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城市低收入人群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是城市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瓶颈所在。中国应当逐步建立全面、可持续的社会政策体系,通过制度措施与非制度安排,改善城市低收入人群生存状况。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全面提高中国的社会安全度。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道路,然而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控制困境却使和谐社会的建设中隐藏着危机,文章阐述了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健全对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控制制度建设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构建中弱势群体利益保护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应当是体现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当前,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不少,从社会群体的角度来看,群体利益日益多样化,弱势群体大量存在,这些都已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障碍,保护弱势群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从社会政策的视角来看,弱势群体利益保护的对策应该是一个由劳动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教育培训政策等方面构成的有机体系.  相似文献   

4.
梁燕 《学术探索》2006,(4):57-64
基于中心城市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做好中心城市的社会稳定工作,维护中心城市的社会稳定已经成为当前促进我国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环节。做好新时期中心城市的社会稳定工作,从基本方针上来说,必须正确处理好稳定与改革、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稳定;从维护和实现中心城市社会稳定的基本途径和要求来说,一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好维护中心城市社会稳定与促进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中心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实现和维护中心城市的社会稳定;二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中心城市社会稳定与中心城市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通过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中心城市的社会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城市社区中的弱势群体是一个客观存在.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救助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救助,有助于充分调动弱势群体的积极性、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加强社区的道德建设;有利于社区和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加强城市社区弱势群体社区救助,要从物质与生活上进行关怀;要在精神与文化上进行关怀;要针对社区弱势群体,开展社区心理救助;要注重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有关绿色财税政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峰 《学术研究》2006,(7):46-49
在“十一五”期间,运用好绿色财税政策,积极支持发展、改革、稳定的一系列重点事项,支持节约型社会建设,对于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界定绿色财税政策的涵义入手,论述了绿色财税政策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作用,揭示了我国现行绿色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运用绿色财税政策支持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并依据各个时期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社会条件,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在此,结合6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总结出中国共产党探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道路的三条基本经验,以求实现当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建设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收入分配的“和谐”。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分层的加剧,分配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音符,由弱势群体引发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日益突显。弱势群体具有经济贫困、社会权利贫困、能力缺乏和思想贫乏等特征,它在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必须在收入分配等方面改善弱势群体的境遇,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9.
关于转型期城市社会性弱势群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芬 《天府新论》2004,(6):84-86
弱势群体是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而考察城市社会性弱势群体具有特别的意义.对城市社会性弱势群体的研究必须放在社会转型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这个群体具有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的特征,对于城市社会性弱势群体的正确认知是社会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农民工的困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农民工是一个既缺乏保护又缺乏约束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所持有的传统乡土观念与现代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发生了冲突,所以在行为和思想上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困境。摆脱这些困境除了要依赖行政性的制度和政策改良外,还需要在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指导下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的主体、内容和方法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不仅要防止城市病,而且要让农村居民特别是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居民享受城市文明而又不破坏生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集中在中西部山区,多数是国家级贫困县。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新农村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海南省白沙县的美丽乡村建设为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新农村建设做了有益探索。白沙个案表明: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国家必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新农村建设,优先安排资金,按生态文明的理念改造贫困村庄的住房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使当地居民既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居住条件,又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特别是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如何实现这个战略性的任务,从社会结构理论来说,就是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和制定恰当的经济社会政策,推进户籍、就业、人事、社会保障等方面体制的改革,调整城乡、区域和就业结构,使该小的农业劳动者阶层逐渐缩小,使该大的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逐渐扩大。这是培育形成一个合理的、开放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今后要特别加以重视并做好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时代主题:公平、效率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国富 《阴山学刊》2007,20(1):106-10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谐社会也是人类追求和向往的奋斗目标。公平与效率作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是政治制度的合理性诉求、社会各阶层的和谐性诉求的实践呈现。当前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社会进程。因此,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进行反思,并把它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链接,用公平与效率并举的原则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这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理论支撑点。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当代城市社区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当代城市社区人际关系在关系媒介、关系需求性质、交往手段和场合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也折射出人际关系功利化、人际信任度低、人际交往缺乏频度与深度等问题。构建城市社区和谐人际关系的策略有:发展居民参与式的社区治理;加强社区公共空间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活动等。  相似文献   

15.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加快农民收入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对于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实现农民增收,应抓住主要矛盾,采取制度和政策创新、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建设与和谐人格建设具有同质性。和谐人格的发展、生长和转变的逻辑起点从和谐社会建设开始,需要确立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规则、确立和谐社会的社会建设战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学习机制和创造和谐社会建设尊重人的价值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赵昆 《齐鲁学刊》2012,(3):100-103
城中村的改造归根结底应是"人"的改变,最终要实现城中村居民价值观市民化。城中村居民价值观市民化中的"市民"诉求,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成为"现实的市民",享有和当前所有城市居民完全同等的资格、待遇和权利;二是成为"理想的市民",即成为完全适应现代城市生活、体现现代城市文明的"现代市民"。城中村居民价值观市民化的实质是:实现城中村居民价值观由"乡土性"到"现代性"的"市民化"塑造,它体现的是主体的高度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8.
李来和  宋杉岐 《河北学刊》2008,28(3):219-223
社区居民自治有效制度是指一套能够合理配置和有效实施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河北省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有效制度形成的实践基础,主要是作为后发城市社区居民实际参与自治的程度,而理论依据在于居民自治主体制度的应然和当然性质,以及社区组织的结构化。其形成机制主要包括社区自治理念培育机制、社区组织协调发展机制、社区服务多元合作机制以及社区评价监督机制。其相应的政策推进预期为:将社区发展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规范政府对社区的指导职能;合理配置和落实相关制度,促进社区相关组织适度发育;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推进无形制度向有形制度的合理转化。  相似文献   

19.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结构中一个越来越明显的现象。对于社会活力型、经济开放型、环境宜居型的大连市来说,人口老龄化现象更为突出。从大连市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介绍大连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成因,着重提出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对于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保障作用,并提出大连市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雷新华 《学术探索》2008,(4):129-132
昆明的城中村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承担了廉租房的重任,降低了整个城市的运营成本,但也给昆明带来了严重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改造城中村是昆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城中村的改造过程中,政府应重视城中村改造后“村民”的就业培训。对村民的就业培训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就业为宗旨,要注重培训内容的区分和质量的保证;也要采用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