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求一下“夔东十三家”的事迹,是有一定目的的。其目的是:希图得知李自成馀部在李自成死後尚有一些什麽活动,并且这些活动的范围和性质又怎样。在清顺治年间,当清兵步步向西南进逼,桂王朱由榔政权岌岌可危的时候,人们时常想到、并且提及“夔东十三家”之兵。兹举二例。其一,顺治十五年(一六五八)四月,张献忠旧日四大部将之一刘文秀痈发於背,将死时对桂王提到了“十三家”之兵:  相似文献   

2.
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后,西藏即正式归入清帝国的版图。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达赖五世与班禅四世即遣使至京师,向清帝献金佛念珠。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达赖五世亲至北京向清帝朝贺,清廷封之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赐以金印玉宝,金册玉册,可见达赖喇嘛在西藏的地位是清廷所敕封的。清代初年,达赖五世圆寂以  相似文献   

3.
<正> 《荒年志》碑,1957年在河南省内黄县苏王尉村发现。立碑的时间应为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碑文记载了崇祯十二年至十七年(1639——1644年),河  相似文献   

4.
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号栎园,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曾任山东潍县令和浙江道试御史.明亡降清.顺治四年至十一年(1647-1654)周亮工在福建先后任按察使和布政使.1654年秋擢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调离福建,赴京任职.顺治十二年(1655)七月浙闽总督佟岱以"贪酷"诸款弹劾周亮工;周被革职,自京"赴闽质审",在闽"质审"前后达四年,后被解押返京,继续受隔离审查,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以案情不实,无罪释放,调任他职.  相似文献   

5.
马君武传略     
马君武原名道凝,字厚山,改名和(又名同)号君武。后以号行,只用“君武”。1881年7月13日(光绪七年六月二十二日)出生,祖籍湖北蒲圻。曾祖马丽文于光绪年间贬任广西思恩知府,病故任上,身后萧条。祖父马光吴无力扶柩回原籍,乃于桂林择地安葬,遂定居桂林。其父马衡臣曾在恭城、平南、马平(今柳江)等县任县幕职(文牍),后病故于马平县。马君武九岁丧父,有一弟二妹,全靠其母诸淑贞在桂林缝衣边,插爆竹引线,取得微薄工资以维持生活。弟妹生病也无钱医  相似文献   

6.
(一)熊伯龙,字次侯,号塞斋,晚年别号钟陵,湖北汉阳人(今汉阳县(?)山人民公社红升大队燕子咀小队)。据康熙九年王清所撰《谷诒堂全集·序》,他卒于清康熙八年(公元一六六九年),年五十三岁,推其生年应为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一六一七年)。伯龙早慧,九岁能诗文,青年时与江汉之能文者二十有二人朝夕磨砺,结“寻社”,“声譟东南间”。顺治五年戊子由拔贡举顺天乡试,顺治六年(公元一六四九年)中榜眼,同科状元系湖北黄冈  相似文献   

7.
有明一代,安南侵略者多次骚扰边境,侵我国土。与其毗邻的广西受害尤深。以广西各族人民组成的土兵(俍兵)为国为家,英勇抗敌,有力地回击了侵略者,为祖国的领土完整和社会的安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翻开史册,明代安南统治者侵扰我国西南边境的记载屡见不鲜。洪武十年,“交人以兵攻永平寨(今宁明),遂越铜柱二百余里,侵夺思明属地”,其后“交人侵迫益甚”。(《续通考》《四夷考·西南夷》)。永乐二年,犁季(?)侵思明土府属地禄州、西平州和永平寨等。永乐七年,武装进犯钦州地区。永乐九年,再犯钦州。宣德间侵钦州,占地四峒九十九村;宣德三年,攻安平、思陵州,据二峒廿一  相似文献   

