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基于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时点数据,使用区位商对福建省整体及其内部九大地市的工业产业部门进行衡量和比较,使用人口重心对福建省人口的分布和移动路径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海西能够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2.
人口理论研究与宣传的若干问题胡显中当前世界面临的四大危机─—人口膨胀、粮食短缺、资源与能源匾乏,生态环境恶化,无不与人口过度增长有关。也可以说,四大危机根本就是人口危机,人口爆炸。世界人口的重心在亚洲。1989年亚洲人口突破了30亿。亚洲大多数国家和...  相似文献   

3.
古尔金第二定理图4平面图形绕同平面内与它不相交的轴线所成旋转体之体积等于该形面积与其重心所历圆周长之积:V=p2πη(其中,p为该形面积,η为该形重心到轴线的距离)2应用利用此定理可求得几种类型的旋转体体积,在此均假设轴线不穿越平面圆形内部。1)由y...  相似文献   

4.
试析宋代中国传统文化重心的南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先秦以来,中原地区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兴盛、发展的重心。至南宋初年,伴随着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传统文化重心也最终转移至长江流域中下游为代表的南方地区。其主要表现是:南方地区的思想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明显地高于其他地区,同时具有明显的示范与表率作用;人口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才的数质量与分布密度等名列前茅;其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与稳定性,对其他地区持续地占有优势;代表了当时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且能受到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精英学者们的重视与推崇,并在政治上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5.
我党正确的统战策略在山西的成功实践梁金保抗日战争时期,山西是全国抗战的重心,不少省、市的热血青年、进步人士、以及远渡重洋回归祖国的爱国华侨,纷纷奔向山西。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山西成为坚持华北敌后抗战的战略支点和坚强堡垒,以山西为依托,创建了晋察冀、晋...  相似文献   

6.
就人口而言,高姓现居中国姓氏第15位,超过两千万。当代高姓的分布重心在中国东部,西部的陕北也较集中。除朝鲜、白、满、哈尼、锡伯、蒙古、高山等少数民族也有少量高姓成员外,高姓绝大部分属于汉族。见诸史籍的第一位高姓人士是“作宫室”的黄帝臣高元①。黄帝还有...  相似文献   

7.
陈爱平  刘季富 《殷都学刊》2001,(2):46-48,95
宋以前,中国经济、文化、人口重心一直在北方,所以,军事优势也在北方.宋以后,经济、文化、人口重心南移.到明清时,南方表现出军事潜力.鸦片战争以后,军事重心移往中国南方.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与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的不断深化,中国迁移人口不断向城市群迁移,如何优化城市群人口分布成为每个城市群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议题。选择中国19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研究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的人口分布效应。研究发现,城市群人口分布随着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的不断深化呈中心化态势,相较于其他城市群而言,这一特征在东部沿海五大城市群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的城市生产率增加效应在不同城市间具有异质性,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均从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中获益,但中心城市的获益程度更高,从而导致城市群人口分布的中心化态势。此外,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强化城市群人口分布呈现的中心化态势;随着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的不断深化,高技能劳动力在分布上也呈中心化态势。在迁移人口不断向城市群迁移的背景下,研究从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的角度为优化城市群人口分布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可为城市群发展规划在优化人口分布方面的顶层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北宋前期,鄱阳湖经济圈以核心城市为支点,以传统产业发展为基础,以新产业的迅猛成长为亮点,成为王朝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在其发展的带动下,该区域的文化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该地区由此逐渐成为北宋经济重心和文化重心南移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8,(10):82-91
运用重心理论,实证研究我国中部地区6省80个地级市1994—2015年间的财政收入重心、经济重心、人口重心的移动轨迹及其相关关系,分析中部地区财税收入时空变迁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财政收入重心与几何中心存在偏离,存在明显的区域差距;中部地区的财政收入变迁波动幅度较大,而且呈现出不规则的弧形变动趋势;经济重心、人口重心的变迁相对较小,不过同样存在区域差距;中部地区的财政收入变迁受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著,人口规模的作用有限,且存在一定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改革开放20年中,依靠思想解放和先行一步从而获得主动的广东,今天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重挑战。面对着因对外开放重心内移而逐渐失去的政策优势,广东如何再创辉煌,如何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要求,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克木人的社会历史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克木人的社会历史初探高立士一、克木人的基本情况[1]克木人是我国正在进行民族识别的族群之一,也是我国一个人口较少的族体。共有15个自然村,386户,2125人(1990年)。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减腊、景洪两县。励腊县分布在南腊河以南,沿南腊...  相似文献   

