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萨迦派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果论”,而“道果论”的精髓是体现在它的“首应破非福,次则破我执,后除一切见,知此为智者”的修行次第中,萨迎派通过这一修行次第,引导人们由一个凡夫俗子最终成为证得佛果者。“道果论”的特征是中观与唯识相结合,并强调在认识事物时“不执有无”。  相似文献   

2.
萨迦派尼僧及尼僧教团组织是随着萨迦派的形成及其影响的逐步扩大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 1 3世纪起 ,萨迦派尼僧不仅建有自己的僧团组织和专门从事宗教活动的道场 ,而且曾出现过许多有成就的尼僧和女大师。在教义教规方面也具有自己完整的教法体系和法事仪轨。目前 ,萨迦派尼僧及尼僧教团组织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藏自治区境内和南亚的印度、尼泊尔等国。位于萨迦县的仁钦岗尼寺 ,是国内最有影响、最为著名的萨迦派尼寺 ,自古以来是萨迦派最主要的尼众道场。  相似文献   

3.
郑堆 《中国藏学》2002,(3):3-17
本文以西藏萨迦寺为例,就政教合一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所包含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入寺管理、学经制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寺院管理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通过对两种制度下的萨迦寺寺院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本文总结出了"萨迦模式"的寺院管理特点,为新时期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工作和藏传佛教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实践和理论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泽勇 《西藏研究》2006,(2):21-26
十三万户的建立和八思巴受封“帝师”是元代西藏历史上的两个重要问题,但十三万户建立的时间和名称以及八思巴受封帝师的时间和封号的内容,在各种汉藏文史料中记载不同,以致在教学中出现混乱现象。本文拟通过以汉藏文史料对比的形式,对这两个历史问题进行考证,以期得到更符合历史史实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萨迦格言》诗与哲学统一性问题的分析,我们能更为深刻地理解格言的相关内容及其艺术成就和哲学意蕴,同时也可清楚地认识到格言的作者不仅是一位宗教领袖、政治家,更是一位出色的哲学诗人。  相似文献   

6.
《萨迦格言》开创了藏族格言诗创作之先河,为藏族重要的文化典籍,流传广泛。《萨迦格言》最先被翻译成蒙古文,由此开启了向其他民族传播的译介之路。以译者为中心,考察《萨迦格言》蒙译本的流布情况、译介特征及影响,可以透视出《萨迦格言》蒙译之于其域外传播和蒙古族文学样式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敖特根 《中国藏学》2007,92(4):58-65
本文对蒙古文《萨迦格言》的传承源流以及后人的研究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并以此为基础对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八思巴蒙古文《萨迦格言》残片进行了释读、翻译与注解。  相似文献   

8.
《五卷书》是印度统治论的一种,成书于6世纪前,它既是故事集又是格言集。《五卷书》对藏族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萨班借用《五卷书》里的故事,撰写了藏族格言之先河——《萨迦格言》。其后,西藏各大教派的文学人士仿效萨班创作了很多格言集。这些格言集中,也含有《五卷书》的故事基因。不止于此,在19世纪问世的《普贤上师言教》一书,亦援引了《五卷书》里的故事。可以说《五卷书》对藏族文学的影响不仅限于格言,对于其他创作亦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信 《西藏研究》2020,(1):79-86
译者是翻译实践的唯一主体,但又需要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表现出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即译者主体性。藏族典籍《萨迦格言》两个英译本(李正栓2013版和美国詹姆斯·薄森1969年版)在源文选择、源文解读、翻译方法以及表达方式等四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译者主体性差异,尤其显示了文学译者和语言学译者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的思维差异和表达差异。  相似文献   

10.
周莹 《西藏研究》2009,(4):101-108
<萨迦格言>与<沉思录>虽然有着许多不同,但都非常注重通过统治阶级的知识和道德来规范治理社会、调节人的关系,并表现出一定的道德伦理取向.不过,尽管它们中有一些可取的地方,但其根本目的和落脚点并不是为了人民的普遍利益,而是为了维护旧时代剥削阶级少数统治者利益,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在今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的道德伦理建设中,我们既要总结和借鉴历史现实经验,也要看到它们固有的时代基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赵春娥 《民族研究》2012,(4):86-90,110
民国时期,青海省大通县广惠寺寺主七世敏珠儿活佛与省教育厅联合创办了大通县广惠寺蒙藏小学校,成为近代青海藏区寺院开办带有世俗教育性质学校的典型。依据档案材料对该学校的建校过程和发展制约因素进行考察,有助于深入理解青海区域教育及社会的近代转变。  相似文献   

