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河南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党校郭祖安发明的双元码汉字输入法,已于96年初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发明专利,申请号为96101713.9。双元码是一种形码。该码综合使用部首、笔划、角形三种汉字信息进行编码,独体字编码由笔划代码、角形代码构成;合体字编码由部首代码、右文笔划代码、右文角形代码构成。码长为4码,使用标准键盘。该码优点:(1)编码规则简单,(2)汉字拆分符合汉字认知的常规,(3)代码数字化,(4)不需记忆键盘键位,(5)易学易用,(6)可快速盲打输入。双元码汉字输入法@郭祖安  相似文献   

2.
“通用代码语言”的理论,是解决在计算机中使用汉字计算机语言的一个途径。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研制成功了“通用代码——汉字BASIC语言”。本语言具有下述特点:(1)使用通用代码。(2)具有汉字关键字。(3)采用语法制导的编辑方式。(4)程序运行中的出错信息用汉字提示。  相似文献   

3.
字根首母拼形类汉字编码,是用字根读音的拼音首字母构成字根代码,以字根代码组合成汉字代码的一类编码。这类编码不受汉字读音的限制,对读不准或不知读音的字以至日本、韩国汉字也较易得出代码,而字根——代码的映射关系,则利用“音托”减低了学习和记忆的难度,因而有易学、易记、易用的综合性能。 要真正实现这类偏码的优势,必须遵守一些优化原则:(1)独  相似文献   

4.
表形码从汉字的结构出发,将汉字分解为300多个基本单位称为部件。汉字中的一些部件与英文字母在形状上很相似或近似,表形码就是利用这种相似性,用英文字母(包括1~5五个数目字)作为汉字部件的代码而创立的一种汉字字形编码。简单、形象、易学、好用。  相似文献   

5.
汉字部件字符化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汉字的检索一般采用汉语拼音字母来编码,汉语拼音字母实际是作为汉字的一种辅助拼读工具存在的,这种编码,虽然简单方便,但同音字多,排序、查找或检索也有困难。汉字编码的实质,是要为汉字设计出它的字形元素——拼形字母,并使用编制代码的方法使  相似文献   

6.
汉字怎样表音和怎样分化同音字,是汉字编码界的一个饶有兴趣的老问题。笔者推出的“汉林音形代码系统”是这样处理的:汉字表音使用“汉林音码”,也可称做“汉语拼音压缩码”,它是将音素化拼式压缩为三个字  相似文献   

7.
到目前为止,电脑使用《汉语拼音方案》来进行汉字输入,主要有三种方式:1.全拼双音输入——是将一个汉字的全部拼音字母逐个输入,但没有声调代码,并且ü不便计算机输入,只得用V键代码。2.压缩拼音输入——是缩短音节长度,用一个字母键来代替双字母声母、复韵母、鼻韵母,建立紧缩拼音码的方法。3.双拼双音输入——是将每个汉字的声母和韵母各用一个字母键来代替。使用这种方法,一个汉字只用两个字母键就可以了。双拼双音输入法和压缩拼音输入法,编码少,减少了击键次数。从这点看,似乎加快了汉字输入的速度。其实,据《语文建设》“双拼的得失…  相似文献   

8.
傅勇 《中文信息》1996,(5):13-16
随着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在汉字操作系统中以字为基础,以词为主导的汉字输入方法成为主流,词汇库也朝着多样化、大规模方向发展。因此,大规模词汇库的压缩也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汉字信息系统中所用的词汇库主要是由词汇编码和汉字串组成的,特别是由于汉字数量巨大,其代码数据几乎没的冗余度。因此,对汉语词汇库进行位压缩的处理是较困难的。其实,只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变换过程,然后仍可对词汇库进行位压缩处理。词汇库的基本结构词汇库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什么结构的词汇库,一般包括以下几部份:1.文件前缀。通常是作者…  相似文献   

9.
在计算机汉字键盘编码输入技术领域,汉字整字拆分规则是形码方案的关键技术,是走向规范化的前提,也制约着形码的实用性能。本文研究了当前种种随意拆字现象的成因及其规律,对“随意拆字”现象给出了定义,用反求法发现并确立了汉字整字拆分的规则。即:以笔顺为序,根顺服从笔顺,每个代码所依赖的字根必须是连续写成的。该规则可以用作检验拆字方法的合理性的定则。  相似文献   

10.
李菊英 《中文信息》2003,(10):105-106
我们可以设想:在一个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为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贮空间,主要数据表中多项字段的内容均需以代码表示,而相应的代码内容存放于其它表中,比如部门代码、民族代码、学历代码,政治面貌代码、学历编码,而往往我们又需要根据多项条件进行查询,这就得在访问主数据表的同时,还需访问相应的代码内容表。  相似文献   

