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许佳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95-197
新世纪要求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大学生心智已趋于成熟,已具备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并完成的基本素质,具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条件.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获得、洞察、输出信息等支撑创造力的特殊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应从确定专题、提出假设、制定内容、采取行动和得出结果几个方面逐步开展. 相似文献
2.
江玉君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5)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培养人才的全新教学方式.通过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对其效度缺失及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从而促进大学英语研究性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孙冬苗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6):148-150
简要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起源、内涵和特点,着重阐述了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实践的模式和流程,并作了积极的构想和探索。研究性学习改变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4.
“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杏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3):108-112
本研究将小组合作课堂展示(group presentation)创造性地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一年半的实践中,逐步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实现了有效教学。通过实践过程中的观察、问卷调查以及学生的反思性评价,笔者发现这种教学形式能够:(1)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技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2)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主性和自信心;(3)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4)实现师生角色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与“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荣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27-129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本文简要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大学英语中研究性学习的优势、以及笔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讨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张秀娟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9)
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恰好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相吻合,它具有学习资源的无限性、获得信息的便捷性、上机操作的独立自主性和网络界面高度的互动性四大优势,提出了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的6个模块,即情境、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何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614-617
研究性教学思想作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不是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目的,而是为学生创造获取知识的优越条件,让学生在知识探究中形成自己的思考、体验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力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教学情境、方法和途径.从探究研究性教学思想的形成出发,分析研究性教学思想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的影响和指导意义,并从创新教学理念、完善教材体系、改革教学方式、构建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大学英语研究性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王皖临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1):122-123
研究性学习一种全新的教育和学习方法,特别是对邓小平理论等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学习更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实践表明,它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对国家大事的关注,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大学生对邓小平理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同时可以锻炼大学生观察社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秀娟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3)
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恰好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相吻合,它具有学习资源的无限性、获得信息的便捷性、上机操作的独立自主性和网络界面高度的互动性四大优势.提出了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的6个模块,即情境、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时丽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8-59
传统的外语教学存在很多弊端。近年来合作学习受到外语学习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传统外语教学的弊端、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合作学习的意义等四个方面研究合作学习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郭海端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2(1):81-84
根据自主学习的涵义,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出发,探讨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培养他们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汉文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2):112-114
由美国一些教育家倡导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适合外语学习的特点,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推广.将合作学习的方法灵活地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能够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3.
曹静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350-352
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不断增多使大学英语课堂上出现面子威胁行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对教学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深入探析面子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并指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以Alderson和Wall提出的15个“反拨效应假设”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四、六级网考将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教师与学生都认同四、六级网考将对大学英语教与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包括教学内容与学习内容、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情感因素和教学硬件设备,但影响的程度将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习策略教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应用语言学研究重点从“教方”向“学方”的转变,第二语言学习策略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如何将学习策略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外语教学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和第二语言学习策略教学法的研究,并结合我国大英教学现状,提出了大英教学中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相结合的灵活、综合的策略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使其成为自主学习者。 相似文献
16.
分级教学模式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所引入的竞争机制在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同时,也导致学习者一些新的英语学习焦虑因素的产生。文章通过对分级教学后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表现形式的阐述,分析了新模式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产生的内外部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这一研究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文章概述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实证研究"(2002-2005年)的研究源起、研究问题、研究模型、研究方法及主要结论.该研究是针对改革前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反拨效应历时研究"(07BYY030)将以此为基础,进而对改革后的四、六级考试反拨效应进行历时研究,以期在理论方面建立更加完善的反拨效应理论研究模型;在实践方面为四、六级考试相关人员(stakeholders)提供及时、有益的反馈信息,为提高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做出贡献.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大规模、高风险考试反拨效应历时研究的首例,该项研究期望能为其它大规模、高风险考试的反拨效应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刘海燕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Z1):54-56
文章综述了学习动机的定义、外语学习动机理论基础,论述了学习动机与大学生英语学习、英语教学的密切关系,提出大学英语教师在充分了解学习动机重要作用的前提下,要学会将学生的外在动机和工具型动机转化为有利于学习的内在动机与融合型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郝丽华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Z1):190-192
近年来,内隐学习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研究表明,内隐学习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发进行.它是一种自动的,不易察觉的,对复杂规律敏感的学习.与外显学习相比更具有优势.内隐学习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大学外语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