12.
藏传天文历算学是世界重要天文历算传统之一。藏传天文历算自17世纪后的重要传承机构有寺院系统的丁科尔扎仓(dus’khor grwa tshang时轮学院)②和噶厦官办机构曼孜康(sman rtsiskhang,医算院)等,其中安多地区,自18世纪初伊始由格鲁派诸大寺先后建立了诸多丁科尔扎仓,而拉卜楞大寺丁科尔扎仓是整个藏蒙地区延续至今教习制度完备、典籍收藏丰富、人才辈出的最重要的传承机构之一。本文以文献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系统考察和梳理了拉卜楞寺丁科尔扎仓为主的该地的藏传天文历算学的传承历史、研习制度、修习内容及特点等。  相似文献   

13.
盐井地处藏滇川交界地,腊翁寺是盐井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发生了震惊朝野的腊翁寺事件,史称“腊翁寺之乱”,现今有必要分析这桩事件的起因。纵观历史,藏滇川划界不明与腊翁寺的特殊地理方位,以及设立盐厘局与“该寺不应”是发生腊翁寺事件的起因之一,而天主教传入盐井、招收信徒、修建教堂、强占土地是发生这一事件的根本原因。从该事件的原因分析中给我们的启迪是,依法管理寺庙、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宣传“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工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青海省形成了以投资拉动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分析,本文得出近年来高储蓄带来的高投资与初次分配中收入分配机制未理顺是导致这种以投资拉动为主经济增长模式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和而不同:论青海多民族文化的鼎立与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科 《青海民族研究》2007,18(4):122-127
不同的民族,以自己传统的方式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青海境内诞育了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在具有较大独立性的同时,又在相互融汇中发展与变迁,从而展现出差异、渗透、共存的历史文化图景。  相似文献   

16.
A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exclusionary school discipline practices disproportionately impact students of color. Some scholars have theorized that racial disparities likely vary across school sub-contexts, as implicit bias in perceptions of student behavior may be more influential in locations where students and adults have weaker relationships (e.g. bathrooms and hallways, compared to the classroom). Guided by Critical Race Theory, this study used administrative data from a large urban school district (n = 20,166 discipline incidents, 9,170 students, and 185 schools) to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 race and the locations where youth are disciplin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Black, Latino/a, and Multiracial youth were no more likely than White students to have a discipline incident take place outside the classroom. These findings suggest attention is needed to the role of systemic bias and colorblind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discipline disparities.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青海牧区频发的鼠虫灾害是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产物,是由于人类不恰当的活动所造成的生态灾难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牧区鼠虫灾害的防治,还需要从保持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高度,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科技创新,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具有针对性的举措,以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唯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鼠虫等生物灾害的历史难题。  相似文献   

18.
徐君 《民族学刊》2013,4(2):38-40,101-108
生态移民作为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已被政府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2003年,作为全国四个重点区域之一的青海省开始在牧区实施退牧还草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的生态移民先后在2004年下半年搬迁到第一批试点的四个集中安置地。2005年开始,国家又在青海省境内的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头的汇水区即“三江源区”实施“三江源地区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该工程涉及青海省4州16县l镇,行政区划包括青海省的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全境,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海、同德两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泽库两县以及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镇。三江源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进行生态移民。与退牧还草工程一样,三江源工程生态移民采取两种安置方式,一种是集中安置,由国家按照一定标准统一建成移民安置房,采取国家补贴、牧民部分购买的方式安置;另一种是自主安置,国家把补贴直接发放给牧民,由牧民自己选择投亲靠友或者自行建房的形式搬离牧场。青海先后在乡镇或县城附近建成了80多个集中安置点,安置5万多移出草场的牧民。按照生态移民政策,这些牧民处理掉牲畜,移出草场,上交10年的草场承包使用权,在聚居点度过10年过渡期。期间,享受国家按照每户每年6000元(拥有草场承包证的牧户)或3000元(没有草场承包证的牧户或新立户)的饲料粮补助(从2008年起,为了解决生态移民的冬季取暖问题,国家另外对每户补助1000元取暖费)。同时,通过培训、劳务输出等方式,引导移民发展后续产业,解决过度期间的生存问题。  相似文献   

19.
苗族贾理的传承提供了反思少数民族原生形态教育的新视角。在主流文化尚未大规模进入前,西南少数民族有各自文化传承的内容与方式。本文基于黔东南州丹寨县的田野考察,在历史语境背景下、从苗族贾理传承的形式和内容两个维度论证其补充儒学教化而成为苗族传统社会内部的“官学”,尤其是贾师办班授贾形式因其正式性、目的性可视作苗族特色“私塾”雏形。西南与中原同属一个文化共同体,贾理融通转化儒家思想,在育人、传承地方性知识和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了民族文化的教育功能。于现代社会转型背景下,重审典型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