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二月一日是我国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二十周年。1661年,郑成功应台湾人民的要求率师东渡,经过九个月的英勇战斗,荷兰侵略者遭到毁灭性的打击,1632年二月一日被迫投降。从此,被荷兰殖民者侵占三十八年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的怀抱。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斗争,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几百年来,郑成功的英雄业绩,一直受到我国人民的敬仰。  相似文献   

2.
容闳,字纯甫,广东香山(今中山)县人,1828年生于澳门,1912年在美国逝世。容闳一生经历了我国近代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整个历史时期,还卷入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某些反清的武装斗争事件。他在青年时赴美国留学共八年(1847—  相似文献   

3.
今年三月十四日,是无产阶级伟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马克思的时候,最好的行动莫过于努力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为开创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局面而奋斗。学风问题,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思想方法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也是我们的工作态度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在一系列文件中深刻地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和近几年来的新鲜经验,对许多重大问题作了科学的概括。广大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冲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束缚,为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做了大量工作,在社会科学教学与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与日俱增的进步。但是,同党中央所进行的理论活动还很不适应,四化建设中许多重大的实际问题还不能及时地得到理论的说明,更不要说理论与实践同步前进或理论跑到前面去指导实践了,这些不足之处,同我们的学风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的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能以马克思为榜样,努力以共产主义战士的标准要求自己,经常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就一定能为开创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局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的伟大作家。他的影响,十分深远,如同高尔基所说:“整个宇宙,整个大地都在望着他:从中国,从印度,从美国,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着活的、一直在颤动的线向他伸过来”。对于托尔斯泰及其创作,无论是在他生前或死后,也无论是在十月革命前或十月革命后,都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评价。一九○五年的革命失败后,俄国进入斯托雷平的反动年代。反动营垒在用极其野蛮的监禁、苦役与绞架政策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统治的同时,在思想文化战线上也发起了对革  相似文献   

5.
<正>“关于人道主义,我想首先应该指出,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一个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这两个方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6.
2001年9月15日(农历7月28日)是苏轼逝世900周年纪念日.苏轼生前已成为同时代人的研究对象,900多年来研究苏轼的文字更是汗牛充栋,并且至迟从南宋起就有"苏学"之称.因此,有必要对历代"苏学"作一回顾,即从苏轼生平、苏集整理、苏轼的分科分类研究以及历代对"苏轼研究"的研究等,作一回溯,以兹纪念.  相似文献   

7.
林和胜 《中华魂》2012,(15):64-64
中华杰出郑成功,收复台湾盖世崇。伟绩经天民塑像,丰功纬地众修宫。论坛刊物论无断,讲座广播讲未终。四海华人歌国姓,五洲华裔颂英雄。  相似文献   

8.
巨星殒落震天庭,日月減光九州惊.黄河低泣细浪卷,珠峰肃立松涛呜.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鲁迅的思想和作品的分析,认为鲁迅的小说既是在严格的现实主义原则指导下创作的,又处处可见理想主义的闪光。正是理想主义,点化了作品的神韵,激发了作品的感染力,使鲁迅的小说最好地体现了他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瞩望,成为“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在读者的心灵深处长久不熄。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了。他所阐述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正指引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实践,他的崇高理想正日益变为现实。他生前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和革命精神的科学分析和热情赞美,一直鼓舞着并将永远鼓舞中国人民为保卫社稷、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英勇战斗。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他战斗的一生中,作出了许多科学发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留下了极其丰富而宝贵的财富。列宁曾经说过:“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本文试图对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作一简单的回溯和粗浅的探索,以志对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纪念。一唯物史观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关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没有一个能正确地加以揭示。所有的唯心主义者,包括黑格尔在内,片面地、抽象地强调人的能动方面,他们所讲的能动性,不是现实的人的能动性,而是抽象的意识的能动性。一切旧唯物主义者,特别是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包括费尔巴哈在内,则强调环境决定人,人在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了。他所阐述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正指引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实践,他的崇高理想正日益变为现实。他生前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和革命精神的科学分析和热情赞美,一直鼓舞着并将永远鼓舞中国人民为保卫社稷、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英勇战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对王船山历史观的评价,争论颇多。作者曾撰文认为船山史观是唯物史观的雏形,也有同志持相反的意见。本文通过对王船山关于人的起源、社会发展规律、历史发展动力、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以及农民起义、史学方法等诸多历史问题的分析,再次论证船山史观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性质。作者并且指出:船山史观中的唯物主义,不是个别,而是一般;不是零散的、孤立的、而是系统的,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是成体系的。  相似文献   

