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命关怀是一切文艺作品关注的主题。曹操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诗作因“舍我其谁”的主体人生定位及人格投射而表现出博大、深沉、悲怆的生命关怀,其诗歌艺术上的取象宏大、格调沉雄、老劲拙朴皆源于此。  相似文献   

2.
再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信仰 ,它是一种对生命的肯定 ,是一种对该走完却又未能走完的人生途程的弥补 ,更是对摧残生命的自然力和社会异己力量的控诉、一种抗争。这是民间再生故事所反映出来的重要特点所在。古代文学家的创作一方面继承了古神话中通过再生获得一种新的力量 ,获得一种逾越障碍的力量 ,另一方面又继承了民间再生故事中通过再生肯定克服社会异己力量的梦想 ,于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成神仙 ,或成就人间姻缘。这样一来 ,再生或还魂 ,本是一种基于民间信仰的幻想模式 ,在民间广为流传 ,为文学家们所自觉利用 ,它却能更充分、更深刻地反映出广大民众的愿望和追求 ,对广大民众产生更强烈、更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人生波澜壮阔,而他人生路七的最后时光,却很少有人知晓。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的人生悲剧在于其人生支撑点的失落。人生支撑点的找寻与确立应该由社会舞台及生命主宰者两者的合力而定。东晋社会没有为陶渊明这种位卑清高的文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 ,这是社会的悲剧 ;傲岸不屈的个性、安贫守节的人生理想使他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 ,这是其人生悲剧的内在因素。内外因严重扭曲导致陶渊明人生支撑点的失落 ,于是在行动上外化为仕时思隐 ,隐时欲仕 ,隐与仕构成其人生最大的困苦 ,作为著名文学家的陶渊明在作品中处处流露出找寻人生之路的困惑与迷惘。陶渊明的人生悲剧不但是他个人的深哀巨痛 ,更具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的人生悲剧在于其人生支撑点的失落。人生支撑点的找寻与确立应该由社会舞台及生命主宰者两者的合力而定。东晋社会没有为陶渊明这种位卑清高的文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这是社会的悲剧;傲岸不屈的个性、安贫守节的人生理想使他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这是其人生悲剧的内在因素。内外因严重扭曲导致陶渊明人生支撑点的失落,于是在行动上外化为仕时思隐,隐时欲仕,隐与仕构成其人生最大的困苦,作为著名文学家的陶渊明在作品中处处流露出找寻人生之路的困惑与迷惘。陶渊明的人生悲剧不但是他个人的深哀巨痛,更具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明清之际是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过渡时期,各种思潮活跃,孙致弥作为清初重要的云间文学家,儒释道等传统文化是其人生的根基和生命安顿之所,尤其是道家文化在其思想和文学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双重影响下的文人心路历程,可见文化传播的复杂性和传统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1966年8月24日,中国伟大的文学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在北京德胜门西边豁口处太平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国内外文坛震惊。三十年来,尤其是文革后,关于老舍之死的讨论和研究一直未曾间断。世人各有见解。老舍投入太平湖虽然只经过一天的深思熟虑,但实际上纵观老舍先生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劳伦斯对灵魂与肉体、物欲与信仰、生命本能与机械文明等二元对立生命观念和生命悖论的深切体验和尖锐批判,给艺术和人生带来强烈震撼和启迪。深入解析劳伦斯对生命一阵论的深切体验和批判,深入体察劳伦斯以生命之火的力量撞击片面生命观念和生命悖论的电闪雷呜,以及他以生命之火化解生命悖论,在点亮生命之火的过程中彰显人生真谛和生命意义的艺术思想,会使人们发现一个超越“无意识”解读模式的劳伦斯,发现一个超越片面生命观念的艺术和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9.
存在文学是一种人生文学、哲学文学.存在文学家将对人类现实的认知--否定与肯定、对人生的体验--对抗与悲哀镶进自己构建的艺术世界,向世人展示了一种关于人的存在哲理,为生活在荒诞世界中的不幸的人们提供一种选择的人生方式.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文学现象或文本都凝结着文学家对自我的认识与超越,而联结文本与文学家的意象,就成为我们超越表象,把握文本深层的起点。作为诗人,徐志摩,他的诗歌又展示了何种生命意象呢?本文试图从生命观念及其文本物化的角度,考察有关生命终极意象,从而解获作家生命观念的某些隐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研究本身也变得更加科学,更加严谨,我们终于发现,忽略作家生活、人格、心态和创作的独立性只会让文学研究的方法愈来愈背离文学本身.本文力图通过对作家童年、生活小环境等的解读,即从作家微观人生入手,找出创作原本的动力,并且通过对作家本人生活和文学创作中细枝末节的分析,发现与以往不一样的鲁迅及其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思想性是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作家的创作实践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倾向性。即便描写或叙述一件比较小的事情,里面也渗透着作家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同时也包含着对某种新发现的独到理解。《白鹿原》在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同时也渗透着作家对传统文化、家族文化、婚姻文化等方面的独特见解,使人们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作家的文化观、历史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13.
断鸿零雁,佛光学影里的弥天幽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曼殊哀情小说《断鸿零雁记》等作品,表现青年作家创作心理上的个性与佛戒劫争,也是作家人生侣离的自叙传.这种宗教跨越散发青春气息,也是留学生精神境界跨文化语境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优秀小说的深度当然来自作家心灵的博大与精深,一部优秀的作品总是与作家独特的审美感知方式和洞悉社会、体悟人生的高超能力息息相关。它向读者提供的,并不只是一个好的故事,还有潜藏在故事之中的有关社会、历史、文化以及生命自身的多方位思考。小说《棋殇》选取史实为背景,并将历史事件引入小说,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  相似文献   

