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非全面描述作为管理对象的人的特性,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管理者与管理对象共赢的管理制度。他认为,人情有好恶、有贪欲,需要合作。管理者要设立好恶而引导管理对象的行为;要设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标准并给予相应的奖赏与报酬;要建立遍及各个角落的监督网络并加大对违法的惩处力度。韩非的管理制度由于因人情而能动员民众;上制好恶造成权力过于集中,没有赋予民众法定的权利,是因人情而治的最大缺陷。  相似文献   

2.
李玉双 《学术探索》2012,(6):147-150
夏目漱石的汉诗是在世俗功利之外独辟的胜景,作者主张的"非人情"的文学理念在其汉诗中得到尽情演绎,这是鼓励人放弃俗念、荡涤烦恼,恢复心灵自由的艺术,透露着宁静、空寂、超然物外的禅境,同时又不失其为理想而抗争的"执著"本色。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系统阐述 ,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标志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已有新的提高。它是我们党面向世界新的伟大宣言 ,也是提高我们党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的人情说就是借用普遍性的人情推求人事之理,处事论事讲究人之常情、事之常理。其执政理念强调顾及人情,以人情衡量朝政得失,对理应否定的庸俗人情则不徇不恤。基于人情说,欧阳修主张为政要除弊兴利,稳健务实;要宽而不苛,简而不繁;要以人为本,为民请命。此人情说与执政理念在今天仍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的“人情法则”及其运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情是个很本土化的社会心理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频繁地使用着.它能有效地描述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心理过程。本文系统探讨了中国人的人情观.以及人情在中国社会的运行模式。这些都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把握中国人人际关系的脉络。  相似文献   

6.
人情消费作为农村社会的一种传统人际交往方式,一直是农村社会稳定的粘稠剂。随着时代变迁,在传统性因素和现代性因素的双重冲击下,农村人情消费的"情感性"动机逐渐弱化而"功利性"动机日趋上升,农村人情消费开始呈现出一种"关系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一是村民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决定是否随礼及随礼的数额;二是为了"拉关系"、"攀关系"而进行人情消费。通过分析当前农村人情消费"关系化"的现状及原因,以期对引导农村居民形成合理健康的人情消费观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倡懂"是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大陆诗坛引领潮流的诗歌写作风尚。"懂"的诗歌主流地位的合法性建构、确立与巩固,经历了一个复杂与艰难的过程。"当代"媒介构筑的巨型"意识形态"压力场,有力地摧毁了"反懂"诗歌的生存根基,消解了"懂"的诗歌合法性认同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当代"期刊开辟"工农兵"诗歌专栏和官方隆重推出"工农兵"诗人诗集,有效地修正了"懂"的诗歌的"负面"形象,拓宽了人们对"懂"的诗歌合法化认同空间。自主培育"工农兵"诗人和掀起朗诵诗运动,极大地提升和巩固了"懂"的诗歌写作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8.
差序格局,是对中国乡土社会人情结构的一个经典的理论探讨。然而在当今压缩现代性的社会背景之下,人情实践背后的结构性原则可能比差序格局的表述更为复杂。通过一个宗族性村落中人情实践的个例,可从人情建构的认同单位和行动逻辑两个方面,重新解读差序格局,进一步审视当代乡土社会中人情关系的新模式。一方面,差序格局的认同单位是具有伸缩性的自我,而当下北头村的人情认同单位则是具有明确结构性界限的"核心化家庭"。后者在己身、家庭和家族之间划定了相对明确的界限,既将家庭的独立地位从单系的家族脉络中突显出来,也是对"私我"的超越。另一方面,差序格局强调"人伦"的行动逻辑,人情关系在伦理本位的约束下表现为义务性和无选择性。而在当今的北头村,人情关系表现出松绑的趋势。通过均衡回报和人情冷冻的原则,实现了人情从义务性关系向选择性关系的质变。  相似文献   

9.
路强 《云梦学刊》2016,(4):53-57
法家的伦理思想几乎全部针对于政治,而晋法家作为法家的核心代表,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政治伦理的建构有着奠基性的意义。从历史上看,晋法家强调政治的起点是人的自然属性与基本欲求构成的"人情",而最终目标则是要确保国家和社会的整体秩序,由此也就构成了中国古代具有理性主义和国家主义倾向的政治伦理理念。这一理念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实践产生了重要、深远的影响,也是人们将中国古代政治称为"阳儒阴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懂”是中国现代文学欣赏的基本方式。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于文学的“反懂”或“非懂”问题的讨论由李金发诗歌引发,进一步延及到小说,因而废名小说的“晦涩”成为讨论的焦点。1937年,《独立评论》关于“看不懂”的一组通信,主要是从理论上讨论“懂”与“反懂”或“非懂”的问题。而朱光潜、朱自清、沈从文等人关于“看不懂”的讨论对“懂”及其深层的理性主义文学观念构成了冲击,但并未从根本上怀疑和否定理性主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现了文学活动中广泛存在的“反懂”和“非懂”现象,并对其类型、原因等进行了各种角度的探讨与研究,但缺乏更深层的文学理念的追问。  相似文献   