8.
邹衣白名之麟,明天启初附魏阉,作《东林点将录》与东林为难。其人乃躁进一流,入清征召不出,幸保晚节,视阮大铖、孙之獬辈尚胜一筹耳。吾家藏其山水画幅,自题其上曰: 此予所画也。问在何年?曰,壬午。世界已非,纸上之江山安用?边际为鼠所啮,鼠乎!鼠乎!何不竞果其腹,尚留此一段来烦聒我耶?壬辰花朝前二日,野老重题。某年,予侍先祖旅顺寓次曝画见之,先祖指示予曰:“此明季遗老愤世语也。”其时予尚不知衣白为何如人?今按壬午为崇祯十五年(1642),壬辰则清顺治九年、残明永历六年(1651)也。衣白有“四朝遗老”一印,四朝渭万历、泰昌、天启、崇祯。  相似文献   

9.
银冈书院     
银冈书院座落在今辽宁省铁岭市中心,为清顺治年间进士、湖广道御史郝浴(字复阳)所建,距今已三百余年。郝浴刚直不阿,因弹劾当时权贵吴三桂,于顺治十一年(1654)九月贬谪奉天。顺治十五年(1658)五月,于铁岭南门里筑此书院。《银冈书院记》云:“银冈书院者,侍御郝复阳先生谪书室也……先生虽被窜逐,不自暇逸,时取古人  相似文献   

10.
评孙奇逢“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践意义──读《读易大旨》札记李之鉴(河南师范大学)孙奇逢(1585—1675)字启泰,又字钟元,河北容城人。明亡之后的第七年即清顺治七年(1650),携妻将子,四十余口,步行千里,走走停停,渝时近半年,徙来河南之辉县。其著...  相似文献   

11.
袁崇焕,字元素,又字自如,广西藤县白马圩人,祖籍广东东莞,生于公元1584年(明万历12年4月28日)。他从小奋发读书。1597年(万历25年)应藤县试补弟子员,入学后,更加勤奋。1606年(万历34年)到桂林乡试,名列前茅。1619年(万历47年)去北京会试。当时辽东经略杨镐统兵二十四万抗清失败,(清当时的国号是“金”,史称“后金”,本文为了前后名称统一,故一律称清),朝廷急  相似文献   

12.
<正> 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1617—1682)进京觐见顺治皇帝,是清朝初年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他于1652年(清顺治九年)藏历3月从拉萨动身,经过了今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河北、北京等七个省市自治区,于当年12月16日(月、日为藏历,下同)抵达京郊南苑,谒见了顺治帝。有关此次进京的路线,五世达赖喇嘛在其自传中依据当时的记录作了较详细的记述。其中拉萨至西宁一段的道路,日本学者佐藤长已经在《西藏历史地理研究》一书中结合清代拉萨至西宁间的官道以及六世班禅洛桑贝丹意希1780年  相似文献   

13.
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闰章(1618—1683),字尚白,号愚山,安徽宣城人。清顺治六年进士,曾奉使广西,任刑部员外郎,提调山东学政,迁江西布政司参议。康熙六年,以裁缺归,家居十余年。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侍讲,入史馆纂修明史,转侍读。 施闰章是一个比较清廉刚正的官吏,在其职权范围内,也为老百姓做了一些好事。在刑部做官时,“引径断狱,期于明允,有疑狱,反复推求,常至夜分,曰:如是,则生者死者可两无憾也。”(汤赋所撰施愚山墓志铭)“所全活至数十百人,而大奸亦无  相似文献   

14.
郑芝龙:十七世纪的闽海巨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芝龙 ( 1 6 0 4— 1 6 6 1年 ) ,青年时代前往澳门谋求发展 ,后前往日本 ,担任过荷兰人的翻译 ,因继承李旦的事业而起家。常年来往于澳门、日本、台湾等地 ,以贸易致富 ,横行海上。崇祯元年 ( 1 6 2 8年 )七月为熊文灿招抚 ,官至总兵。顺治二年 ( 1 6 45年 ) ,拥立唐王朱聿键于福州 ,晋平国公 ,顺治三年率部降清。因其子郑成功踞台抗清 ,郑芝龙于顺治十八年被清廷处决  相似文献   

