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青海省祁连、门源两县340份牧民户调查问卷数据,采用熵值法评价牧民户生计资本,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草原补奖标准明显低于牧民户期望值,草原补奖收入对牧民户家庭增收贡献有限;(2)调研区域牧民户的生计资本整体比较稀缺,且五类生计资本分布不均衡;(3)禁牧政策的实施显著影响牧民户的生计策略选择,并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4)草畜平衡政策对门源县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高于祁连县;(5)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是影响高原牧民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关键生计资本.为进一步完善草原补奖政策,建议提高草原补奖标准、重视生计资本积累、注意分区施策、强化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草畜平衡制度为何难以实现“草畜平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草畜平衡制度是我国草原管理和生态保护的基本制度,但在实施中却难以达到"草畜平衡"的目的。文章基于内蒙古地区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从草场生态过程和牧民行为两个方面,分析了草畜平衡制度在实施中问题产生的根源。研究表明:一方面,干旱半干旱草场存在一定的非平衡生态系统特征,承载力管理不一定能实现草场的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牧民对载畜量的控制是一个多因素影响下的综合决策,并受到市场、畜牧业生产周期、生计需求的限制。而现行的草畜平衡制度在这两个基本环节的处理上采取了简单化、标准化的思路,导致该制度不能有效执行。文章认为,在资源时空异质性异常显著的干旱半干旱草场,目前将"草畜平衡"作为落实到每一微观牧户的实施手段,其可行性值得商榷,草场管理中更应该侧重生态系统的弹性管理,而不仅仅是关注作为阈值的承载力本身。  相似文献   

3.
草原牧区从游牧到定居的转型离不开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的调整。随着草场承包责任制改革,围栏已不再是简单的基础设施,更是界定牧区人地关系与相关主体关系的重要符号。人地关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牧民生计层面。在草场承包经营背景下,围封牧场定居放牧成为了牧区主要的生计模式。与此同时,围栏的出现同样重新塑造着牧民彼此、牧民与集体、牧民与国家以及外来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意义上可将当前的草原牧区概括为围栏社会。围栏社会中的人地关系与主体关系的转型性特征也成为进一步推进牧区振兴与共同富裕的主要背景。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新疆北部牧区牧民在非农产业务工就业和进入城镇生活的现象十分普遍,形成了“半农(牧)半工”的生计模式,进而促成牧区社会进入后定居时代。调查发现,定居后牧民面临着农牧业生产边际效益下降与草原生态环境快速退化双重暴露的困境,与草原生态环境的关系从平衡走向了失衡。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及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下,新疆北部牧区牧民生计方式持续调整和优化,为重塑牧民与草原生态环境关系创造了新的机遇。因此,应持续优化牧民生计方式,推动新疆北部牧区走绿色发展之路,最终实现牧民与草原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草地水资源,建立水利保障体系,实现以水定草,以草定畜,水草畜平衡。  相似文献   

