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政策-对策”“生产-生态”是乡村环境治理中的两对基本关系。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求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实现“政策”与“对策”相匹配、“生产”与“生态”相统一。依据这两对基本关系,通过借鉴韦伯的理想类型学说,探究我国乡村环境治理的四种实践类型,并借此阐述了环境治理的动态演变过程。这一模型表明:从历时态看,我国乡村环境治理的进路总体上呈现出了从“生产-生产”类型到“生态-生态”类型的趋势,但具体到个别区域,其乡村环境治理仍然存在向下跌落的可能性。基于该解释模型,以东北A市的乡村环境治理为案例分析发现:政策端区域发展战略与环境治理之间的内生困境以及对策端资金资源、建设资源与人事资源的约束促使A市不得不在“生产”与“生态”的双重目标中择一而行,致使其乡村环境治理回落到“生产-生产”类型。这种“生产导向”体现了村民与政府之间“无意识的合意”,成为当前乡村环境治理的主要障碍,而走出困境的着力点就在于如何理性地引导这种偏向生产侧的“无意识的合意”转为偏向生态侧的“有意识的合意”,从而形成“生态利益自觉”,实现乡村环境善治。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国家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机制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QCA)对“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机制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研究提炼了影响机制发展的六项结构因素,包括政府信息透明度、司法体系支持度、社会监督的有效性、ENGO的发展状况、新闻媒体自由度、公众的环保意识。通过定性比较分析发现,“芬兰模式”和“美国模式”是“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机制发展的代表性模式;公众的环保意识是机制发展的基础,健全的司法体系、环境信息的透明和新闻报道的自由是成熟的“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机制形成的充分条件;成熟的“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机制一般有特色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是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之生态宜居的客观要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国家顶层提出基层组织作为基本单位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结构。研究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优势、治理嵌入以及制度安排方面阐述基层组织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的理论契合,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梳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制度困境及其路径选择,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未来的改革方向,为基层组织有效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是实现乡村振兴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措施之一,那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法治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要求,法治化是实现治理有效的基本方略和促进乡村社会生态宜居的必然选择.当下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如若要想在巩固此成果的基础上取得更大胜利,则须走一条长效治理的法治化之路.当下治理的法治化却面临着法律体系缺失、权责界限模糊、参与主体法治意识淡薄及法律监督机制缺位等现实困境.于此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整体思维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法律体系、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参与主体的权责界限;增强参与主体的法治思维,提升其法治意识;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法律监督管护机制.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本底基础,环境治理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的内在需求。“生态桥”治理工程是北京平谷区针对桃树枝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而提出一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乡村治理的模式,对于破解乡村环境治理困境具有重要意义。平谷区立足于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实施“生态桥”治理工程,搭建起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环境治理与基层治理协同推进的桥梁,推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化、绿色化转型,本文基于PSR模型框架阐释了乡村环境治理逻辑,剖析了“生态桥”治理工程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启示,探讨了生态治理项目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机制,为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乡村环境治理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实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乡村环境治理必须遵循"两型"社会建设要求,以清洁生产、村庄宜居、生态和谐为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着力点,以推进新型城乡一体化为核心目标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积极发展农村生态经济,推进小城镇及中心村建设,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7.
农村环境治理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以行政型治理、市场型治理与社区型治理三种模式共融交织为发展态势,在实践中,这种多元的治理模式缺少协调性与统一性的治理逻辑,呈现出政策支持不足、资源禀赋不足、社会资本整合不足与价值目标异化等碎片化问题。为此,结合整体性治理理论注重协同、整合与信任机制建设的治理思路,调度当前农村环境治理模式中的有益要素,整合农村环境治理的政策目标,优化科层主体的组织功能与促进公众参与,进而降低治理协商成本、提升科层治理效率、加强农村社群信任与推动治理的公私合作,是推进农村环境治理模式革新的理想进路。具体来说未来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在目标维度上,建立价值协同机制与诱导动员机制,凝聚农村主体价值目标;在组织维度上,优化政策供给靶向,推动跨界联动式治理;在市场维度上,健全农村环境治理市场体系,通过市场杠杆来配置农村环境要素与资源;在社会维度上,整合农村新型社会资本,培育农村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8.