15.
论曹雪芹的美学追求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美学理想的体现,曹雪芹美学思想的核心在于一个"真"字。这里的"真",包含有三层意义:首先是指生活原型之真,亦指作者的生活经验之真;其次,是人物形象之真与艺术效果之真;复次,表现为作者主观的情真意切,而并不以摹写的酷似逼真为至高的境界与终极目的。正是"真"字文章,打破了18世纪普遍存在于西方文艺界机械反映论的框框,也造成了《红楼梦》对以往中国古典小说的超越,从而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与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6.
在以湘西为题材的小说创作中, 沈从文常将人事的哀乐置于水边加以描绘。水, 不仅仅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环境背景, 而且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 它既是沈从文追求自然、和谐的人生形式的情感流露, 也是沈从文对于健康、向上、质朴的生命形态的礼赞, 同时也有作家对于民族过去、现在、未来的文明的得失的探究以及力图对民族道德、精神的重塑的思考。体现出沈从文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和深广、忧郁的情怀  相似文献   

17.
《禅真逸史》作为《金瓶梅》之后诞生的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其性质归类虽多有歧异,但其核心主旨却在借南北朝后期至隋唐之际的社会背景,以虚拟化的手法,曲折反映作者对理想人生的独特见解。主角人物林时茂由儒及佛、由佛及道、再由道而儒、儒而佛道,其经历的人生四个历程,恰构成中国传统封建知识分子一个完整的生命追求历程和心灵演变史。书中对杜伏威、薛举、张善相三个历史人物的改塑,既是服务于作者这一思想理念,更与作者有意融合《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四大奇书为一体的创作风格密切相关。其世情描摹的生动真切,更使其书在艺术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历史因果律与自然因果律不同,历史学中的"因"只起一种影响或促进作用。章学诚认为历史事实包括了"言"与"事"两部分,"事"的出现是英雄与时势的结合,"言"的产生是作者时代际遇和性情气质的结合。历史事件是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反应与选择。历史事件的因果解释由后视者来完成,因此历史不断地被改写。  相似文献   

19.
《原野》是曹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作家对生命本质的一次全新探索,是对人性、苦难、悲剧等主题的又一次超越性创作。《原野》的内在意蕴体现了曹禺对于善恶观、苦难观及悲剧观的内在思索。剧中人物与作家自身融为一体,曹禺以剧中人物的意识行为来体现自己的理性化思考,充满积极的内在情感。作品中的悲剧意味跨越了时代局限,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  相似文献   

20.
儒家文化渗透在废名的文化心理结构中,构成作家精神生命的根底。儒家的现世意识、忧患意识和大同精神贯穿废名小说创作的始终,并对其文化价值取向起了内在的制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