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为美论纲     
行为美是以行为善为前提的,但行为美又区别于行为善;行为美具有明确的社会目的性和功能性,这与善有联系;行为美是人的一种文化性反应,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成果;行为美是个人行为,但却具有社会意义,是社会行为美;行为美还表现为直接的善,具有直接的功利性;行为善转化为行为美需具有典型性、超常性和直觉性,具有美的特征;人们对行为美的欣赏具有滞后性。非常生活中的行为美体现为英雄行为,职业生活中的行为美体现为专家行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美体现为君子行为。  相似文献   

2.
行政美刍议     
美是什么?周来祥先生认为:美就是“和谐”。美,从审美对象的角度说,可以将其分为自然美与社会美。自然美即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的和谐统一。社会美是美的本质的直接表现,是人类社会的动态过程和静态成果在人的主观意识上的反映,社会美包括技术工艺的和谐与社会韵律的和谐,比如科学、技术、生产工艺等各部分的内部以及彼此之间的平衡、谐调、按一定的规律发展;行政管理系统各部分之间,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以符合一定的规律;社会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怎样符合人的需要及其身心健康的节奏等。行政美即社会美这个范畴中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目的是想建立一个中国美学体系。首先,应问“什么是美学”?美学当以审美为旨归;美,植根于哲学价值论,主要表现于艺术,而艺术取材则在自然和社会。哲学分三大部:一是自然(nature),即宇宙;一是人(being),即社会;而另一则是价值(value),即以人为主,了解自然和社会,并给与评价。价值论包括真、善、美,而美为其大宗。孔丘说过“周公之才之美”,这是对人的禀赋品格而言;又说过“里仁为美”,这是对人处世接  相似文献   

4.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的世界里。在这个美的世界里,存在着多彩多姿、琳琅满目的美:有自然风景的美;有社会生活的美;有艺术作品的美等等。在这一切美的事物中,人是最美的,人的美是美的核心,是美中之精华。囚为在世界万物中,只有人,才具有审美能力;只有人,才是审美的主体,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没有人,根本没有美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当人类社会出现以后,人在同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由大自然的奴隶逐渐成为主人,人同现实才发生了除实用功利之外的审美关系,人才逐渐产生了独立于使用价值之外的美丑观念,产生了单纯的审美意识。所以,美是人类社会产生  相似文献   

5.
城市美学是城市科学与美学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特有的审美关系问题,首先是城市美的问题。把城市美研究范围仅限于空间环境美是不全面的。应当从空间美与社会美、审美客体与主体的结合上全面认识城市美学的研究范围。它主要应包括:一、关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美学问题;二、城市空间环境美论;三、城市社会美论;四、城市居民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教育问题。城市美学应成为指导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础理论学科之一,同时,对城市文明发展,社会进步及市民的审美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实美分为自然美与社会美。社会美是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物质性的社会实践和其他社会活动创造的美。它表现为劳动成果之美、人物身心之美及生活环境之美。劳动成果之美包含满足实用的功利美与满足五觉愉快的形式美,人物的社会美包括外部的形体美、仪表美与内在的心灵美,生活环境之美包括硬件设施的形式美与软件建设的风气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科技手段的提高,人们的形体仪表、日用商品、生活环境不断向满足官能愉快的形式美方向发展。作为这一现代生活基本特征的理论揭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争从国外转到国内,呈现出自身的逻辑行程和得失,值得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中蕴藏着巨大的美学价值,包括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生物学的自然美具体表现形式为光、音、形、色诸方面;社会美是人们对生物某些物种自然特征认识的深化,已把它们的某些自然属性“人格化”成一种精神的东西,使其自然美转化成社会美的特殊表现形式;生物体具有奇妙的自然形态,通过加工和改造,倾注创作者的思想情感,给予人们艺术美。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美学教育,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以美育人。  相似文献   

8.
社会美研究     
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是美的三种存在形态。社会美是指社会事物的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事物的美也千姿百态。然而由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一切社会事物都与人有关,因此,社会美也总是与人和人的活动紧密相连,直接或间接地以形象显现着人的本质、本质力量或理想。社会美本身既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它同时又是艺术美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研究社会美具有重大的意义。以下,我们就社会美的主要形态,分别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技旅游的审美观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托农业科技活动开展的农业科技旅游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农业科技旅游的内容广泛,这种旅游活动具有三个层次的审美活动:一直蕴含了农业美学自身所具有的形式美、动态美、韵律美、艺术美;二是体现了美的创造者———劳动者以及劳动本身的人工美、功能美、技术美;三是农业美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美、时代美。  相似文献   

