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如何才能留住人才?首要的是把企业变成人才沃土和成就事业的乐园,使其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只有创造“拴心留人”的企业环境,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2.
李芳 《人才瞭望》2009,(4):58-59
企业如何才能留住人才.在当今人才竞争白热化的时代,必须为人才创造成功的机会,提供成才的条件,才能防止其“移情别恋”。对于企业来说,首要的是把企业变成人力创业沃土和成就事业的乐园,才能使其对企业产生认同感、成就感、归宿感,创造“拴心留人”环境,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当今企业竞争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如何留住人才是许多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要留住优秀人才应在建立新理念的基础上,靠事业留人、靠企业文化留人、靠职业生涯管理留人、靠优厚待遇留人,从而给优秀人才创造适合其发展的优良环境和平台。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商业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竞争,留住并善用人才,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让员工能够自愿长时间的为企业付出,企业才能在商业竞争中获胜。但是如何才能提高员工的忠诚度,留住人才,善用人才,并让员工自愿的、长时间的为企业付出,都是现在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以广西南宁市X企业为例,阐释了员工对企业失去忠诚和信任  相似文献   

5.
振兴企业,关键在"人才"。企业如何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人才环境呢?笔者认为留人的关键是要留住人心。要留住人心必须通过努力使其对单位和工作产生"五感",形成内在的持久的凝聚力。一是认同感。人才是否愿意到一个单位工作并长期留在那里,要看这个单位有无发展前途和有无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因此企业对引进的人才要如实介绍单位的基本情况、发展方向、战略目标、拥有的优势、面临的困难、采取的措施、项目的特点、产品的性能、生产流程以及岗位设置等,使其了解单位全貌,增加对单位的可信度,从而对单位的发展目标产生认同,树立主人翁意识…  相似文献   

6.
胡伟 《人才瞭望》2005,(9):22-23
企业需要留住的员工种类很多,不仅包括管理人才、经营人才、技术人才,还包括公关人才乃至优秀的普通员工。但企业最应该先留住什么类型的人才呢?那就是知识型员工。80/20原则表明:现代企业中20%的员工创造了企业80%的利润,这20%的员工就是核心员工,而绝大多数核心员工都属于知识型员工。由此可见,如何留住知识型员工非常重要。管理大师彼得&;#183;德鲁克认为,知识型员工属于那种“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  相似文献   

7.
只有淘汰庸才,才能真正留住人才。留住人才和淘汰庸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员工的数量是相对的。因此,庸才流不出,人才也就进不来。在许多企业,一些平庸的人不仅不能发挥工作热情,反而还会影响其他员工的工作热情,甚至还会导致优秀的员工离开企业。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如果一个企业缺少淘汰机制,最后留下来的只会是劣等人才,企业的寿命也将随之终结。相反,有些企业却通过淘汰庸才而留住了真正的人才,企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胡伟 《人才开发》2005,(10):23-26
企业需要留住的员工种类很多,不仅包括管理人才、经营人才、技术人才,还包括公关人才乃至优秀的普通员工。但首当其冲,企业最应该留住知识型员工。80/20原则表明,现代企业中20%的员工创造了企业80%的利润,这20%的员工就是核心员工,而绝大多数核心员工都属于知识型员工。由此可见如何留住知识型员工非常重要。知识型员工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工作的智力化,行为越来越复杂化、文明化,追求个性、民主、平等和自由,需要也变得复杂化和高级化。因此,应根据知识型员工的需要和行为特点,制定有效的激励方案。1…  相似文献   

9.
前几天,笔者参加一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不少同志谈到一个共同的话题,就是国有企业骨干人才的流失,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那末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如何才能使自己需要的人才留得住、干得欢呢?当然,这首先要整个国家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这个大气候,但是一个单位和部门小气候的改变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一定意义上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常用凤凰比喻人才,用“筑巢引凤”比喻创造必要的条件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这一形象的比喻道出了个中真谛。“筑巢”无非指创造学习、工作、生活的物质条件。即所谓环境,还有相对于硬环境的所谓软环境。二者相辅  相似文献   

