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学生是教育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他们的外在的表现往往是打架,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等问题行为。笔者在对巫山县“问题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找到行为类“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探究了一些对策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问题学生“的特征,就“问题学生的道德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道德行为养成因素,并就提高学生德育认识;培养学生情感、意志、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采取了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3.
曾兴强 《科学咨询》2010,(12):42-42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教学大纲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4.
学贵有疑     
“学贵有疑”,充分体现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提问题,遵循了最高准则,体现了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以,作为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撇弃了“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课堂教学又被“教师问,学生答”这一新的传统模式所统治,而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是要以问题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分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向,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师生合作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一、质疑探究出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意识地营造“问题”的氛围,培养…  相似文献   

6.
在贫困县的教育中,在千百万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有一定数量的令人忧虑的品德类“问题学生“的存在,尤其在初中阶段比较突出,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所以对贫困县品德类“问题学生“的研究迫在眉睫,且尤为必要。本文将问题学生分为逆反心理型、受腐蚀型、破坏攻击型和孤僻抑郁型四种类型。然后论述四种类型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并思考今后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为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学生社团规范性研究”内容的一部分。该部分通过对西藏自治区内惟一一所高等师范学校——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社团的调查研究,总结概括了西藏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典型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人才”和“机制”两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案围绕“社团成员需要具备的素质”、“建设什么样的社团”展开。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的课改实践中,发现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有形式化的倾向。如何让这种学习方式有实效性,就要解决“空心磨”问题,就要往“磨”里添“料”。换言之,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不能形式化,要让学生有探究的具体内容、具体问题。因此,笔者在实践中作了几点思考。一、给学生吃“料”的方法解决学生怎样自主、合作、探究的问题。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要教给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具体方法。1、查阅相关书籍,搜索网络。搜集相关问题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找出相关的答案。《小石潭记》中“水尤清冽”的“冽”与《醉翁亭记…  相似文献   

9.
我们把具有某种不良行为的学生称为“问题学生”.由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存在某些方面的欠缺,导致“问题学生”发生不良行为.预防“问题学生”的产生,教育引领“问题学生”转化,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也是应该努力作为的.  相似文献   

10.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已不是“零起点”课程,课程的实施建立在学生必须具备一定信息技术素养的基础上。由于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学习上存在很大困难。如何有效衔接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让学生迅速步入高中信息技术学习的正常轨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普通高中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衔接教育的研究。实践证明,初高中信息技术衔接的“1322”策略研究和“1234”实践模式有效地解决了高中课程对初中教学现状的不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会计信息化是每个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为了达到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会计信息化专门人才的目标,我们采用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其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化应用教学的质量,为学生就业后从事实际会计信息化应用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在会计信息化应用课程中的任务驱动的教学程序大体上可以分为6个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任务”、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教师“讲解知识点”、教师“变换条件布置新任务”、教师与学生一同“评价与考核”。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特定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方式来探索任务的完成方式和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此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宽松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去学习,不断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地增强自信心。该教学法突出了理论教学构筑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教学构筑学生的职业技能结构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2.
小学高年级“问题学生“,指小学3至6年级学龄段的“问题学生“。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道德行为和学习品质三个方面。其成因受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学校教育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谭珍 《科学咨询》2010,(7):19-19
“问题学生”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其中家庭因素是“问题学生”形成的重要因素。城乡“问题学生”家庭各具特点,其差异性具体表现在文化程度上的差异、家庭经济上的差异、家庭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上的差异、家庭稳定程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当今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成了不争的事实。教师可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来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还可通过课前、课中的质疑和导引等方法使学生“善问”。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教学过程一般在课堂上完成。能否顺利完成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好坏课堂纪律起决定性的作用,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能自觉遵守纪律,主要是少数“问题”学生的影响,导致教学效果差,有时甚至无法顺利进行。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班班主任管理学生到位,问题学生少,上课是轻松的,但有的班学生只“怕”班主任甚至不“怕”,说明班主任没有把学生疏导好、管理好。所以教这个班的任课教师自己寻找针对“问题”学生的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问题”学生我认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后进生”,一类是“优生”,现分别针对这两类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应对的一点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的实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是顺应规律的重大改革。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改变陈规,与时俱进。一、“唯我独尊”的教者形象的转变自古以来,师者以“传道、授业、解惑”而在学生面前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要是哪个学生提一个问题,老师不能圆满而准确地回答,那便是老师的奇耻大辱。于是,教师往往将学生的思想局限于课本,这样一来,学生思维凝固,提不出什么问题,即使提出什么问题,也能以“与课本无关”、“不考”来搪塞。  相似文献   

17.
马睿  赵柏森 《科学咨询》2010,(16):32-32
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是“以人为本型”还是“从严管理型”的育人模式更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呢?为此,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学生只有自己在不断提出问题的同时,才能开启思维的火花,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看成是学习过程。本文从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回归学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及授予提问方法等方面,浅析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与方法,旨在改变目前学生“问题意识”现状不太理想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贫困县县情及“问题学生“的社会因素差异的分析,尤其是一些问题学生的行为表现与社会、家庭的关系,找出基本原因。并试图探索转化问题学生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吴玉丽  罗俊 《科学咨询》2023,(1):151-153
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下,学生组织形式与班级管理模式不断发生了创新和变革。以班委会与团支部为主体的一体化运行机制能够立足班级实际,以学生主体,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与组织运作中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推动高校班级班委会和团支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在班委会和团支部一体化运行机制建设的过程中,却存在“权利失衡”“制度落实难”“职责不清晰”“活动刻板”等问题。对此,我们需要在结合班团一体化建设内涵、特点、目标的情况下,通过“辅导员与团委工作的融合”“完善工作机制”“厘清工作职责”“创新活动形式”等方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