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可乐》2006,(6)
顶一头稀疏枯黄的细毛,操着暗哑迷人的嗓音,许巍睁着他那清纯的眼睛望着记者和歌迷。在你知道他的名字以前很早。你一定已经会哼几句他写的歌。这个没有什么明星相的男人是目前国内公认最顶级的歌手之一。关于他的话题通常会是:"他的歌究竟算不算摇滚"、"他的吉他为什么弹得那么好"、"他唱了十年的好歌怎么现在才红"、"终于让他这小子混出头了"。K=《可乐》X=许巍  相似文献   

2.
他出生在山东菏泽单县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父亲早逝,小学二年级还没读完就辍学在家干活。八岁那年,他和小伙伴到邻村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结果,当影片中播放出悠扬嘹亮的电影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时,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首歌,天底下还有这么好听的歌!从此,他迷上了唱歌。当时他只记住了这两句歌词,走到哪里,他  相似文献   

3.
还盘王愿做歌堂,是湖南过山瑶的民族传统活动。在还愿活动中,还愿音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拟根据对湖南茶坪瑶村和莽山瑶村两场传统的还盘王愿活动的调查,浅谈还愿音乐的功能作用以及其音乐成份的构成。  相似文献   

4.
<正>张恩和老师走了,半年多了,总感觉他还活着。仿佛还听到他带南昌音的慢条斯理的说话,看到他的洒脱率直,他的和颜悦色,偶尔碰到看不惯的事情,也会弱弱地嘲讽几句。知道张恩和这个大名,是从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教材的前言上。后来又了解到,张恩和1958年从北师大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分配到现  相似文献   

5.
梁锁涝,今年68岁,是芮城县南卫乡南张村人。幼时家境贫寒,学没上过几天,字没识得几个,唯对唱歌情有独钟。老梁对唱歌的热爱、追求和超脱,近于疯癫,被村里人戏称为"歌痴"。他常常是吃着饭猛然想起一句  相似文献   

6.
美味水饺     
阿凌 《山西老年》2009,(1):26-26
那年,我被安排长期值夜班。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便会听到窗外有人轻声地吆喝着",水饺,美味水饺。"不仅如此,有时,他还会轻轻地哼上几句,象是唱歌,又象是在说话。单位后面是一个小型集贸市场,夜晚的时候,也有夜市经营。  相似文献   

7.
爆笑     
灵感某次语文考试,我的同桌在默词的时候突然来了灵感。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要求补后句。他补了句:恰似一道红叉卷上留(原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老师毫不客气地在卷上打了个叉。结果他还沾沾自喜地说:我的灵感好准!  相似文献   

8.
别恨太久     
正儿子快到青春期了,多说了他几句,就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妈妈,我决定以后永远也不和你说话了。"可没几分钟他就忘了誓言,没话找话地说:"妈妈,你看我掉牙的地方长出一个小牙尖儿了。"这就是孩子,不开心不会持续多久,有太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过商,第一次他从事打字机投资,因受人欺骗,赔进去19万美元;第二次办出版公司,因为是外行,不懂经营,又赔了10万美元。两次经商共赔进29万美元,这不仅把马克·吐温多年用心血换来的稿费赔了个精光,而且还让他欠了一屁股债。马克·吐温的妻子莉娃深知丈夫没有经商才能,却有文学上的天赋,  相似文献   

10.
金冬梅 《社区》2005,(14):18-18
“家帮家、邻帮邻;遇纠纷、调解灵……”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上街街道4个社区中,有这样一种现象,社区中上至60岁的老人,下至上小学的孩子,人人都知晓社区中的“三字歌”,有谁违背了“社规民约”,立刻有人编成“三字歌”加以批评,有人做了好事也会在“三字歌”中传送。久而久之,“三字歌”成了社区的一景。放学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在弄堂里念起来。有的过路人听了,还专门抄了下来“,我们那里也有这样的情况,带回去给大家提个醒。”上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还准备将“三字歌”印发到家家户户。“‘三字歌’共有34句,最早来源于蛟池街社区,现在已…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先生的《凤凰涅槃》,其中《凤凰更生歌》里有“一切的一”和“一的一切”两句,如:“一切的一,更生了,一的一切,更生了。”"一切的一,芬芳。一的一切,芬芳。" 初读时不甚理解。教师在教学中也往往绕道而过,不作解释。有的老师则坦率地说,郭老这几句诗  相似文献   

