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论坛》2004,(8):11-12
“青藏高原的一颗明珠”是赞美,“雪山女神的眼泪”含着感伤,“环湖崩溃”则有些耸人了,环湖走一走,看一看,它存在,它真实,我思考,我存在。  相似文献   

2.
我的维吾尔语不怎么样。在新疆生活了近20年,我掌握的维吾尔语单词不超过20个,且都与吃有关。少是少了点儿,但还是比较精细的,有时连维吾尔族人都会感到惊讶。比如关于包子,这是我爱吃的一种食品,很多人只知道维吾尔族人做的烤包子和薄皮包子及其发音,但并不知道维语中还有发面包子和南瓜包子这两个专用名词。有一次在和田一处偏僻村镇的小饭馆,我用维语一口气点了“萨姆撒”、“彼特尔莽它”、“布拉赫莽它”、“烤哇莽它”等维族人食谱中所有的包子的准确名称,使老板惊讶不已,立马另眼相待。因为“萨姆撒”(烤包子)和“彼特尔…  相似文献   

3.
施娟 《中国民族》2008,(9):75-76
“我叫沈利萍,是宁夏书画院的职业画家。像所有幸福的母亲一样,我也曾经有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从他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大起,我就对他寄予了无限的期望。然而,一场意外的灾难改变了我和全家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安欣 《民族论坛》2011,(4):32-33
初听“四大民瑶”一说时,我很感兴趣。既为“民瑶”,它便是一首歌。勾蓝瑶,是流落在江永西面的一支民瑶,用瑶族这个动人的音符写成古韵悠悠的“勾蓝瑶”。  相似文献   

5.
艾力甫江     
我是第一次到乌苏垦区下野地四场一个民族连队作客的。没想到,我这个新闻工作者的到来,却引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波:“哼,又是那个年轻小伙子来了吧?”“不是,好像是戴眼镜的。”“管他戴不戴眼镜!咱可得问问艾力甫  相似文献   

6.
世上有一种被称为“场”的东西,真是很难捉摸,如物理学上所讲的电场、磁场。我们明明是既看不见、听不见它,也摸不着它,但它分明时时刻刻地充斥于我们周围。十几年前,社会上流行气功。气功师每每强调大家要一起练功,说这样才会形成“气场”,人在“气场”中练功,比单独练功会加倍受益。当年在“气场”中的感觉,至今令我难忘。当众多人聚在一起,跟着气功师作各种吐纳动作的时候,会有一种发热、眩晕的感觉,特别是有时候会感觉到有一股风,一股气,随着多数人的手势飘过来,又飘过去。由此我联想,当有很多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如果其中多数人有相同或…  相似文献   

7.
场园致富路     
如果仅仅因为九万大山的神奇,我是不会到这地方来的。数万的毛南族兄弟,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过着温饱不得的生活。曾几何时,这里突然涌现出许多小林场,小牧场、小矿场、小果园、小桑园……毛南族县长谭树秧把它定名为“场园经济”。于是,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方式,“场园经济”便诞生在这山旮旯里,与“庭院经济”、“生态农业”等一样名闻遐迩。汽车进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內,公路两旁的低山土丘上,树木苍翠,一堵堵砖垒成的墙围着一座座果园,园里的柑桔、柚子等正低垂着沉重的果实。再  相似文献   

8.
<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句每每在我脑中回荡时,我一定是在故乡或是在回故乡的途中。因为这时,这首诗总能引起我的共鸣。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从来都不会是“短命的文艺”。他一定有深入骨髓的爱国情怀,他的笔永远向着脚下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我对故乡同样爱得深沉,也会思考“故乡,我拿什么去爱你”?利川市“共同缔造”文学采风一行人,带着各自使命,相聚于三月的春风中。眼前的故乡像刚睡醒的样子。她在等待春天,等待一场盛大的精神播种。她问我们为什么采风,我告她,是为了更懂你。  相似文献   

9.
正在展开的角逐──“光彩事业”扶贫记天粒,学锋“光彩事业”以与往常社会无偿捐赠完全不同的方式出现了。它采取了一条崭新的扶贫思路: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用一系列经济行为和企业行为进行开发性扶贫……在广大的民族地区,我们看到在服从于价值规律前提下展开的一场新...  相似文献   

10.
玛瑙蝶     
朋友寄给我一张明信片,背面是一株蝴蝶树——悬满了蝴蝶的松树,非常漂亮。我于是把它放在写字台最显眼的地方。直到有一天,我再度审视了那松树上的蝴蝶,发现它中间是橘黄与嫩绿,边线是黑白两色,尤其美丽的是那对玛瑙色的翅膀。我忽然觉得它似曾相识。那不就是每年从阿拉斯加定期迁徙的玛瑙蝶吗? 弱不禁风的玛瑙蝶,由阿拉斯加飞越重洋的遥迢路,飞去寻它生生世世不能相忘的那一株“古老的情人”。谁能看见三千里外莫名的招引呢?谁能明白飞在太平洋上水天一色之外的那种“寻树”的心情呢? 只有蝶儿自己知道。它们生就的美丽仿佛只为…  相似文献   

11.
壮族“歌圩”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棉飞絮是圩期,柳暗花明任所之,男女行歌同入市,看谁慧舌制新词。这是清代广西龙州文人黄敬椿写的一首“风士诗”,它生动地描述了在繁花似锦的春季,壮族男女青年欢唱聚会的情景。《龙州县志》“风俗”条云:“四月间,乡村男女指地为场,赛歌为戏,名曰“歌圩”。这种“歌圩”习俗,自古以来,在壮族聚居的桂西,特别是左、右江一带和红水河流域普遍盛行,它是壮族人民在特定的时间、地点里举行的传统唱歌节  相似文献   

