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儿童发展领域中结合儿童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在不断增加。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为这一研究做出了重要基础性贡献,他所代表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学派强调社会文化的作用,揭示了人类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发展规律,注重环境在促进认知发展中的作用[1]199。他认为只有在儿童成长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来理解儿童的发展才有意义。目前,我国对维果斯基学说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其理论和思想的教育心理学阐述、借鉴和比较,但有关其理论对儿童文化的理解和阐释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就以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为立论视角,尝试阐释儿童文化及其现代教育启示。  相似文献   

2.
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维果斯基创立了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学派并影响至今,但其文艺心理思想却被国内心理学界严重忽视。基于其社会文化观,重点围绕《文艺心理学》论述维果斯基的文艺心理思想,包括:文艺作品是唤起人类情感的美学符号组合;文艺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法;对寓言、小说和戏剧所涉及的审美反应的分析;艺术作品作为一种净化过程所蕴含的“逆向感情”的运动。这对发展儿童审美心理的启示是:应以文学作品为文化工具,培育儿童审美感知;以文学作品为教学资源,激发儿童审美想象;以文学作品为思维训练方式,发展儿童审美情感;以文学作品传递人类经验,建构儿童审美理解。  相似文献   

3.
做好阅读推广工作,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分析研究儿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提出公共图书馆要做好儿童阅读工作,首要工作是推广家庭阅读、重视家长在阅读中的作用.阐述了公共图书馆需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帮助父母走出“阅读的误区”,提高对阅读的认识,从而逐步培养家庭文化氛围、家庭读书风气,进一步推动儿童阅读活动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维果茨基学派继承并发展了维果茨基的儿童发展理论,把儿童的认知、动机与社会性发展整合进一个统一的整体模式,创造性地将维果茨基的观点与皮亚杰的理论综合在一起,并成功地避免了这些理论的缺点,合理地解释了儿童从一个发展阶段转向另一个发展阶段的过程和机制。同时,新维果茨基学派对遗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有所忽略,这一理论缺陷是进一步发展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都是世界上杰出的心理学家 ,但由于其理论建立的哲学背景不同、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同及两人的研究方法不同 ,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学术道路和学术思想。本文从社会文化背景、思维与语言、儿童教育思想、研究方法四个方面 ,对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心理学研究进行比较 ,以期更全面了解这两位心理学家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笔者利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和SPSS将知网2000-2015年的重要期刊文章进行分析梳理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7个方面:(1)心理学范围的家庭和社会支持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相关的适应过程研究;(2)积极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发展;(3)基于心理理论的儿童移情及幼态发展研究;(4)学习障碍与认知等情绪的心理健康教育;(5)儿童认知的同伴关系和社会行为以及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实践研究;(6)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和特殊儿童的学习困难研究;(7)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心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较系统地阐述了学习、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深刻地影响了当代教育的变革.近年来又在学习能力的动态评估、支架教学等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对现代教学产生深刻的启迪与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维果茨基学派继承并发展了维果茨基的儿童发展理论,把儿童的认知、动机与社会性发展整合成一个统一模式,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主导活动理论.从出生到成年,儿童先后发展出下列主导活动:与照看者建立的情感交际(0-1岁);以实物操作为中心的共同活动(2-3岁);社会戏剧游戏(3-6岁);教育环境中的学习活动(儿童中期);同伴互动(青...  相似文献   

9.
儿童心理理论强调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的体验,重视儿童和周围人的交往经验,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促进其心理理论的发展。维果茨基理论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环境及经验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以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背景学说、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说、内化说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理论基点,可以得到对学前教育的有益启示,即,唤醒幼儿内心世界,创建良好的话语环境,创设混龄游戏机会,创设和谐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0.
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文章的基础材料。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最活跃的元素,也是阅读教学的重点。维果斯基说:“词语教学,不是阅读教学的点缀,而应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介在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学者围绕中介相关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回顾一些国外知名学者所提出的中介相关理论,包括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及弗厄斯坦的中介学习经验理论等,旨在了解儿童认知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索中介相关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思想.探讨教师如何为学生合理设计、组织和开展有效的大学英语课外阅读活动。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合作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维果斯基"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最近发展区域理论(ZPD),进而在"支架机制"理论的基础之上,利用"微变化"的研究方法,对48位高中学生2人一组的英语作文合作修改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指出在"支架理论"框架内学生作文合改有利于激活学生写作的ZDP,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以及合作学习范式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概念形成过程是维果茨基对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及其反映形式——意识的探索。他通过儿童语言发展的科学实验论证了儿童日常概念的形成过程,提出了日常概念和学校教授的科学概念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从科学概念与外语言语发展的相似性导论出外语教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维果茨基在研究学习与发展关系时,对传统的发展观作了深刻批判,并阐发了自己的观点,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接近发展区域.发展应该从实际发展水平和接近发展区域两个方面解释,接近发展区域决定了儿童的潜在发展水平.这一理论对教育学、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儿童入学问题和智障儿童教育问题可以看出这一理论对中国儿童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双性化人格研究及对幼儿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刻板的单维两极性别角色模式是不尽理想的。心理学对双性化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表明,兼有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人格模式。儿童的早期经验对性别角色行为影响非常重大。在儿童早期教育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家庭、幼儿园、社会传媒等几方面因素,尽可能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儿童双性化人格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陈玉颜 《新天地》2011,(8):70-70
文章概括提炼了一系列与课堂效果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常识,包括马斯洛的五个层次需要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巴普洛夫的优势兴奋中心理论、学习兴趣产生机理、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等等,旨在优化教与学的心理,从教与学两方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教学更具科学性,让心理学为教育学加分。  相似文献   

18.
维果茨基学派又称文化历史学派,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维果茨基学派心理学的思想核心是其学派奠基人——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文化历史概念,其含义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维果茨基学派是当代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学派,对现代心理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际学术界出现的"维果茨基研究热",维果茨基学派再度受到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两个研究,调查留守儿童的人格现状,并探究社会干预对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研究一:选取50名留守儿童和52名非留守儿童,实施艾森克人格测验,发现留守儿童在神经质维度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其它三个维度精神质、内外倾、掩饰性差异均不显著。根据结果,编制了"留守儿童之家"社会干预项目。研究二:选取两组留守儿童并实施人格前测,第一组52名参加社会干预;第二组67名不参加。12个月后,对实验留守儿童、对照留守儿童实施后测,并对同年级43名非留守儿童施测。结果显示,实验留守儿童在精神质、神经质维度显著改善,显著低于对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之家"社会干预项目显著提升了留守儿童的人格状况。  相似文献   

20.
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抓住了儿童发展的关键,它是联通心理学与教育学的重要概念。最近发展区立足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聚焦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其理论意涵指向一种发展性的、多层面的、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面对基础教育领域减负提质的改革诉求,最近发展区的育人启示在于:探索儿童发展的文化历史之源;关注儿童终身能力的持续养成;教育的意义在于创造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