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瓦列里.别列列申是一位杰出的俄语诗人。别列列申创作了大量的宗教主题的诗歌,这些诗歌反映了诗人的宗教观,强调他的禁欲主义和逃避现实的特点,反映出诗人开始在宗教中寻求心灵的慰藉。  相似文献   

2.
中国哈尔滨俄侨文学是俄罗斯侨民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主要对我国哈尔滨著名俄侨诗人佩列列申及其创作、思想状态与关注情怀,以及诗歌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诗歌的“当代性、民族性和探索性”被新一代藏族大年诗人不断拓展和更新的今天,列美平措以他矢志不渝的藏人意识和高原意识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本文通过对他诗歌背景的分析,提出了在神性涵括了的民族整体的精神家园里,诗人的一次次精神朝圣,一次次失落与回归都激荡着高原人对自己内心的还原和归返精神。诗人所依附的藏文化才是他诗歌中的生命原色。  相似文献   

4.
列锦辞格是20世纪中后期由当代修辞学家谭永祥先生命名的.其格式是一种由名词与名词性短语并列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句法格式.这种句法格式与传统的汉语句法规则有着一定的差异,形成了一种陌生化的构句形式,具有一种较为独特审美价值的表意意象.这种修辞方式在中国古诗词中大量使用,使诗词在具有抒情本质的同时,具有了独特的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行(列)转置矩阵与行(列)对称矩阵的概念,研究了其性质,给出了行(列)对称矩阵的满秩分解和正交对角分解公式,极大地减少了行(列)对称矩阵的满秩分解和正交对角分解的计算量与存储量,且没有降低数值精度.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宣布实行中立政策,派遣列卫廉出使中国,试图调停英、法与清政府的矛盾。在华期间,列卫廉四处活动,多方联络,但其活动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本文主要论述列卫廉出使广州的情况,并据此剖析当时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南都学坛》2019,(5):11-17
在西汉昭帝朝以降的政治史中,列将军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秩级上看,列将军是与御史大夫级别相当的官员,地位崇高。从权力上看,列将军可谓"允文允武"。一方面,他们通常手握屯兵,故能在皇帝诏令的支持下进一步统领卫尉和光禄勋等其他武官的军队;另一方面,他们又有一定的议政权,更可凭借领尚书事等加官成为中朝官,从而进入中朝,预闻政事。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列将军的权力对皇权有极强的依赖,因为军队、议政权和加官都不受制度保证,而是源自皇帝的赋予。也正由于列将军缺乏制度化的实权,故其任职条件不像同为高级官员的丞相、御史那般严格。在这一背景下,外戚、近臣往往能够通过出任列将军并取得军权和加官的方式快速掌握朝政,但若失去了皇权的支持,他们的权势将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8.
通过阐述会话话语中内嵌语列结构的四种类型:插入语列、前置语列、旁侧语列、结束语列,论述了会话中意义磋商的基本模式与特点,并阐述了掌握意义磋商机制对提高学生会话能力、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两两PQD列及两两NQD列两类相关列的加权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引入数码列的G-S系数的概念,给出了一般数码列的G-S系数N_(k-1),单调数码列的G-S系数N_(K~2-1)等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K825(中国)各科人物传”列类的情况、指出列类中的不合理处及修正办法,并对“K815(世界)各科总传的图书仿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列锦”作为修辞方式,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给其命名,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由于“列锦”是新建辞格,故所论的学者在思想认识上都有一个逐步修正的过程。本文梳理了列锦定义的沿革,提出新看法。  相似文献   

13.
侨批列字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侨批封上的列字及编号,是海外批信局对批信运作的管理方法,是海外侨批信局走向专业化经营及管理的产物。侨批实物显示,侨批列字主要有六种。研究侨批列字的规律方法.不仅能折射出批局的兴衰史,而且能折射出华人文化与异国文化的交融状况。  相似文献   

14.
曹植《叙愁赋》“承师保之明训,诵六列之篇章”句中“六列”一词,赵幼文《曹植集校注》认为“于此不可解”,而校改为“列女”。清代孙星衍曾指出“六列”是指《列女传》中的六篇。此外,“六列”有时还是帝王后宫不同等级妇人的总称。  相似文献   

15.
雷州歌谣腔旋律具有以下四大特征:一是以四音核腔为动机,运用转位、逆行等手法进行即兴创作;二是do-re-mi-sol与do-re-fa-sol两种核腔交替使用,具有阴阳混彩的调式特点;三是音调中包含着具有中立音律高的特性带腔音;四是窄腔音列级进、小跳为主,与宽腔音列的四、五度跳进加反向迂回进行相结合,体现了"近山远海"的岭南移民风格,独领一方特色。  相似文献   

16.
论周代列鼎制度的嬗变——质疑“春秋礼制崩坏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列鼎是周代贵族身份等级的标示物 ,列鼎制度在周代贵族礼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制度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沿革、等级构成的变迁。从列鼎制的嬗变来看 ,那种认为春秋时期礼制废弛的传统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中唐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列锦辞格发展演进的重要时期。中唐踵继初唐与盛唐,在列锦模式上又有了四种新的变化。列锦辞格在中唐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它对诗歌作品意境与画面感的营造,对诗歌韵律美的营造,都有很大作用。不过,中唐诗歌中虽然列锦辞格的运用相当普遍,但也有许多形式上类似列锦而实非列锦的辞例,这种情况是需要予以厘清的。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列斐伏尔创造性地提出并构建了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成为当下研究后空间地理社会学、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以及解构神秘意识形态等问题的重要学术资源。但是学界对列斐伏尔本人及其空间思想却有更多的不解甚或误解,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理论的力量和实践的效能,因此本文从发生学的角度拟对列氏空间理论进行溯源并考察其研究路径,以谱系学思路力图还原其本来面目,为今天全球化都市空间新样态提供理论视角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关于NA列的若干极限定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独立随机变量列的若干极限定理:级数的收敛定理和强大数律定理推广至列的场合。  相似文献   

20.
从周代考古墓葬出土青铜鼎,大致可看出列鼎制度形成发展之脉络。西周早期到西周中期,为列鼎制度萌芽阶段,此时同级贵族列鼎多寡不一,尚未形成定制;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为列鼎制度的正式形成与规范阶段,部分墓葬列鼎数和文献上所记载的"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的情况相吻合;春秋中期至春秋晚期,为列鼎制度的普遍僭越阶段,此期列鼎制出现了遵守与僭越并存的现象,而这正是这一时期传统与反传统之间激烈斗争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