12.
《甘肃民族研究》2006,(1):52-56
这是一个家族的苦难历史,也是回回民族近代史的一个缩影。 小时候,经常听到一些回族老人说,他们是苦芦湾的人。“苦芦湾”在何处?为什么老人们对它是那样的怀念?这些问题常常挂在我的心头。这几年,因工作关系,我接触了一些“苦芦湾”人后裔,也看到了一些历史资料,在人们的言谈中,在一些星星点点的文史记载中,我才了解到了“苦芦湾”这个地方,了解到了“苦芦湾”回民的来龙去脉,也更使我明白了,为什么许多回族同胞提起它是那样的辛酸,那样神往……  相似文献   

13.
《民族论坛》2004,(7):11-12
我想雅典是最丑有资格承载“梦开始的地方”这一原初的向往的,它浪漫、古典、高尚、悠久,具有全球性与全人类性。  相似文献   

14.
不知为了什么,无论见识过多少美丽的城市,我却总是向往着那里。 不知为什么我总是只要有一丝机会,就想去看看那座神秘的小城。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此生若还有一件遗憾,那就是没有真正成为喀什的儿子。我说不清楚对喀什怀着的是怎样的一种感情,虽然它清晰地时时在我胸间涌涨。它不是嫉妒也不是后悔,它不是浪漫的幻想更不是梦,它只是一种因为觉察到“没有那样活过”而导致的深刻空虚。 十几年来我多少次写到喀什。近来我似乎觉得紧急,甚至提笔就只想写它。可是写了,出版了,对着苍白的文字,那是苍白的自己啊,我如怔似痴,心中久久漾…  相似文献   

15.
“跳菜”,是云南大理州无量山、哀牢山一带彝家人举行婚宴时必不可少的一项隆重仪式。它是彝家人一种粗犷、原始的舞蹈艺术,也是彝家人底蕴深厚的一种饮食文化。婚宴那天,宾客云集,婚宴场上一片熙攘。按习俗,不论来客有多少,都只摆十桌席,所有的来宾都在这十张席桌上轮流入座,故称“流水席”。十张席桌坐满宾客后,未入席的人便把婚宴场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眼巴巴地盼着“跳菜”开始。午时刚到,鼓乐齐鸣,在嘹亮欢快的乐曲声中,上菜(即表演“跳菜”)的大师傅率众师兄弟一起登场亮相。他们双手拱揖,先拜“三界”神仙,后拜“三…  相似文献   

16.
萨迦派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果论”,而“道果论”的精髓是体现在它的“首应破非福,次则破我执,后除一切见,知此为智者”的修行次第中,萨迎派通过这一修行次第,引导人们由一个凡夫俗子最终成为证得佛果者。“道果论”的特征是中观与唯识相结合,并强调在认识事物时“不执有无”。  相似文献   

17.
记得儿时,曾有几次采摘“马林”的经历,从此在我的记忆深处,时常会浮现那硕红的果实。伊犁的牧民对“马林”的鲜美味道一向是情有独钟,每年他们转场到了夏牧场就开始了忙碌的生活,似乎淡忘了这种生长在人迹罕至之处的美味鲜果。其实不然,只要“马林”长势好了,牧民会不顾路途遥远去采摘的。它的树株是很脆弱的,一场寒流,一次畜群的破坏,都会让它在几年内结不了多少果实,即便是牧民找到了它的树株,也只有“望树兴叹”了。在夏牧场,7月底是最忙碌的,打草的时候到了,所有的家庭能上的劳动力就全都用上,拿起长镰大干一场。等到一个星期后,草场里…  相似文献   

18.
战国时期,齐国大司马田忌和齐威王经常赛马,比赛结果每次田忌都是赛三场输三场,从没赢过。孙膑来到齐国后听说了这件事,向田忌耳授一计……赛马又开始了,结果田忌只输了一场,其余两场皆胜。齐威王为此大惑不解,请教田忌决窍,田忌笑指孙膑请他作答。孙膑说:“只是将上、中、下三种马调换而已。”从这个古老的故事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我认为在方法论上它提醒我们在分析一事物同它事物的联系中,决不能机械地、死板地去联系,这样只能永远使自己处于落后、被动地位。相反,我们扬长避短,正确运用自己的长处,发展自己的长处,就有可能使自己由劣势转为优势。  相似文献   

19.
本报告的内容是西藏宗教史上最重要的术语之一,即“苯”(bon)。该术语今天的意义——我们将会看到——是指一种系统的信仰,它今天仍属中国那些研究得最少的宗教传统之列。尽管“苯”字具有重要意义,但无论在其词源还是在其语义场方面都仍处于晦涩和不明朗之中,我必须立即承认自己对这些问题提不出任何答案,但我认为对至今所从事的研究,尤其是由法国藏学界进行的研究作一番梗概介绍将会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马虹 《民族论坛》2001,(1):44-44
“蔻”的本意,读点书的人大多知道。一句“豆蔻年华”,让耄耋翁媪也情不自禁地忆起能掐出水珠的嫩嫩往昔:高小时节,曾偷偷用高梁杆为班主任搭建一间新房;初中阶段,曾因越吊越短的裤腿而在异性同学面前一步一迟疑。而在眼下,“蔻”则如一场入冬的感冒,或似一场开春的雾,迅速普及到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什么东西一流行起来,真是不得了啊。据说,“蔻风”之源远溯欧美,近起日、韩,不知何时被我国国民“借来”并且呼啦啦一下就弥漫了神州大地。从地理位置上看,这颇有些东风压倒西风的意思,从社会形态上看,则由民众贫富差异使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