15.
《全清词·顺康卷》失收词别集补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梦香词》一卷,汪观撰。汪观,字若,安徽休宁人。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生,清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湘乡知县。顺治十八年(1661)卒。著有《静远堂诗集》七卷、《梦香词》一卷。(《国朝耆献类征》卷二一六、《碑传集》卷八八)《梦香词》收词六十八首,附《静远堂诗集》行。有姜等序,康熙由舟山房刻本,南京图书馆藏。《北山诗余》一卷,清徐麟吉撰。徐麟吉,字日驭,号北山,山阳人。明中山王裔孙。清顺治十三年(1656)生。受业于潘柽章。曾入侍郎王东侯及两江总督董讷幕。卒年在康熙五十年(1711)后。有《北山诗集》十八卷。(潘耒、魏坤、沈用…  相似文献   

16.
袁崇焕生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四月二十八日,卒于崇祯三年(1630)八月十六日,终年四十有七,皇太极生于万历二十年(1592)十一月二十八日,卒于清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九月二十一日,终年五十有二。袁长于皇太极八岁零七个月,而早死十三年。今年正好是袁的诞辰四百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学会与广西藤县县志编纂委员会联合召开纪念袁崇焕诞辰四百周年学术讨论会,相邀参加。我觉得袁崇焕一生的孤忠自效,含冤而死,过去和现在,都曾引起过史学界的莫大同情和重视,撰写了不在少数有分量的论:  相似文献   

17.
清朝统一全国之后,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著名的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错应顺治皇帝的邀请,于公元一六五二年(清顺治九年,藏历第十一饶迥水龙年)亲自率领藏官员侍从三千余人来到北京,受到清朝中央政府极为隆重的款待。顺治皇帝特地为达赖喇嘛在安定门外修建了一座黄寺,作为留京期间的住所。翌年春,达赖一行启程返  相似文献   

18.
天津建制较晚,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始筑城置戍。翌年,设天津卫和天津左卫,四年又设天津右卫,时称天津三卫。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裁左右卫入天津卫。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卫为州,九年又升州为府,并置天津县。府辖天津、青县、静海、盐山、庆云、南皮六县及沧州一州。民国后,废府存天津县。民国17年(公元1928年),设天津市。天津现属五县,除静海县外,宝坻、宁河、武清、蓟县在历史上俱非天津旧属,至1973年始划归天津直接领导。  相似文献   

19.
公元1635年(明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关内,农民起义军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席卷全国;关外,后金大军在辽东大地纵横驰骋,锐不可遏。腐朽的明王朝内外交困,江河日下,岌岌可危了。 是年,皇太极四十四岁,继父业已九载,身经百战的经历铸就了这位雄才大略、远见卓识的汗王。以皇太极为代表的满族新兴地主阶级,不满足称王于东北一隅,天聪十年(1636)四月,皇太极即皇帝位,定国号为大清,表明了他与明廷争夺天下的决心。五年以后,即崇德六年(1641)四月,明清双方在松锦地区进行决战,明廷几十万大军被击溃,遭到致命打击,残余部队龟缩宁远孤城,其余皆落入清军之手。此次决战的失败使明政府再无力量与剽悍的八旗军相抗衡了。 天聪九年是明清决战前夕至关重要的一年,皇太极审时度势,英明果断,采取了一系  相似文献   

20.
顷阅张伯驹、黄君坦两先生选编、黄畲先生笺注之《清词选》(中州书画社出版,1982年3月第一版),以《疆村丛书》内《词莂》所采词人为主,加以扩充,计共选录有清一代词人六十八家之词作一百六十一题一百七十八首。且附撰有作者小传,各词皆予注释,并摘录有关轶事、词话,加以笺评。其中于文廷式之词作,颇予重视。盖统计是编之中,各家词作入选之数多寡不等,除朱孝臧、蒋春霖两家最高各六题六首之外,入选五题五首者仅七人,(朱彝尊、纳兰性德、厉鹗、邓廷桢、龚自珍、王鹏运、文廷式。另四人陈维崧、张惠言各四题五首,郑文焯三题五首,周之琦二题五首。)而文廷式得列其中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