6.
西部少数民族牧区面积广袤,却位于干旱、半干旱和高寒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了解这一区域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生产问题,笔者对川甘青三省少数民族牧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生产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牧区草畜矛盾尖锐、草地超载严重、退化普遍,牧民生产技能缺乏、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传统、生产效率低下是当前牧区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而生产投入不足、经济发展滞后、资源环境约束、牧民自身素质和生产习惯是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加强草原建设,控制放牧数量;培育新型牧民,提高畜牧生产效益;增加资金投入,实施生态补偿是解决牧区发展与保护的协调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颁布实施的《草原法》规定了多项管理制度 ,其中的草畜平衡制度切中了草原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核心。在具体分析草原草畜失衡的现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贯彻新《草原法》、实施草原草畜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甘肃牧区牧民定居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部牧区城镇化进程中,由牧民定居而导致的草原退化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甘肃省牧民定居程度居全国领先地位,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调查资料表明:目前所采取的一些定居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其根本原因在于牧民定居过程中,只重视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变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从根本上解决牧民定居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牧民参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意愿为研究对象,选择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为案例地区,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当地牧民参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意愿进行研究,并对影响牧民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估计.通过研究得出,当地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有着较强烈的参与意愿.家庭总收入水平、家庭劳动力负担系数、拥有草场面积等多种因素都影响着牧民参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意愿.当地政府应加大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宣传推广、加强对牧民的教育培训、综合考虑牧民在生计能力方面的差异、丰富草原生态补奖的形式,从而提升牧民的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新疆一个牧业连队的实地调查,发现导致当地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是多样的,其中既有自然环境变化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在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下很多定居牧民因生计转型不成功而陷入贫困,牧民生计方式的转变和市场意识的增强使牧民的本土知识和护生价值观逐渐丧失。自然环境的变化,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贫困和传统生态文化的缺失这四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当地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1.
草原畜牧经济文化类型在当代的新近变迁,主要体现为政府和牧民通过实施退耕、退牧和还草、还林工程,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本文介绍并讨论了关于这一举措及其效果的两种不同观点:完全赞成的观点和不完全赞成的观点。不完全赞成的观点把草原生态重塑与畜牧生产方式转变问题放在大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及其内在关联的系统中来考察,强调指出:指导政府决策的草地生态科学还不够“科学”;不减畜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草畜矛盾和生态恶化;要充分认识牧区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社会资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藏族世代生息在青藏高原上,他们选择适应高原生态环境的游牧作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青藏牧区牧民在长期的游牧实践中形成具有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朴素的生态观,世代保护着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如今对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管理与保护,应该重视当地牧民在草地保护中的主体地位,认识并尊重当地民族的传统游牧文化,因地制宜,从而促进当地自然、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对牧区经济发展影响深远。以畜牧设施建设、饲草种植、草地改良、草地流转等为主的草原后续产业发展已成为草原生态保护和藏区牧民增收目标的重要途径。基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实地调研,针对不同贫富程度以及不同经营规模的牧户进行差异分析,发现以暖棚建设补贴为主的补贴在不同类型牧户间的分配差异明显,同时由于不同类型牧户后续产业发展的限制,资金扶持应该更具有针对性。加强牧区人工饲草种植、草地改良、促进不同类型牧户参与人工饲草地流转以及转变扶持方式都将有利于牧区后续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帮助少数民族牧民实现定居是政府推出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牧民定居有利于提高牧民生活水平和牧业抗风险能力;有利于推动牧民实现产业转移,促进牧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但牧民定居点建设面临建设资金困难,牧民自筹压力大,草料地不足,生产方式转变难,定居点建设缺乏民族特色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加大政府统筹力度,采取综合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草原畜牧业发展与草地资源利用的讨论和研究中,关于游牧生产方式与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哪种生产方式更能促进草畜合理利用的争论成为一个焦点。本文选取作为中国11片重点草原牧区之一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该盟解放以前游牧畜牧业发展状况和特点的回顾、分析,得出在传统游牧畜牧业生产方式发展中的各个阶段对草畜利用的效率有所不同,应该辩证看待游牧生产方式,保留其合理内核,为现代畜牧业发展和草地资源保护利用提供有利借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草地资源退化沙化问题越来越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至于草地资源退化沙化原因,议论纷纷,侧重各异,但大体上可概括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超载过牧也是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西鸟珠穆沁旗实地考察和调查的基础上,对草原畜牧业生产状况进行论述,分析草地利用中的超载过牧状况,并提出了加大“三牧”制度的投资力度,加强草畜平衡的监督、执法力度,大力推进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搬进城里的牧民能适应城里的生活吗?他们的收入能有保障吗?牧民的心理平衡吗?牧区城镇化的速度是否过快?城镇化是否意味着畜牧业经济的最终衰落?牧民不放牧了,没有牧场了,传统文化如何延续?在牧区推行农耕模式和城镇化是否有悖当地生态环境?以游牧文化的发展为主线,以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为个案,以牧区城镇化为议题,论述了牧区城镇化的目的、意义和成就,对牧区城镇化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剖析,针对问题提出了理性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总体上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肯定,同时也出现了机制的持续性有待明确、补奖标准普遍较低、项目叠加实施现象较普遍牧民利益受损、禁牧区牧民的未来生产生活无保障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并且引发一些社会问题.本文指出,补奖机制应从制度和技术两个层面来进一步完善,以便实现草原牧区生态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多赢目标.  相似文献   

19.
关注中小牧户,帮助中小牧户,是协调草原生态目标和牧民生计目标的关键。本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阿拉善左旗、中部的四子王旗和东部的陈巴尔虎旗三个旗县的实地调研,对中小牧户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中小牧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中小牧户是指草场经营面积未能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牧户。中小牧户产生的原因有:(1)特定时期的人口增长;(2)草地退化;(3)嘎查的草地资源禀赋(草地类型、人均草场面积);(4)草场的初始分配政策;(5)牧户家庭人口变动。为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在后续完善草原保护和牧民收入相关政策措施中需要充分考虑中小牧户产生的背后原因。  相似文献   

20.
游牧民的自然观与环境态度以"顺应自然"为核心,蕴藏于生计与生活方式、资源管理体系、禁忌与习俗之中,是维系人与草原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影响因子。定居后,牧民自然观与环境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成为草原生态环境与牧区经济双重边缘化的重要诱因。牧民也根据国家政策与发展理念的变化调整自然观与环境态度,将其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话语相融合,为重新平衡与草原生态环境的关系提供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