10.
过去我们称之为美或确定为美的东西,实际上是美的常态,或常态美。这种美是优雅的、柔和的、单纯的、明快的。与常态美相对应的变态美则是美的一种变态。其表现形式不象优美那样是单纯、明净的形式,而是充满紧张、曲折、冲突和矛盾。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必然要经过“繁荣——→衰退——→荒芜”的过程,社会心理历程相应地发展为:“希望——→失望—一→绝望;人类市美活动和艺术创造必然也要经历“常态美——→变态美——-→丑”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方志美刍论     
方志的美学归属应为社会美与自然美的统一;其美学价值主要在于展示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境界,给人美的享受,留下可资借鉴的审美准则;方志美的实践源头大致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开始,历代方志名家同时又多是文学美学大师;方志美的主要形态包括博物美、山川美、风俗美、真实美、体例美等,是多样性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2.
客观物质世界即是我们的写生对象,也是审美的内容。从自然界的形态、色彩及性格中体验形式美的意境特色,寓意于物的审美内涵;从"人化的自然"中理解到丰富深刻的社会理性内容和情绪色彩;从社会主体人来认识人体、动态、面部、手部与内心世界的关系及其深刻的社会性特征,是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13.
美与生命同步诞生后,在人类审美活动的征程中相依相偎,同荣共枯:生命的盛衰存亡决定着美的变化得失;美的发展变化推动着生命不断向全面发展的自由生命奋进前行。自由生命的本质决定着美的本质,美是自由生命的表现。自由生命表现在自然事物、社会现象和艺术作品中,则分别生成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自由生命是审美活动的轴线和灵魂,审美创造是自由生命的表现,审美欣赏是自由生命的提升、丰富、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美与和谐     
和谐是各因素之间的协调一致,是美的基元。相反相成,对立统一,是形成和谐的根本原因。和谐美是形象的、有魅力的、具有生活的肯定性的。自然美的和谐偏于形式;社会美的和谐偏于内容,以人与人的关系为中心。和谐社会囊括并超越了社会美,且辐射到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等领域。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伟大的美学工程。  相似文献   

15.
实践本体论的关系性与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本体论是以自然本体论作为不言自明的前提的社会本体论,即阐明人类及其社会的存在本原和存在方式是社会实践的存在论。实践美学以实践本体论为本体论基础,把实践美学推进到新的阶段。实践是一种关系性哲学范畴,它超越了传统哲学和美学的形而上学视野,消解了主体和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主体和客体、主体和主体、客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之中探讨美的存在本原和存在方式,使得美学成为了关于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科学,在人对现实审美关系之中来把握美和审美,因此,美和审美就是在社会实践之中生成的关系属性和价值属性以及自由创造。实践的关系性也就是 “间性”,但是,它全面地包括“主客体间性”、“主体间性”、“客体间性”,它们全面地生成着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及其审美。  相似文献   

16.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科学的理论凝聚着人类的智慧,体现着美的特性。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知识树上开出的绚丽之花,它深刻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富有理性之美;它指引共产党人追求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展现境界之美;它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需要随着不同条件而加以运用,具有创造之美;它提出重要的是改造世界,不仅要摧毁一个旧世界,还要创造出一个新世界,呈现实践之美;它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表达通俗平实而又不乏文采,洋溢着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17.
美统时期,在美对菲关税与贸易政策主导下,菲律宾以糖、麻、椰、烟等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得到强化,并集中于对美出口;美工业制成品则构成菲进口商品的主体。此种对外贸易结构虽使菲律宾民族经济发展繁荣一时,却造成其经济结构的失衡与脆弱,以及社会问题的积累与社会发展的滞后。由此可见,具有新殖民主义特征的美菲贸易关系,对菲律宾民族经济的影响是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8.
“社会美”,是相对于“自然美”、“艺术美”提出的,它们同属于现实美,是社会审美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社会美”主要包括人类社会中的一切美言懿行,即传统的美德,它与一个民族的民族传统、民族性格是密不可分的。用蔡仪先生的话讲:“善便是一种美,即社会美。”在近年来关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意识的研究中,有一种观点具  相似文献   

19.
艺术的任务是反映美,创造美;美是艺术的本质,艺术的灵魂。而电影是使亿万人迷恋心醉的艺术,我国电影观众每天达八千万人次。在自己的作品中多给人民一些美的享受,美的启示,美的感染,这是电影艺术家严肃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艺术美是人类的主要审美对象,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艺术美的来源有四:一是现实中美的属性;二是现实中丑的属性;三是现实中不美不丑的属性;四是现实中亦美亦丑的属性。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与现实的美、丑、不美不丑、亦美亦丑特性在艺术形象中的结合,是艺术家创意的物化形态。它的本质,与其它美的形态一样,也是人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内在精神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