农民民主参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检验公众参与对农村居民公共服务质量评价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公众参与拉近政民距离和强化政民互动,提升了农村居民公共服务质量评价。从公众参与有效性看,参与过程和参与结果的有效性均对农村居民公共服务质量评价起积极正向影响,其中“参与结果是否有效”的促进作用更大;从公众参与便利性看,畅通农村居民“建言献策”渠道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因素。在推进乡村振兴实践中,应凸现农民主体地位,构建“人民满意”为导向的公共服务参与生态;完善参与反馈机制和拓宽参与渠道;“因类制宜”提高农民参与素养和参与能力;加强农村数字建设,引导农村居民网络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的现实状况要求知识分子参与发展。从“乡村建设运动”到“参与式农村评估(PRA)”,一脉相承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正是知识分子参与农村发展的写照和依据,也是中国农村发展必须关注和努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村环境治理中的社会资本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环境面临着严重的问题,这和目前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相关。现行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强调政府主导,忽视农村社会的公众参与。未来农村环境治理需要强化公众参与和协同合作。这就使社会资本成为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角度。社会资本在农村环境治理中具有社会整合、组织与协调、规范、促进沟通和参与等功能。笔者最后以社会资本为角度,对未来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股权激励是借助有效资本市场而普遍实施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但在后SOX时代市场监管环境、全流通的经济背景下,高管层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在阐述股权激励效用及作用机理、分析股权激励风险与效用的基础上,探讨了股权激励模式的构建,提出了提高股权激励效用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2.
关于运用激励理论调动青年教师积极性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工作的关键之一就是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应用激励理论 ,采取相应的激励手段 ,就可以对青年教师的行为进行定向控制和改造 ,从而取得预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激励是运用科学手段或方法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如何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目前,企业激励机制多以物质激励为主,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单一的物质激励已经显现出弊端,非物质激励作为物质激励的必要补充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作用,二者结合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研究激励协同的过程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对知识联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将连续体理论应用到激励协同的过程研究中,通过研究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的互动过程描述了激励协同连续体的内涵;详细阐述了激励协同连续体的产生基础,即激励势差的形成和作用方式;分析了激励协同内生机制,即知识主体竞争合作的产生和影响作用;构建了激励协同模式,即激励连续带,阐明了激励协同的发展过程;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有利于揭示激励协同的本质和掌握知识联盟的运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立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着重阐述了激励机制的两个组成部分——报酬激励和精神激励 ,并且提出 ,在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同时 ,要辅之以强有力的约束机制 ,从而培养和形成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从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竞争激励以及个人发展激励等方面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海尔的激励管理,并评析了其特点和成功经验,同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或值得商榷之处,为其他企业的管理提供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管理中 ,必须根据高校教师的行为偏好特征来设计适当的激励机制 ,使高校教师的最优行为与学校的目标“激励相容” ;在激励机制构建中必须遵循效率与公平平衡的原则 ,谋求管理的人性化与制度化的动态平衡 ,以达到高校教师管理的有序、高效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的实质 ,是构建对高校教师行为目标的选择起激励约束作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8.
从行为博弈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对行为奖励机制有效性进行度量的一般数学模型,并给出了行为奖励机制的成本优化方法,为行为奖励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与统计观测的新方法.运用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对高校教师科研行为奖励机制的实例进行了诊断和改进.  相似文献   

19.
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员工激励不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结合企业实际,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员工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其维持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 ,完善经营者报酬激励的基本内容 ,是把经营者的报酬和其行为结果结合起来。可采用报酬激励和精神激励 ,激励方法运用得当可充分发掘管理者的潜力 ,使其潜能成倍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