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鲁迅日记》记载和有关资料统计,鲁迅自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开始与徐懋庸(1910—1977)通信起到一九三六年八月五日夜答徐懋庸公开信止,共致书信五十二封,现见于《鲁迅全集》《鲁迅书信集》者有四十六封,其中收于《鲁迅书信集》之1094号信系年有误,另一封误作残简收于附录,又未加系年。现分别考订如下。  相似文献   

2.
《鲁迅书信集》出版以后,《光明日报》一九七七年二月十九日《文学》第六十期,发表了《十五封新搜集的鲁迅书信》。第十三封《致××》信,倪墨炎同志在《关于十五封新搜集的鲁迅书信》(《光明日报》一九七七年二月二十六日)一文中指出:“第十三封信曾刊《人间世》半月刊一九三九年第二期,收信人姓名被略去。”  相似文献   

3.
无话可说,无非相濡以沫,以致意耳!……此残简《鲁迅书信集》未见收录。最初见于1945年11月3日《周报》第九期载力扬《记重庆鲁迅逝世九周年纪念会》一文引录。力扬在引录此残简时说:接着文艺界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讲话,他带着浓重的江南腔说:“鲁迅曾送我一本他自己出版的《铁流》,并附有一封短信,我记得信中有这样的话:‘无话可说,无非相濡以沫,以致意耳!’”  相似文献   

4.
鲁迅一九三三年七月十一日《致增田涉》信,(译文)开头写道:“七月四日信收到。上海的寒暑表,室内七十度,室外七十七、八度。”(《鲁迅书信集》第1140页)我怀疑排印有错。查看根据增田涉赠送的手迹照片影印的《鲁迅致增田涉书信选》第34页,没有错。据我推想,第二句应是鲁迅回答增田一涉对他生活、身体的关心,特意写出的。  相似文献   

5.
胡今虚同志是我国老一辈的鲁迅研究专家,浙江温州人,今年71岁.胡今虚与鲁迅先生见过面,但并未作详细的攀谈·然而他对鲁迅十分崇敬,早在三十年代就与鲁迅多次通信联系,并改编过鲁迅译著.在《鲁迅书信集》中,就收有鲁迅复他的信六封.一九五○年胡今虚在杭州工作时,曾编定《鲁迅作品及其他》一书。许广平特为之写了跋语。后由上海泥土社出版.当时,我国学习鲁迅,宣传鲁迅精神的作品不多,这本书在鲁迅研究界和现代文学研究界有较大影响。曾受到冯雪峰、唐弢等同志的好评.近三十年来,由于“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校社科动态》2005,(6):38-38
明年是鲁迅诞辰125周年、逝世70周年。继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的10卷本和1981年的16卷修订本之后,《鲁迅全集》2005年最新修订18卷本历时4年半的浩繁、艰苦的工作后,现已编纂修订完成,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1月30日,最新版《鲁迅全集》18卷修订版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举行。新版本中增收了新发现的佚文《重订(徐霞客游记)目录及跋》等24篇;佚信鲁迅致张琴孙等18封,还收入了鲁迅致许广平的《两地书》原信68封等。修订后的《鲁迅全集》吸纳了迄今为止鲁迅研究的最新成果,是目前最为完备的《鲁迅全集》的新版本。  相似文献   

7.
鲁迅与沈从文没有见过面,也没有书信往来。但从鲁迅的作品、书信和沈从文的文章中,我们发现,他们互有谈及的地方,从中可以了解鲁迅对沈从文的看法和沈从文对鲁迅的态度。 一九二四年,当沈从文在北京以休芸芸的笔名登上文坛时,中国文化新军的英勇旗手鲁迅正在北京战斗。次年七月十二日,鲁迅在给钱玄同的信中首次提到沈从文,说:“这一期《国语周刊》上的沈从文,就是休芸芸,他现在用了各种名字,玩各种玩意儿。”(《鲁迅书信集》第七一页)当时,沈从文正在贫困中挣扎,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用各种笔名写稿,鲁迅说他“玩各种玩意儿”,显然含有贬意。据陈漱渝在《鲁迅与丁玲》(一九八一年二月八日《湖南日报》)一文中  相似文献   

8.
关于写旧体诗,鲁迅说过:“我平常并不做诗,只在有人要我写字时,胡诌几句塞责,并不存稿。”(《鲁迅书信集》638页)只在《日记》上记了下来。鲁迅的旧体诗在《集外集》出版之前,极少先经发表。《鲁迅全集》十卷本注释本所注旧诗最初发表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不主张旧体诗用典过多,特别是那些比较生僻的典故。唐朝有名诗人李商隐,是鲁迅所称道的一位。鲁迅曾肯定了李商隐的诗在表现形式方面的“请词丽句”,自谦地表示自己“何敢比肩”后,又指出李诗“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鲁迅书信集》第六九九页致杨霁云信)。  相似文献   

10.
鲁迅研究室编辑、一九七七年十月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鲁迅研究资料》第二辑所载《新发现的鲁迅书信》第二一、二三号致内山完造的两封书信,是两通便笺,因为都不是正式的书信,所以均未见《鲁迅日记》的记载,信的落款也未署时间。这两封“新发现”的信,究竟是何年何月何日所写,看去漫无边际,似乎无从嵇考。在编入《鲁迅研究资料》时,二一号信由编者系年为一九三六年,对二三号信则一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在勤劳的战斗的一生中,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大量的书简。据《鲁迅日记》记载和鲁迅生前的亲友回忆以及鲁迅逝世四十多年来陆续发现的鲁迅书简,大约有五千五百六十余封,现在已被我们搜集到的全简共有1566封,残简32则①,其中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书信集》共收全简1387封,残简15则②,除鲁迅生前自己编入文集的60封,编入《两地书》的67封,合127封外,  相似文献   

