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了“文艺运动中的一些根本方向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文艺的本质。 提起毛泽东同志对文艺本质的认识,人们总是马上想到《讲话》中的这样一段话:“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认为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本质观。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看法是不错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志不是把这段话放在毛泽东同志的整个文艺思想体系中,而是抓着其中的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文艺发展史上关于艺术创作问题是曾经有过“唯理主义”和“感情至上”的论争的。不过,无论前者或后者,都由于他们脱离社会和艺术的实际,在理论上片面地解说文艺的特征,故而总是把艺术创作弄得十分僵化和畸形。在重新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和其他有关文艺论著时,我们深刻地感觉到,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美学思想指引下,毛泽东同志在“研究文  相似文献   

3.
<正> 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劳动创造了美”.这是美学史上崭新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美学观.它向人们昭示,美是与人类自觉、有目的和能动的社会实践相联系的.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原则,卓有成效地解决文艺创作和无产阶级文艺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致杨绍萱、齐燕铭》和《致陈毅》等光辉论著,就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包括毛泽东同志的艺术实践在  相似文献   

4.
正值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为纪念12月26日这个光辉日子,笔者想就毛泽东的文艺美学观问题,谈几点思考已久的意见,略表缅怀之意。今年也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正式在《解放日报》全文发表50周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论著中,《讲话》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甚至是无与伦比的文艺美学著作。自问世以来,它对我国革命文艺的审美走向和世界文坛的美学影响,是举世公认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就没有极少数人无视以至否定毛泽东的文艺美学观。前些时候,不是就有人说毛泽东文艺思想蕴涵着“颇深的反美学倾向”吗?但愿这是莫大的误解,而不是固执  相似文献   

5.
正值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为纪念12月26日这个光辉日子,笔者想就毛泽东的文艺美学观问题,谈几点思考已久的意见,略表缅怀之意。今年也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正式在《解放日报》全文发表50周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论著中,《讲话》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甚至是无与伦比的文艺美学著作。自问世以来,它对我国革命文艺的审美走向和世界文坛的美学影响,是举世公认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就没有极少数人无视以至否定毛泽东的文艺美学观。前些时候,不是就有人说毛泽东文艺思想蕴涵着“颇深的反美学倾向”吗?但愿这是莫大的误解,而不是固执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关于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文艺“必须和新的群众相结合”的思想,全面深刻地揭示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正如毛泽东在他的美学专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呢?我以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发展科学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诗要用形象思维”的理论,对于解放艺术生产力,发展艺术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这些问题的提出,深刻地揭示了艺术发展的规律,具有客观性质,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 毛泽东同志提出发展文艺与科学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问题的实质或其基本精神就是,解放艺术生产力,使社会主义文艺在竞争中得到自由的发展。“双百”方针道出了文艺自由或创作自由这一客观规律。这个思想已经反映在我国的《宪法》之中。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祝辞》中也明确指出:“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国内文坛某些“主体性美学”论者,为了推倒毛泽东文艺思想,从美学的角度大肆攻击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偏偏忘了文艺的本性是审美”,是“文艺政治学而不是文艺美学”,充满“帝王思想的病毒”,“不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虽然没有专门的美学论著,但是,他的许多光辉著作却广泛地涉及了不少重要的美学问题。尤其是在他的文艺观中,阐发了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思想,很值得认真探讨。一美是文艺的本质属性之一,或者说文艺作为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具有审美特性,这是毛泽东文艺观中一贯而明确的审美思想。文艺的本质或特性,是文艺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文艺理论界普通强调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这当然是不错的,但又是不够的。毛泽东同志并不把文艺看作一般的意识形态,而是十分强调文艺的审美特性,强调文艺的“美”。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已经四十年了。《讲话》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解决了文艺发展中一系列根本的问题。它的基本思想至今还是我们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指导方针。《讲话》的产生,既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贡献,也是我们党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广  相似文献   

11.
1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作为毛泽东文艺思想成熟的标志,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文献有着重要的意义。《讲话》蕴含的理论是十分丰富、十分深刻的,其基本精神至今仍然闪烁着光芒。重温《讲话》,我们不难体察,毛泽东同志考察文艺工作,首先是把它纳入革命事业这个大的视野中来的。他的一个总的思路,是如何使革命文艺服从和服务于革命事业,在那时,就是如何使革命文艺服从和服务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毛泽东同志探寻文艺的种种问题,包括态度问题、立场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都是从这个总的思路出发的。所以他在50年前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第一天,就开门见山地说:“今天邀集大家来开座谈会,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史求真同志在《论<红楼梦>的人的主体意识》文中,从人是《红楼梦》的美学和历史意蕴的主要载体、主体对象,和作家及其人物的主体意识,以及“人性的深度”和人物性格,等等方面,论证了《红楼梦》的主要美学意蕴是:“在作品所创造的人物形象体系及其人的主体意识的描写中,表现出人性的纵贯历史的深广度和横贯当时现实的丰富度,从而使作品充满了人性的魅力、充满了百读不厌的美学的魅力。”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见解,它抓住了当前《红楼梦》内容争论中的关键所在和症结所在。本来,构成历史的主体是人,让会的主体也是人;文学艺术描写的对象是人,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围绕文艺与人民的关系 ,就文艺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作了雄辩、深刻的分析。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在新时期就“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生活是文艺工作的源泉”这一真理 ,作了进一步的深入论述。党中央三代领导核心的见解是一脉相承的 ,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了继承、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已经整整四十年了。在这篇经典文献中,毛泽东同志的着重点,是研究文艺与革命的关系,即研究文艺在革命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质言之,就是研究文艺重要的外部规律问题。但是,毛泽东同志的研究,并没有局限于或者孤立在外部关系方面,没有就外部关系论外部  相似文献   

15.
一九四二年五月,毛泽东同志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一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著作。它不仅是我国现代美学思想发展的珍贵历史文献,而且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结合毛泽东同志的其他著作,认真学习《讲话》,研究毛泽东美学思想,联系今天的实际,进一步发展毛泽东美学思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仅就毛泽东同志关于生活、艺术和美的关系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6.
到今年五月份,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周年了。《讲话》解决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如何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从而奠定了革命文艺的根本方向。这是《讲话》的中心内容,也是它的最大贡献。 “任何文艺都有个为谁服务的问题。”(周恩来)这不是人为地强加给文艺的,而  相似文献   

17.
樊美筠同志在《文艺研究》1988年2期上载文谈美的本质问题,有很多精当的论述。她认为“美的本质问题仍然是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因此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理论优越性,就必须在美的本质问题上首先体现出来”。我认为这样的见解无疑是正确  相似文献   

18.
5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50年过去了,今天仍然是我们文艺的根本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问题”时,还指出:“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我们文艺中反映出来的许多问题,例如要不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问题,文艺是有为而作还是下意识非理性的产物,文艺作品是艰苦创造的结果还是“玩”出来的,创作是从生活出发还是从自我出发等.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根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中国无产阶级文艺的一面光辉旗帜。以《讲话》为标志的毛泽东文艺思想,对无产阶级文艺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历史推动作用。在毛泽东文艺思想中为大家所熟悉的一个重要內容是强调“民族形式问题”蠖舅?“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①他还说:“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  相似文献   

20.
<正>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提出的文艺批评的两个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指导准则,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针,然而长期来,它并没有得到正确地贯彻执行.“文化大革命”中,以“政治”取代艺术,否定了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前些年,有的人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贩卖人道主义之类货色,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伟大真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也当作极“左”的东西给否定了.其中就包括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提出的文艺批评的两个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