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从 16世纪中叶到 19世纪初,日本社会出现了城市运动。日本的城市运动是日本战国后期幕藩体制建立的结果。幕藩体制的建立形成了国家对商业和城市的统制,使城市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起来,成为社会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幕藩体制中,以集权、分权相结合的石数制为核心的兵农、兵商分离制有力地推动着城市运动的发展,它不仅塑造了日本的封建小农经济,而且塑造着日本的商品经济,使城市运动成为日本江户时代社会历史的重要内容,在明治维新之前成长壮大,日本的现代化也由此展开。  相似文献   

2.
幕藩体制对商人的限制和为商人提供的条件、对商人的依赖,都是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都市商人寄生于幕藩体制,掏尽了统治者钱袋中的最后一枚铜板,使之债台高筑,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统治阶级,颠倒了社会阶级关系。农村商人以农民的商品经济为依托,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和新生产关系的产生。政治统治者创造的经商条件和对商人的依赖,使商人动摇了幕藩体制的经济基础和社会阶级基础,成了幕藩体制的掘墓人。  相似文献   

3.
明治维新前夕,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达到高潮,并成为推翻德川幕府的主要动力,但是,有的史学家不承认它是动力,有的只强调在客观上有作用。本文试图就具体史实初步探讨日本人民的斗争是怎样导致幕藩体制陷于崩溃的。外国入侵与人民运动的总趋势十九世纪中叶,正当日本内部发生幕藩体制严重危机时,欧美资本主义列强又闯了进来。1854年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不得不取消锁国,开放下田、函馆二港。当美国取  相似文献   

4.
幕藩体制是以幕府为核心、以各藩国为支柱的政治制度,该制度建立的标志是幕府在政治上实施了幕府高度集权和藩国相对分权制度、经济上实行了石高制及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制、思想文化上建立了以朱子学为官学的思想体系、社会关系方面实行了严格的四民等级秩序、对外关系上实行了严格的锁国政策,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缺一不可,成为构建幕藩体制的重要支柱。在幕藩体制的作用下,德川幕府以强有力的方式控制了以西南雄藩为代表的二百多个藩国,实现了日本长达二百六十多年的和平统治。  相似文献   

5.
现代日本企业的集团意识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日本现代企业集团的前身是近世的藩主家臣团,也称“家”,藩主与家臣的关系具有雇佣与被雇佣的性质。现代终身雇佣制起源于藩主家的主从制,年功序列制起源于家臣(武士)的继承制。  相似文献   

6.
宋明理学向东传入朝鲜和日本,在朝鲜呈现朱子学的"一枝独秀",而在日本却呈现朱子学、古学、阳明学、折衷学的"百花齐放"。究其原因在于两国的社会现实不同,朝鲜是高度集权的大一统体制社会,而日本则是分权的幕藩体制社会。  相似文献   

7.
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日本社会出现了城市运动。由于日本的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城市社会建立起来了。本文从幕藩体制、社会生产力、社会分工、商品经济等方面,探讨日本城市运动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8.
日本幕藩体制的形成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日本学者首次提出“幕藩体制”这个概念以来,虽然国内外史学界都曾予以充分的肯定,但是对其形成过程与特征尚无完全一致的看法,有关这方面的专题研究和论著也不多见.本文拟在吸收各先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其形成过程与特征进行较为集中的论述,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行们.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世①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几千年"大一统"传统思想的中国封建王朝至清康乾盛世下也发生着变化.清廷在继承封建统治体制和观念的同时,也在潜意识的作用下加强了对中国的统一.其中康乾盛世下清廷的西藏及黄教政策就充分体现了此点.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清廷通过几次对藏用兵和体制改革,最终使西藏由中国传统的藩部转变为受中央政权有效统治的地方必要行政区域.虽然其问清廷在某些政策的运作上还存在不足,但此举却极大地强化了中央对西藏等藩部的统一,并最终促使传统的"大一统"帝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  相似文献   

10.
缕析被视为山崎闇斋与佛教决裂而以一介儒士或朱子学的信徒昭告世人的宣言书 ——《辟异》就会发现,该作乃是一部采撷朱熹、李退溪、薛敬轩、黄东发等朱子学者的"辟佛"言论而成的佛教批判集.虽然《辟异》之作谈不上是山崎闇斋独创性的思想发明,但其高扬朱子学之大纛、致力于朱子学的传播,且又与德川幕府进行政治合作,对近世日本的学术思想和意识形态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儒佛论争的东亚思想史视野予以考量的话,山崎闇斋佛教批判的理论话语和思维形态并没有溢脱出中国宋明理学"辟佛"论的藩囿,但从日本历史发展及其思想论争之变迁观之,其彰显出了日本近世由佛向儒的意识形态转变面向.  相似文献   

