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历史教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宏伟蓝图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历史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戴华兴 《天府新论》2004,(3):142-14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必须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研究与探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和途径,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崇高职责。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论坛》2004,(22):128-12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必须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本课题就高等教育阶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问题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肖浩辉 《船山学刊》2006,(1):158-161
江泽民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的思想,明确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继续弘扬民族精神以及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和创业精神,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5.
尚世海 《理论界》2003,(4):16-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深入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本文仅就民族精神的培育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民族精神?民族是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的人的共同体。迄今为止,民族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而基本的社会形式。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立国之本,是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把中华民族凝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并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长期不懈、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一、培育和弘扬民族…  相似文献   

7.
试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将“培育民族精神”写进了大会的正式报告 ,把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历史与时代赋予高校的一项极其庄严而神圣的使命 ,而要完成好这一神圣使命 ,首先必须对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历史的经验、时代的任务和大学生科学世界观形成的特点看 ,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要以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时代精神教育为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关健,努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以弘扬民族精神引领文化建设,以推进文化建设培育民族精神,这应视为我国实施文化建设战略的一种基本理念和思路。在现阶段的文化建设中,需要把民族精神建设摆在适当优先的战略地位,同时不断丰富民族精神的内容和形式,健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胡际童 《理论界》2009,(1):175-176
本文指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意义,通过对当前民族精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分析,试图寻找一种适合而有效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从而达到对青少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家意识和以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为主体的文化意识认同.  相似文献   

11.
论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准确把握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要将“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全面提升综合国力、维护文化安全、保持国家稳定、发展和实现祖国统一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将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的全过程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 ,大力弘扬中、外优秀文化 ,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2.
塑造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为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 ,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塑造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以及塑造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方法和途径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 ,但当前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着重在大学生中全面培育爱国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团体精神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契约意识等。  相似文献   

13.
论先进文化建设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琨 《理论界》2003,(5):30-3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实现其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号召全党:“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这样高度重视和深刻阐述民族精神,并写入党的报告,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也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民族…  相似文献   

1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的精神力量,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任务,发展科学精神、加强社会风气建设、继承传统文化,建设这会主义新文化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赵景辉 《理论界》2004,(3):40-40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形成于一个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它体现了一个民族整体的品格特征、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十六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加以强调,这对于用民族精神凝聚党心民心,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家教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融会贯通,是民族精神培养孕育的摇篮。中国传统家教文化充分饱满地体现了民旗精神的基本内涵,在社会成员民族精神的培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继承中国传统家教文化的优秀成果,营造现代家教文化氛围,是当前弘扬民族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三代领导集体对民族精神都有精辟的理论阐述。毛泽东的"反和平演变"理论,凝聚了民族精神的理论探索;邓小平针对当今时代主题提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世纪之交,江泽民则强调,进行文化创新,坚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可见,民族精神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并且鼓舞斗志,振奋精神。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地 ,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上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高等学校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也是增强高等学校办学实力的需要。高等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民族精神与高等学校的自身精神、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缴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伟大民族精神不仅使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而且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20.
论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力量和动力.目前,世界多极化、价值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民族冲突和文明冲突日趋尖锐,在这样的世界格局中,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学校教育、文化熏陶和社会环境的角度探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