13.
人口分布是人口的空间存在形式。反映一定地区范围内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区域性的人口科学的组成部分。探讨内蒙古蒙古族人口分布的现状,分析其规律,阐述其特点,将有助于区内蒙古族人口发展的预测,也将对有计划地发展蒙古族的经济和文化事业提供重要依据。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内蒙古蒙古族人口为2,489,378人,占全国蒙古族人口的72.97%,占内蒙古自治区总人口的12.92%。内蒙古自  相似文献   

14.
黄山市是一个旅游大市,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市。目前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比例70%以上,并且分布在广大的山区。全市至今设有一个人口超过20万的中心城市。市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极其有限。这种现实决定了我市必须走迅速壮大城市规模,农村人口逐步向重点集镇、中心城镇转移的发展路子。同时,又必须迅速壮大规模工业,因为工业化能绐剩余农村劳动力和改变了农民身份的居民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5.
云南民族源流考王懿之中国现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云南省分布着25个,这些少数民族人口约占云南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居住面积却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从历史文献记载和民族学、考古学考证说明,云南是亚洲古人类的重要发祥地,元谋猿人至今已有170万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劳动力的特点是基数大、数量多、增长快、素质差。如今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近11亿人口,即是说,相当于一个半世纪以前的全世界所有人口都集中生活在神州大地上了。这就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第一生存空间缩小,承载量加大。我国土地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人口却占到世界总人口的22%,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34人的3倍。人口分布也不均匀,东南部集中了全国人口的96%,西北部仅占4%。西北人口分布差异也很大。甘肃省庄浪县是一个干旱贫困县,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220人,高于全国水平的一倍,远远超过国际沙漠会议要求的象庄浪县这样干旱地区,每平  相似文献   

17.
论上海人口合理再分布的若干问题戴淑庚上海城市空间和人口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市中心区人口过密及与之相联系的“膨胀病”等问题虽然早就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但在过去一个长时期里并未得到实际缓解。90年代以来,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战略目标的确定,以及浦东的...  相似文献   

18.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回族人口现今的分布格局是历史的延续。回族在历史上主要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回族人口特有的空间分布特点。鉴于史料缺乏,有关历代回族人口的数量分析,是回族历史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作者在整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历代回族人口的数量变动作了粗略推算。  相似文献   

19.
实践能否作为唯物史观的支点范畴,这不是一个可以站在单一的思维层次上来解答的问题,因为唯物史观本身具有两个层次的内涵。本文提出,在世界观即一般认识论的层面上,“实践”当然是唯物史观的支点范畴,但在科学历史认识论的层面上,作为唯物史观支点范畴的则是“生产方式”。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一问题上的失误,都是本文所要论述的内容。在这基础上,本文提出,在当前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讨论中,对于马哲内容的定位十分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前20年,我国人口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生育率、人口结构、人口总量、人口分布等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形态,并将在未来数十年中成为人口常态。随着人口控制任务基本完成,人口工作的内容也在发生转变,健康中国建设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工作重点。为了做好下一个时期的人口工作,反思在人口预测和人口工作思路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原因、汲取教训是必要的。做好对人口的科学预测,在人口政策制定上、在工作方法选择上高度注意价值取向的约束,是未来人口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