10.
潘春华 《人才开发》2011,(12):47-48
现代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在生产诸要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只有创新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成长激励机制,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造就人才,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从而形成敢于创新、勤于思考和善于发明创造应用创新成果的工作氛围,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增强发展动力。创新企业人才成长激励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大企业人才大体上可分为核心人才、通用人才和辅助人才等不同层次,其中核心人才发挥关键作用.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决定意义。“8020”原则告诉我们.企业中往往是20%的人才创造了80%的效益。这20%的人才就是企业的核心人才。留住用好这些核心人才。提高他们的忠诚度.是企业人才工作的核心职能.也是企业领导者亟待破解的管理难题。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乃至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固然需要货币资本.但归根结底货币资本也是靠人的知识和智慧来创造获取的.谁拥有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优势.谁就拥有了人力资本.也就拥有了再创竞争的优势。“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其正确性已不容置疑。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成了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极其重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建立留住核心人才的创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璞 《人才瞭望》2005,(4):28-29
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引进人才不易,留住人才更难,这已成为我国国有企业近几年发展中不争的事实。如何才能建立一个有效的“聚才、育才、惜才、爱才”的人才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内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防止核心人才流失呢?  相似文献   

14.
人才是企业创造财富的动力源泉,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反映在对人才资源的竞争上。人才的流失,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流失,是企业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人才流动到竞争对手公司更是对自己构成一个直接的威胁。为了避免人才流失带来的损失,国际著名企业十分重视对员工的管理和激励,想方设法留住人才。那么企业应该如何留住人才呢?在这方面,美国一些成功企业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而且代表着新旧两种经济,但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几乎所有公司都有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和超凡魅力的领导人,为下属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互…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并购交易完成后人力资源整合非常的必要,应该从"稳定情绪"、"人尽其才","有效激励"三个方面进行,企业应该采取切实措施留住那些对企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财务人才.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如何引进和留住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中小企业在经过了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后,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它们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人才匮乏等问题,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人才匮乏,它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中小企业解决人才问题优先于解决其他问题,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创造有利条件,采用灵活措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17.
曾荣华  曾鑫 《人才瞭望》2016,(22):66-67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企业人才的竞争.企业拥有人才,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就可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留住企业中有用的人才就成为了现代企业的当务之急.笔者从分析现代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入手,探索出现代企业留住人才的一些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王凯 《人才瞭望》2015,(4):90-91
俗话说得好:"招人容易留人难",在如今的经济形势下,企业最为重视的也就是人才。然而人不比其他物品,现在有很多企业,即使使尽浑身解数也没能挽留住自己的"爱将"。基于此,从如何留住人才入手,以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为基础,对企业的留人原因进行细致的探讨,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并将其具体落实到企业应该怎么做。除此之外,分析手段简单,建议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9.
人才是企业的资源,而且是能为企业创造财富的资源,这一点早已深入人心。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公司间的人才竞争日趋白热化。同时,人才的频频流失又是令众多管理者头痛不已的事情。如何留住他们,尤其是留住他们的心?这其中大有学问。以下是一些著名企业留住人才的妙招,也是他们从多年人力资源管理中摸索、总结而得。  相似文献   

20.
拴心留人用真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人才竞争面临着内争外夺的严峻局面,高层次紧缺人才资源流失日趋严重,人才安全问题正逐步成为各级用人单位的重要议题。如何将事业留人、制度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的措施落到实处,缺乏人才竞争实力的地区和企业如何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软硬兼顾,内外协调的人才环境?笔者认为留人是一项系统工程,留人的关键是要留住人心。要留住人心必须通过努力使其对单位和工作产生以同感、成就感、新奇感、知遇感、归宿感,形成内在的持久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