12.
《鲁迅日记》中有两处提到风沙。一九三五年九月二十八日载云:“得《给年少者》一本,风沙寄赠。”一九三六年九月十九日载云:“得风沙信并稿,午后寄还之,并复。”这风沙究竟是谁?一九七六年版《鲁迅日记·人名索引》和新版《鲁迅全集》第十五卷“人物注释”都说风沙就是王志之。这是误注。风沙的儿子章中春同志现在浙江省绍兴卫生学校工作,笔者最近访问了他,兹将访问所得的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读大作家的书信是很有兴味的事情,从中往往可以看到比他的作品更明晰的意见,而且可以借此钩稽文坛的故实,探索作者的生平。反过来,也可以依据信中所包含的故实和生平考订书信的写作时间。鲁迅书信中适例甚多,试举三则,以发其凡。其一,《鲁迅书信集》附录致王志之断片,注云:“此断片据收信人作《鲁迅印想记》所引抄存。此信约写于1933年。”后来包子衍同志重加考证,订为写于1934年5月22日。按之信中所涉及的文坛故实,此信当写于1933年5月10日。鲁迅与王志之通信始于1932年底。1932年冬鲁迅因母病有北京之行,其间曾会见北京左翼文艺界人士,对“北平左联”的工作有所指示,其主要内容是:“纠正关门主义,如何对  相似文献   

14.
鲁迅生前出版的著作是没有注释的,1938年《鲁迅全集》第一版出版时也没有注释。1940年10月,延安解放社在纪念鲁迅逝世四周年的时候,编辑了一套面向青年的《鲁迅论文选集》和《鲁迅小说选集》。为了帮助青年正确阅读鲁迅著作,《鲁迅论文选集》有注释90  相似文献   

15.
《〈鲁迅书信集〉补遗》(《光明日报》一九七七年二月十九日“文学”第六十期,以下简称《补遗》),是新搜集到的鲁迅后期十五封信。鲁迅后期的战斗特点,是以马列主义为武器,彻底进击“正面的敌人”与革命内部的“蛀虫”,努力为无产阶级革命和革命文艺事业添砖加瓦。《补遗》也体现了鲁迅这种伟大共产主义者的特色。和鲁迅的其它著作一样,它是我们研究鲁迅思想和作品的珍贵资料,是我们学习和运用鲁迅精神、同敌人进行斗争的重要武器,是我们用于发展和繁荣无产阶级文艺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 你好! 前日马蹄疾同志持赠贵刊三册,其中一九七七年第五期上刊登有他的大作《(鲁迅书信集)系年质疑》,读后感到他治学态度十分严谨。考订鲁迅书信的日期,看来似乎琐细,实际上跟研究鲁迅生平作品关系甚密,稍有疏忽,即易导致其它方面的错误。我同意马蹄疾同志对所举九封鲁迅书信日期的订正,并想对其中致周作人三信日期的考证补充一点旁证材料,并纠正该文的一个说法。一、《鲁迅书信集》中1921年8月3日致周作人信,日期应订正为同年9月3日。该信中有“老三昨已行”一语。“老三”,即周建人,乔峰。查周作人日记,9月3日项下云:“得乔风函云,今日往上海  相似文献   

17.
“四人帮”被粉碎后,在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鲁迅著作的注释、出版工作得到重大的进展。新版《鲁迅全集》的注释、出版工作也正在积极进行中。据报道,新版《鲁迅全集》的注释将“以五八年版为基础,原注释凡是能用的尽量采用,错误的加以改正,不足的加以增补,烦琐的加以删减,体例不一的加以统一,总之,力求准确、简明、通俗易懂。”为实现这些计划,就必须对一九五八年版《全集》的注释进行深入仔细地研究和作出相当大的努力才能完成。这一篇小文,也就是想对修订五八年版《全集》的某些注释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为新版《全集》的注释提供一些有关的文献资料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鲁迅《书信集》中所有的"谓 于"(谓词性成分 于)用例。从其结构类型、"于"的功能及使用频率方面来说明谓词性成分后的"于"在《书信集》中的运用情况及其对语言口语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1938年版《鲁迅全集》的版权问题,有认为其涉嫌侵权。根据1928年《著作权法》等法律规定的条文,1938版《鲁迅全集》的出版只需要得到著作权人的同意即可,不必以收回北新书局等出版机构的鲁迅遗著出版权为前提。李小峰同意由第三方出版《鲁迅全集》且对出版时间未设限。这种正面态度有助于消除王云五对于北新书局“反诉”的疑虑,也有利于《鲁迅全集》尽早出版。《鲁迅全集》出版过程中并未侵犯北新书局的权益,也不存在侵权问题。在民国法律框架下,1938年版《鲁迅全集》一经注册,其著作权(编辑著作权)就应归“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所享有。  相似文献   

20.
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十月九日致肖军的信中说:我的那一本《野草》,技术并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在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我希望你脱离这种颓唐心情的影响.(《鲁迅书信集》)这是鲁迅后期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对前期作品进行严格的自我批评时说的话,以伟大鲁迅的谦虚,尚且自称《野草》“技术并不算坏”,可见鲁迅在创作中花了多么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