11.
"三基"工作是大庆的光荣传统,有效开展好"三基"工作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如果将"三基"工作喻为"石"、取得实效喻为"金"、推进"三基"工作方法喻为"指",那么抓好"三个到位"的工作方法,即思想认识到位、科学方法到位、管理工作到位,就是确保推进"三基"工作取得实效、起到点石成金的"金手指"。  相似文献   

12.
“三老四严”是: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四个一样”是:黑夜和白天干工作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干工作一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干工作一个样;没人检查和有人检查干工作一个样。 “三老四严”、“四个一样”是大庆的优良作风,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积淀,有跨越时空的不朽的作用,二次创业继承发扬它,对各项工作将会有更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1.从“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产生的历史背景上看,它是创业年代队伍建设的需要,在…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睛雨表和标志。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 ,保持经济较快速度增长 ,是必要的 ,但片面强调则会带来许多负作用。我国经济长期处于粗放型和外延型发展的模式之中 ,对量的刻意追求造成的过快过高的增长速度掩盖了经济增长中诸如重复建设、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等许多问题。“八五”后四年 ,我国GDP增速都为两位数 ,速度不低 ,但效益并不理想 ,国有企业三分之一以上亏损 ,通货膨胀。片面地盲目追求高速度势必导致低质量低效益的增长 ,势必导致对资源的浪…  相似文献   

14.
地缘村落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结构层面有着不同于血缘村落的运行逻辑,以维系熟人社会的人情互助关系.基于对冀北一个移民性地缘村落社区的田野调查,描述和分析了变动中的地缘村落人情关系,并以“内卷化”作为理解地缘村落人情的视角来观察村落的人情互助机制.研究发现,地缘村落人情关系网的扩展呈现出一种没有实质性发展的“内卷型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5.
张强 《船山学刊》2011,(2):59-62
《贞观政要》蕴藏了非常丰富的领导智慧,主要表现在领导者的“四要”上,即领导者要树立民本、忧惠、变革和互动四种意识,要培养诚信、勤奋、谦虚和谨慎四种品质,要借鉴学习简约、沉静、宽慈和务实四种领导风格。要善务识人用人、求谏纳谏、科学决策和以身作则四种领导行为。  相似文献   

16.
欧阳修继承了先秦“情”的实意内涵,以“人情”指代人们能普遍经验和接受的基础常识。在他看来,这种常识具有质实性意义,是人之为人均应具有的属性特征,从而使“人情”被抽象为具有规范意义的普适理则,成为阐释经典和审视制度的观念基础。欧阳修对“人情”的看重与其对儒家传统“性”论的批评密切相关。将“性”进行分类和价值判定的同时直接诉诸现实经验支撑的传统论述模式存在内在矛盾,并减损了“人生而静”之“性”的本体意义,流于玄远空洞。因此,欧阳修试图以“人情”代替“性”论,以恢复先秦儒家“易明可行”的学说特征,增强儒家思想的现实感和说服力。欧阳修“以情代性”的观念尽管不够完善,但对宋代“性”论的发展仍有诸多裨益。  相似文献   

17.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发表的“南方谈话”,是一篇充满真知灼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它以“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作为中轴和主题谋篇布局、构筑全文,阐述了两个重点一个是思想保证,另一个是组织保证。我们纪念“南方谈话”十周年,就应当牢记小平嘱托,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的要求,把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作为全党一项紧迫的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18.
《汉语大字典》个别字释义不全面。本文对“一”部字如“甫”“丈”“吏”“丘”的释义进行补说。其中有的字义《大词典》也漏收,本文也做了交代。  相似文献   

19.
反思我党历史,背离“三个代表”必然导致我党领导上的失误。一个政党仅有主观上的热情是不够的,还同党的成熟、经验以及对国情、社情的深入了解,对马克思主义的领悟及正确运用,对形势的科学判断有关。坚持和落实“三个代表”是检验党的领导水平重要标准。在新的历史时期,“三个代表”对我党领导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王爱敏 《东岳论丛》2001,22(2):13-14
邓小平关于领导核心的理论 ,既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又是邓小平对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所作的重大贡献。邓小平同志认为 ,领导核心是被群众公认的领袖人物和以这种领袖人物为核心的、政治上成熟的领导集体 ;以领袖人物为首的领导核心 ,是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 ;领导核心应当自觉坚持集体领导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