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仲在齐国任相期间,最先提出以法治国的主张,他将法治、礼治及其发展经济与富民的思想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辅佐桓公称霸诸侯。韩非则完全摈弃先秦儒家的礼治思想,强调严苛重法,把法家的法治理论推向极端。本文对管仲、韩非二人的法治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对现代法治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彭真同志长期主持和领导我国法制建设,他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特别是总结十年动乱的教训,提出的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及重视普法宣传教育等法治思想,对中国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辩即逻辑"的传统研究模式中,韩非的辩学思想被简单等视于西方逻辑,本文认为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不仅深刻揭示了当时论辩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辩言的标准,而且他的"矛盾之说"揭示了关于正确论辩和思维不矛盾原则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4.
周舜南 《云梦学刊》2005,26(2):47-49
韩非的民本主义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凡治天下,必因人情”的治国指导思想;严惩贪官,确保民众经济利益的吏治主张;追求法律公正,保护民众生命财产权利的法制理念。  相似文献   

5.
韩非的人才管理思想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非子哲学思想体系中具有现代管理的合理内核,他的人才管理思想对君主而言是“治吏不治民”,这实质上是一种重君、保君、役使臣民的思想。围绕这个主题,韩非子从多个侧面为保障君权,行使君术以役臣民,提出了种种设计,这其中君对自身的管理和对吏的管理是他论述的主要内容,从而形成了其“君…臣…民”的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墨子、韩非分别属于不同的思想派别,其思想有很大的不同,但深入研究会发现二者在某些方面有着相似性,某些方面还可以称为传承性.通过对墨子、韩非思想的研究,把墨子、韩非相通的思想概括为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墨子的"尚同"思想与韩非的君主专制主义;墨子"尚贤"与韩非的"因任而授官"的用人之术;墨子的"法仪"与韩非的"法治".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4,(6):146-150
良好的法律信用有利于法律的实施。先秦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思想体系中体现着对法律信用的推崇,其法律信用思想具有社会基础、人性基础、理论基础、制度基础和实践基础,并通过立法、司法、法律监督、技术保障、法制教育来建构。韩非建构法律信用思想对当前法治的借鉴意义在于:法律信用的构建要靠法律内在条文的和谐以及依法执政、公正司法和普遍守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韩非把名实不符的谬误分为有名无实、“名得而实亡”、不当之名和“名实不称”等.这一思想不仅不是逻辑学的谬误理论,而且,也不同于先秦时期一些诸子关于“名”之谬误思想,其结果严重阻碍了先秦名学向逻辑学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司马迁提出了韩非思想以黄老之学为本。文章在论证韩非思想本于黄老的必然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韩非关于“道”、“理”、“法”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与黄老思想进行比较。韩非重视“道”的规律义,明晰了“道”与“理”的关系,对黄老思想有继承和改造。不同于黄老通过直观方式体道,韩非提出根据“道”的功用和表现来认识“道”,“理”、“法”均为道的表现。韩非继承黄老道法结合的思想,但未明确提出“道生法”的主张,他的“法”是根据现实问题而制定的成文法。  相似文献   

10.
韩非思想的主体是“法术势”理论。其中法治理论在他的全部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韩非生活的年代,正是战国的末期。当时,结束封建割据、实现封建统一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从韩非的基本倾向来看,他是朝着历史潮流所指示的方向前进的。他主张建立一个“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权,而且企图为地主阶级造成一个长治久安的局面。他说:“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陵弱,众不暴  相似文献   