11.
代码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代码逻辑上的稳定,一个是代码本身的稳定。代码逻辑包含了软件的设计,代码结构设计和出错处理系统三个部分。本文主要说的是代码本身的稳定性。要说明的是,文中提到的代码主要是C和C 的Code,不是其他的语言。保持代码本身的稳定性是对一个程序员的基本功力的考验。当主管分配给你任务之后.先不管完成要多少时间,必须要保证能够完成,而且完成之后不要出错。这是最基苯的工作要求,毕竟软件功能的完成,需要靠能运行的代码来实现。一个软件不管设计上面是怎样的差,如果只是从代码的角度采看,软件能运行,不会因为—些错误的代码而使整个程序完全当掉就算是成功了。如果代码有问题,即使软件功能实现了也是没有用的。  相似文献   

12.
早在汉唐强盛时期,华文——汉字就与中原文化一道,向周边的民族国家传播,使华文充当着国际文字的角色。所以,从那以后,即出现了华语汉字、日语汉字、朝鲜语汉字、越南语汉字、女真语汉字、契丹语汉字等。历史进入到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震醒了东方,东方人竟怀疑起自己使用的文字来了。日本幕府未期和明治维新时期,发动过两次废除汉字运动;越南则在本世纪初,以斩钉截铁的行动,废除汉字实行拼音文字;南北朝鲜则于二战后,为了肃清日本的影响,而兴起了废汉字推行拼音谚文运动。在汉字的故乡中国,以厦门人卢扬章为先导,于此对年发…  相似文献   

13.
表形码汉字输入方法是笔者经筛选后推荐学生使用的一种编码。它已被国家信标委正式定为推荐使用编码之一。 表形码是用英文字母描摹汉字部件,把汉字藏有英文字母和数字1——5的规律揭示出来。大部分是用字母代码表达汉字部件,小部分用数字1——5表达简单笔画离聚型,不需  相似文献   

14.
汉字文化与朝鲜汉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形成“汉字文化圈”的主要文化载体。朝鲜汉字(朝鲜国字)因其历史渊源、文化传统、语言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在具备各种“朝鲜化”固有特征的同时,呈现出根深蒂固的中国汉字文化的印迹。可以说,朝鲜汉字是汉字文化“朝鲜化”的直接而必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李立绪 《东岳论丛》2000,21(4):137-141
汉字为韩国所长期借用,但随着历史进程的演变,汉字在韩国的命运有所不同。概而言之,汉字先是备受推崇,之后又被弃而不用。伴随着这一过程,韩国在文字政策上也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时代。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韩国开始对自己的文字政策进行反思,汉字问题再度受到瞩目。  相似文献   

16.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说之逻辑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说之逻辑验证曹念明汉字定义再探索之源起与必要80年代以来,重新认识汉字的学术思潮勃然兴起。汉字的特点、性质、功能、前途,又成为学术界注目的课题,引发了热烈的争论。在有关讨论中,汉字的定义成了争论的热点之一。有人不拘陈说,大胆提...  相似文献   

17.
《说文解字》与儒家传统──文化背景与汉字阐释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构形的理据性及对这种理据性的阐释,从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字学赖以形成的基础。然而,事实上汉字并不能将其内涵明确、清晰地呈现在它的形体中,古文字不能,今文字更不能。当阐释者面对一个个小篆籀文乃至甲骨文等古体汉字的时候,这些汉字很难用它们的形体向阐释者完整地倾述其固有的意义(尤其是后起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汉字的阐释,只不过是阐释者对汉字构形的主观体悟。因此,在阐释过程中,跟汉字有关的某些文化现象或观念往往构成阐释者认知汉字形体。读音和意义的初定“期望”,使他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一定背景下的特定的文…  相似文献   

18.
论汉字构形的整体联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汉字属表意文字体系,因形表意,字形是它的本体。它不仅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而且是汉民族思维的产物和思维方式的工具。以汉字文化学的理论为指导,在对汉字形体结构进行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汉字形体结构和辩证思维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汉字构形具有整体联系性。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汉字问题的争论与跨世纪的汉字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二十世纪汉字问题的争论与跨世纪的汉字研究王宁本文对20世纪三个时期关于汉字问题的争论作了简要的回顾和评论,并进而论述了今后的汉字研究。本文认为,今后汉字的研究,将由以往侧重政治的和社会的,转向侧重科学的和本体的。文章着重讨论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研...  相似文献   

20.
论汉字据形说义中的误区胡和平(郑州大学中文系)一汉字的表意性给探求字义提供了依据,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开始,就系统地依据字形来解说字义,并以此奠定了汉字形义学的基础。汉字的表意性存在于其表意字符(即汉字构件中的表意部分,以下简称为意符)。在据形说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