12.
闽路 《新天地》2012,(6):51
世界上有那么一种人,不论遇上好事坏事,也不分时间地点,一张嘴就是"没意思"。他自己是真的没意思了,也给别人扫了兴,弄得大家都很没意思。我有个熟人就是这样,平均每两句话总要带出一句"没意思"。工作,在他眼里肯定是第一件没意思的事。钱拿不了几个,官也不大,还得按时上下班。既然如此,那又何必恋栈,他是个说干就干的人,马上打报告提前退休。  相似文献   

13.
侗歌海洋     
木子  卫涛 《新少年》2014,(9):2-2
侗寨鼓楼、风雨桥,这些极具侗族特色的建筑,在贵州侗乡随处可见。但是,侗歌更会给你留下难忘的印象。“汉字有书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侗族文化的精髓就是侗歌。侗族人没有文字,他们用歌声传递情感,记录生活。贵州省黎平县铜关侗寨是侗族大歌的发祥地之一,村里不分男女老幼,人人唱得一口好歌。这里有老人教歌、青年唱歌、少年学歌的浓郁氛围,“饭养身,歌养心”已经在侗寨根深蒂固。他们把“歌”与“饭”看成同样重要的事,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来陶冶心灵和情操。寨子里每逢重大节庆等喜事,人们都会自发地聚集在一起,欢唱侗族大歌。这里的侗族大歌曾被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纪可梅女士称赞为“侗歌海洋”。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魏巍的一篇佳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动了几代人,可谓家喻户晓;而他的一首叫《塞外晚歌》的诗却鲜为人知,这是他专门写给自己的夫人刘秋华的。魏老与夫人刘秋华是1946年结婚的,到如今,夫妇俩已经携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魏老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女们早  相似文献   

15.
查俊 《华人时刊》2004,(3):54-54
侯跃华“调侃”王璐瑶 影视演员王璐瑶被誉为“东方美女”。别看她在外面收拾得干干净净,可有时候一忙起来,这“内务”就乱了套。笑星侯跃华对此有过领教。 有回,一个剧组请侯跃华去帮忙,当时在外景地,房间特别紧张,制片主任就过来对他说,“王璐瑶也在组里,但这几天没她的戏,她正好走了,你就睡她的屋  相似文献   

16.
牛汉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长达60余年,至今仍未间断。作为"七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半个多世纪的创作历程与该流派之间出现了由游离到紧密联结直至发展超越的关系。笔者试图以牛汉诗歌美学风格的变化为切入点,对"七月"诗派与"九叶"诗派在审美品格、思想文化渊源、诗艺特点等方面进行历时性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前几天,我注册进了一个全球性的聊天网站,还没等我找到适合的国外网友聊天呢,一个网名叫"中国梦"的美国少年先加我作好友了。聊了几句后才知道,这位美国少年叫丹尼尔,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个中学生,从上个学期开始学习中文课以来,他就对中国的各种文化非常景仰,特别想到中国来一次,所以丹尼尔运用自己仅有的一点中文知识,给自己起了这个中文  相似文献   

18.
帮爸爸戒酒     
我有一个嗜酒如命的老爸,他每天都离不开 酒。每当奶奶教训他时,他总是说:"你有没有听 过这句名言:'人可以不吃饭,不喝水,但惟独少 不了酒。'"奶奶会气愤地说:"那是你的名言吧! 你这小子太不听话了……" 每到朋友生日或其他聚会就少不了爸爸,而 且他每次都大醉而归,走路摇摇晃晃的,有时还  相似文献   

19.
那天去超市买东西,听到一个女孩在和同伴抱怨:"我和他吵架了,从我生日到现在一直没理他。那个小气鬼,我过生日就送一枝玫瑰、一条项链,还说什么对我一心一意。呸!我想要的钻戒他就是舍不得买,还让我嫁给他,没门!大不了分手!"我疑惑了,一枝玫瑰、一条项链,足够表达心意了吧,可那个女孩一脸的抱怨,让人觉得她好像受了多大的委屈。记得我和老公恋爱的时候,哪里有什么礼物。一张普通的卡片,上面写几句热烈的情话,就足够让人  相似文献   

20.
乡梦不曾休     
<正>我为曾在那里念过书的凤凰县文昌阁小学写过一首歌词。昨天听侄儿说,我家坡下的一个八九岁的女孩抱着弟弟唱催眠曲的时候,也哼着这支歌呢!歌词有两句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把你想望。"这当然是我几十年来在外面生活对于故乡的心情。也希望孩子们长大到外头工作的时候,不要忘记养育过我们的深情的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