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离不开理论支撑.为深化有关人大制度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厘清人大制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此处对人大制度的若干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展开讨论.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人大制度概念广义和狭义划分、"人大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理论依据重构、人大制度的"议行合一"问题、人大监督与被监督问题以及人大制度与执政党领导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治理体系的重要政治架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党的领导和发扬民主相统一、协商民主与集中高效相统一、互相监督与团结和谐相统一的特色和优势。分析和研究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和实践效果,认识和把握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对新时代加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川端康成文学创作中的"少女情结"主要是日本民族文化心理积淀与日本现代化过程交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而非他本人个体心理变异的产物.川端康成唯美的天性与悲哀的体验的矛盾和统一,只有被放到他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背景的互动过程中,才能为人们所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4.
从口岸效率、关税环境、基础设施及服务、信息和通信技术、商务环境五个方面遴选若干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对贸易便利化进行科学测评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合理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指数,将贸易便利化指标作为自变量导入传统贸易引力模型,对原模型进行修正。采用我国的25个主要贸易伙伴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表明,包括贸易便利化指标在内的自变量很好地解释了我国出口贸易的情况。同时,这个结果也反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贸易便利化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合理,有较强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5.
环境监测主体制度是有关环境监测管理主体和实施主体的各项法律制度与规范的总称,日本很早便确立了完备的环境监测主体制度。经过多年的实践,其成功的制度实践已成为各国法律文明的典范。通过对中日环境监测主体制度与生成背景的考察,更能发现日本在环境监测主体制度上的先进性。通过辩证的借鉴日本成功经验,建议将我国环境监测制度的改革方向定为:通过理顺横向部门间的关系及明确纵向府际监测事权来建立统一的监测管理主体制度;以明晰环境监测实施主体的改革方向和建立完备的第三方环境监测主体制度体系为重点,为促进第三方监测主体发展营造制度环境;依托自行监测配套制度的完善及借鉴自行监测企业内部监督制度来改革自行监测制度;凭借严格追究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主体的法律责任与强化监测机构管理层的注意义务来完善监测主体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6.
李登、李世泽父子的《书文音义便考私编》《韵法横图》以及传教士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真实地记录了明代中后期南京官话的语音面貌,这种官话语音系统包含21个声母、60个韵母、5个声调,其语音特色突出表现为疑母和微母的独立,泥母来母不混,区分尖音和团音,庄组字两分读t?和ts,山摄uon的独立,区分前后鼻音韵-n和-?,闭口韵m尾的消失等。有明一代至清代中后期,南京官话可能一直充当着汉民族共同语标准音的角色,在沟通汉语各地方言、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1910年10月,满洲里最先发现鼠疫患者,其后鼠疫传至哈尔滨傅家甸,并且迅速恶化,不久在东北全境乃至关外地区扩散,直至清政府控制傅家甸疫情,各地疫情逐渐缓解。到1911年4月疫情完全被扑灭,前后历时6个月,累计死亡达五六万人。此次鼠疫不仅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还影响到日本、俄国等列强在东北的商业利益。面对突如其来、凶猛异常的瘟疫,中、日、俄等国都采取了一定的防疫行动,并且围绕防疫事权展开了激烈博弈,其中日本表现尤为"积极"。日本不仅详细调查东北鼠疫疫情,还按天、按周、按月详细报告东北疫情,并在其领事馆周边地区、"南满铁路"沿线地区、中朝边境,乃至本土采取应对措施。日本采取的防疫措施主要有:紧急撤离日本侨民,成立统一的防疫管理机构,实行紧急隔离措施,加强水陆交通检疫、消毒,奖励捕鼠、灭鼠,极力推动"中日联合防疫"。日本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展防疫,其动机和原因在于:一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严防鼠疫蔓延至日本本土,进而威胁到日本民众安全;二是"缓和"东北民众的排日情绪,不仅要巩固在东北的既得利益,还要趁机攫取更大权益;三是尽早扑灭鼠疫,恢复中日交通和通商,以便抢夺东北的商业利益;四是部分医务人员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支援东北防疫。客观而论,日本的防疫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鼠疫蔓延,遏制了疫情在朝鲜、日本的扩散,为最后扑灭此次大瘟疫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日本借口防疫强行干预东北防疫事务、践踏中国领土主权、歧视中国民众等粗暴行径不容忽视,对日本借防疫实现在东北的政治、外交和经济野心企图更要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18.
实事求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色,它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实事求是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而且也是其重要理论主题。习近平的实事求是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根本的唯物论基础。习近平同志认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突出地体现了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与辩证方法的统一,体现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也体现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被注入新的理论内涵,而构成这一思想路线的各个方面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内在统一的;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也是党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习近平同志说,实事求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制胜法宝;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在他看来,要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实事",同时还必须深入探索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为了人民利益而追求真理、修正错误。习近平同志特别重视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即求真务实,并把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具体化为"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强调新时代党的实事求是作风建设的重点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由此不仅继承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事求是思想,而且赋予实事求是的"实"极为丰富的新内涵,同时还将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建设视为新时代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重点内容,实现了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事求是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日本文化的核心特征,集团主义贯穿于日本社会。无论是战前财阀体制的形成,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中文化与制度的剧烈冲突,还是战后财阀"复活"与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确立,在日本金字塔垄断资本结构发展延续的历程中,集团主义文化像一只无形的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集团主义文化与日本金字塔式垄断体制的沿革,启示中国在企业制度构建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处理好制度学习引进与本国文化兼容的问题,并根据环境变化努力突破文化的路径阻力,实现企业制度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族法制的中国经验及其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建立并进一步巩固发展,这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它为当代国际社会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对民族团结概念作宪法安排以建构公民认同;以少数民族干部制度作为沟通的制度性安排;自治权作为发展权的制度设置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设立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独特安排,保证了民族关系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以多元与一体并存的发展形式,保证各民族语言文化的平等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