11.
韩非依存于法术思想而产生的修辞理论,充满了实用、功利的色彩。他认为,言说应合于“法”,应以功效判别其好坏优劣,应根据接受对象的心理、喜好有针对性地选择言说内容和方法。他特别重视事物的本质,反对雕饰,反对言辞的修饰。但他在文章中又非常注意措词造句,并运用了多种艺术化的修辞方法,使其字里行间又不乏文采。在法术思想的观照之下,韩非的修辞理论与修辞实践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2.
在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治道思想中,"用术"是一项具体的治国措施."用术"包含有深藏不露、诡谲多端的阴险手段.韩非的治道思想亦论及"诚信".韩非的"诚信"理论主要包括巧诈不如拙诚、明主积于信、赏罚敬信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儒道两家社会思想之分歧 ,可以用要不要仁与义的社会生活原则来概括。将儒家所述“大道之行”的时代说成是孔子的一种理想是不对的。老子孔子都讲到法自然和无为的政治 ,其具体旨趋虽大不相同 ,但又都包含了反对苛政 ,强调统治者道德在政治中的决定作用的意义 ;韩非则极力推崇权势和法律刑罚及权术的作用 ,这种学说在实践上导致了秦的暴政的发生。在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上 ,儒道法三家都认为控制人的欲望乃提高德智修养的起点。文章主要就老子、孔子及韩非之学谈一下先秦道家、儒家及法家思想之异同的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韩非与马基雅弗利为中西法律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虽然不在同一个时代,然而他们的政治法律思想却有惊人的相似.对两人的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寻找其类似之处,探询其不同的原因,可以找出中西法律文化的暗合与差异之处,对今天中国的法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韩非子的本体哲学不能简单地以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予以概括.尽管对老庄、孔孟荀、墨子哲学的吸纳和扬弃,使韩非子的本体哲学呈现出复杂难解的面貌,但仔细辨析可以认为,他的本体哲学是与道家一致的以道为核心的道本论,属客观唯心论范畴,而他建立的一套以道德理为基本框架的宇宙观显然具有自然主义的唯物论倾向.  相似文献   

16.
韩非的历史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反映了战国后期法家学派对历史大变动和历史进程的观察与思考。韩非对历史考察提出了一个“异”字和一个“变”字,他认为历史是进化的,但却把历史文明的创造归结于圣人的作用,反映了英雄史观。韩非从人们物质生活的供求关系和人口数量的众寡来探寻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原因,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他夸大了人口增殖的速度。韩非提出“参验”说,反映了他的求实精神,但这一思想是为其狭隘的功利主义服务的。  相似文献   

17.
韩非政治法律思想的逻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利论是韩非政治法律思想的逻辑起点,他认为每个人都自私自利、好利恶害。韩非政治法律思想的展开是一个历史的辩证过程,他认为随着时代由“上古”到“当今”的转变,“人民众而财货寡”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唯利”的本性恶变为“为恶”的现实。于是韩非顺理成章地得出其政治法律思想的结论:要统驭这一人欲横流的“大争之世”,必须法、术、势三管齐下。  相似文献   

18.
试比较韩非和马基雅维里的人性论政治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珍愚  李睿  周晶 《学术界》2005,(4):231-237
韩非和马基雅维里虽然处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却洞察到共同的人性观———人的本性是自利的,这导致他们在政治思想观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纵观历史长河,向我们宣扬各种人性论的其实远不止他们。从性恶论出发,我们可以意识到理性的有限性,法律等强制方法在国家管理中仍然必需,从而推导出“依法治国”的必要性;从性善论出发,我们可以意识到道德教化的作用,自律以及德育教育等方式方法在国家管理中也非常必需,从而推导出“以德治国”的必要性。通过对他们的人性论政治思想的研究,以史为鉴,我们可以看到韩非和马基雅维里人性自利理论科学的价值,为平衡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提供理论依据,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法治迟缓表现为立法缓慢、执法不力、司法延误、守法观念淡薄等多种形式。法治迟缓阻碍了法治精神要件、实体要件及形式要件的形成和贯彻,致使法治主体丧失法治信念,法治客体得以无限制的膨胀和扩张,法治的标准难以有效确立、深入人心。法治国家建设由此变得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20.
韩非政治哲学发挥并坚守了彻底的君主本位观,并以此构建自己的政治理论体系,在关于法、公与私、忠与奸等范畴上展现出了其独特的思想理念。韩非将这些思想理念作了面向现实的延伸,形成了君主独裁、强权为政、重农轻商和文化专制等治国设定,进而把中国传统政治引向了权势为尊的非理性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