情成为盛唐最活跃也最感人的诗歌题材.盛唐送别诗中蕴涵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包括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公忠”思想、“贵仁重义”和“崇德尚中”精神等,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间接读本.  相似文献   

8.
“小资”的改造是无产阶级文学中最为艰巨的任务之一,小资产阶级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主体和客体都需要进行改造.“小资”的改造不仅是思想意识的改造,同时也是身体的改造.对小资“身体”的改造反而使得必须被压制的身体欲望通过某些方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表现和释放.作家的“小资”身份除了在直接的“小资”身体改造题材中得到表达外,在一些其它题材如战争题材小说中也同样有表达.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作家们仍然会通过可能的方式来表达和探讨自我精神世界中的一些困惑.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革命理性与未被改造的“小资”情结之间的搏斗,看到这之中所产生的一种双向流露——既有革命对“小资”的身体改造,又有“小资”的身体对革命潜隐的“反改造”.  相似文献   

9.
晚明“闲赏”文化高度发达,文人们极为重视“闲赏”审美意境的营构,突出地表现在经由种种“长物”的存在,以及“物”与“我”的互动交感、“物”与“物”的相称相宜,开启出一种美学生活境界.其中他们要表达的,是一种刻意疏离、抗拒“世俗世界”的士人的生命情调,以此作为避祸全身、修身养性的生命据点.然而,在追求精神超尘绝俗的同时,他们又留连于世俗享乐中无法自拔.清逸高旷意境的营构是晚明文人的理想,也可以视作他们对自身的一种精神规约.  相似文献   

10.
张小云 《南方论刊》2022,(11):20-21+27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征程中,是我们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基因。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政治觉悟、革命精神、政治品格和工作作风,是我们党一系列优良传统和革命风范的集中概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新时代大学生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用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初心使命、斗争精神、忠诚担当、为民情怀等精神品格的养成,让伟大建党精神“入耳入脑入心”,助力大学生坚定信仰、信念和信心,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