14.
陈炎认为,放眼西方美学史的整体演变过程会发现,席勒的《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更为集中地体现席勒美学思想的时代感与现代性。前所未有的历史感、鲜明的现代性特征、深刻的哲学意味,足以使《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被载入西方美学的学术史册。刘士林认为,对《审美教育书简》仔细解读,不难发现他在许多方面都突破了康德的体系与原则,表达出了美学史上前所未有的“思想”与“智慧”。席勒美学思想的全部精髓即在于“人是审美教育的产物”,这个天才思想与光辉预言,直接指向了人的自由生存与全面发展的最高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5.
李定国是明末清初的抗清爱国主义战士和杰出的农民领袖。他在童年时代就跟随张献忠奔杀疆场,在农民起义军反抗明朝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的战火中,渡过了自己的青春。而当清朝统治者的铁蹄长驱直入,残酷地践踏中原的大好河山,惨绝人寰地屠杀中原人民的危难时刻,他又毅然决然的举起了反清斗争的大旗,为使人民免遭涂炭,赤心  相似文献   

16.
研究民族的亲属制度,是民族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自从摩尔根开创了对亲属制度的科学研究以来,许多民族学、人类学工作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搜集了大量资料,取得了不少成果,提出了各种理论。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理论是什么?它在科学研究上还有没有价值?对亲属制度的研究进展如何?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纪念杰出的民族学家摩尔根逝世一百周年。  相似文献   

17.
(一) 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到他逝世为止,一直未停止过对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他为了写作《资本论》的需要,重新学习数学,除了学习对他的经济学研究工作有实用意义的数学外,还深入学习了各种数学问题,阅读了一系列数学书籍,征服了数量庞大而内容详尽的代数及解析几何,并且热心地作了提要,同时深入研究了微积分,写下了长达一千多页的极为珍贵的数学手稿。马克思把研究数学作为他革命工作的一部分,他利用一切机会学习数学,在病情十分严重和环境十分恶劣的情况下还是刻苦钻研数学。这从下面这段自述中可以看出:“写文章现在对我来说几乎是不可能了。我能用来使心灵保持必要平静的唯一的事情.就是数学。”“在工作之余——当然不能老是写作——我就搞微分学  相似文献   

18.
已是春天了,那首凄凉的哀乐,仍在中国的高天和大地回荡缭绕,那个寒冷的日子,仍在人们心灵的空间冰封雪飘……已是清晨了,那条黄昏时汇成的人流,仍在痴痴地等你归来;那支黑夜时出发的队伍仍在苦苦地把你寻找……啊!周恩来,你的魅力究竟何在?竟能使全中国的人民为你敬礼,为你歌唱,为你垂泪,为你哀悼。你的力量,究竟何在?竟能使全世界的朋友为你激动为你吟咏,为你翘首,为你倾倒。你是无产阶级勇敢无畏的旗手,八千里路云和月,五十余年风和雨,总在前列竖高标。你是剥削阶级的不寒而栗的克星,面对疯狂的吸血鬼,敢拼敢杀斗志坚,穷追不舍胆气豪。你…  相似文献   

19.
《啥姆莱特》居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它在世界文坛上引起的争论极多,堪称一部问题剧。问题集中在主人公的性格上,古今评论界多就哈姆莱特的性格大作文章,造成百家争鸣热闹非常的局面。惊人的是,发表的专著、论文数以千计,要从其中找出两篇观点完全一致的来,却非易事。各式各样的观点,都力求解答一个问题:哈姆莱特是个什么性格。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原来在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的年代,剧作家本·琼生就倡导:人物形象必须具有一个压倒一切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后来的戏剧发展走的正是这条路,到古典主义戏剧的理论和实践找到了归宿:主人公的性格只能是一种情欲、一种意向或一种原则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之一,他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的形成和发展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尤其是1883年之后,恩格斯一方面努力填补因马克思逝世而可能出现的理论空白,同时还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和创新,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最终形成为人类思想历史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