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鲁迅小说的代表作《阿Q正传》和《祝福》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表现为两者是完美的合璧之作。小说中的主人公阿Q与祥林嫂分别是封建社会男性民众和女性民众的代表人物 ,两者交相辉映 ,具有整合封建社会民众生存状态本质和民众国民性本质的意义 ,开掘出鲁迅小说社会批判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
鲁迅小说的代表作<阿Q正传>和<祝福>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表现为两者是完美的合璧之作.小说中的主人公阿Q与祥林嫂分别是封建社会男性民众和女性民众的代表人物,两者交相辉映,具有整合封建社会民众生存状态本质和民众国民性本质的意义,开掘出鲁迅小说社会批判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3.
鲁迅小说中“士绅”形象的隐喻意义和结构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民初的士绅在鲁迅小说中的形象内涵,一直缺乏认真研究。士绅形象在鲁迅小说中实际担负着隐喻传统文化"规训"力量、文化控制的意义;同时,作为"他者",士绅在鲁迅小说中起着形成"平民"形象内涵的对照物、结构小说模式的独特功能。从对士绅形象的研究,我们将发现鲁迅作为"平民文学"的主创者之一对传统意识形态的批判精神和洞察力度。  相似文献   

4.
鲁迅小说的代表作&lt;阿Q正传&gt;和&lt;祝福&gt;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表现为两者是完美的合璧之作.小说中的主人公阿Q与祥林嫂分别是封建社会男性民众和女性民众的代表人物,两者交相辉映,具有整合封建社会民众生存状态本质和民众国民性本质的意义,开掘出鲁迅小说社会批判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
“文化批评”是鲁迅作品的重要艺术特色,也是鲁迅小说的重要艺术特点及美学创新。即他的小说并不局限于对某些不合理的社会与现实生活现象作直接的单一的平面化的批评,而是力图以此为起点,对它背后所潜藏的更为隐秘的“社会-文化”结构进行艺术性的多层面的立体化的剖析、怀疑及反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鲁迅小说不仅秉承有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与20世纪现代派小说的美学特质,而且更进一步发展为拥有新质的“文化批评”小说。它的“新”则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生活所作的整体性文化反思及批评上,这正是鲁迅小说具有长久艺术魅力的奥秘。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民:鲁迅乡土小说文化批判的视点与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进入鲁迅乡土小说叙述的中心乃是鲁迅从文化角度进行国民性批判的必然结果。鲁迅以“中国农民”为视点 ,通过解剖“国民性” ,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中国整个封建思想文化体系。他用文学的语言揭示出阻碍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根本症结所在 ,他的乡土小说创作在文学史与思想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鲁迅小说女性书写的突出特点,是沉重而鲜明的死亡主题,女性死亡主题蕴涵着对封建文化的深刻批判, 在这种批判中,鲁迅充分运用了象征这一“批判的武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鲁迅关于小说起源问题的论述。作者认为鲁迅的论述包括三个要点:1.小说起源于神话与传说;2.小说产生的文化背景是宗教;3.小说是人民群众创造的。鲁迅的论述批判了传统文化与传统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9.
鲁迅整理和研究中国古典小说,并拿起小说武器,在理论和实践上,批判我国传统的小说观念,是我国小说观上的彻底革命。一在中国旧传统观念中,小说是一向被轻视和冷漠的。鲁迅说:罗贯中小说,只剩下四种,又经后人乱改,“因为中国人向来以小说为无足轻重”。后来鲁迅又不止一次地指明:“在中国,小说并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  相似文献   

10.
论鲁迅的乡土小说与文化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站在历史与文化的高度反思观照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结构,他的乡土小说揭示了故乡人卑怯凌弱、节烈等第、中庸瞒骗等病态人生和心理,对以奴性文化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了深刻形象的批判。鲁迅立足于对人的启蒙,立足于改革,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对自我的解剖反省结合在一起。鲁迅受到过严复、梁启超、章太炎等近代文化批判先驱者的影响,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批判有着比前人更加执著的精神和更为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