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浮现》是当代加拿大杰出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通过对女性被客体化和生殖技术对女性的压迫两方面的描述,批判了男权社会里女性“他者”的地位,对当今的女性政治仍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1883年英国桂冠诗人阿尔弗莱德·丁尼生发表叙事诗《夏洛特姑娘》,该诗折射了维多利亚时代男性心中的理想的女性形象,揭示了禁锢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困境,以及试图挣脱男性神话的女性的欲望与挣扎,失败与毁灭。本文试图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独特视角探讨诗中夏洛特姑娘的幽居形象,以及深入了解受困于重重社会道德伦理樊篱中的维多利亚社会中产阶级女性的社会地位与性别角色、女性意识等。  相似文献   

3.
马藜 《兰州学刊》2009,(7):157-160
女性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有其特有的生命体验即对于生命体验的完整的过程,但在一些男性作家的笔下,却完全是另一个情况,男性教授作家阎真的《因为女人》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小说以女性的身体与年龄为轴心来揭示男权社会中女性特别是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告诉我们:女性的身体,是男性的欲望叙事;年龄,使女性对危机予以认同;男权文化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形成女性自我救赎的重阻;男性作家对女性生存状态描述是偏颇的。这就警示着我们更多地思考女性解放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作家,他隐晦的创作方式及其离奇的自杀都像谜团一样围绕在每个读者心中。《老人与海》是他最后的一部作品,在此之后他宣称履行了之前的诺言不再创作小说。当海明威在痛苦中反省的时候,他找到了留住辉煌的最好方法——自杀。自杀既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解脱,他把握住了高峰,但他知道这种高峰是描述错误的痛苦带来的。描述错误也是在错误中不能自拔的。但毕竟在别人眼里他是顶峰的象征,又有能真正思考自身困境的根源。在这一点上,海明威是伟大的,其勇气也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5.
唐东堰 《东岳论丛》2011,32(1):79-82
以往的《祝福》研究大多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直接促使祥林嫂死亡的,按照文本的暗示,应该是"灵魂有无的问题"。"灵魂有无的问题"或者"生命意义问题"在鲁迅1924-1925年间文学创作中反复出现,它背后隐藏着鲁迅深重的危机感。鲁迅正是借助祥林嫂的悲剧传达出了他本人对生存的独特体验和对自我精神困境的体认,并试图寻找摆脱生存困境的精神出路。《祝福》的重新解读对于理解《野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中的男主人公亨伯特是个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家,他对自己审美的追求充满戏剧化的矛盾:一方面慰藉了他受伤的心灵,成就了他生存的意义;另一方面,却造成自身的生存困境,导致他的毁灭.亨伯特的故事表明有悖于伦理道德的审美主义者,会处于精神流亡的痛苦中难以自拔,得不到归属感.  相似文献   

7.
王尔德的《莎乐美》是公认的唯美主义名剧。在评论剧中女主人公莎乐美形象时 ,人们往往局限于唯美主义视角 ,把她作为“病态美与追求肉欲的象征”。本文从《莎乐美》在五·四时期受到我国文坛的特别关注这一文化现象入手 ,以女性主义批评为视点 ,论述了莎乐美形象所蕴涵的女性意识 ,探讨了王尔德对女性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朋友是五伦之一,友情是古代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然而,这种情感需求的主体长期以来只限于男性。《林兰香》把友情作为女性重要的精神需求去凸显,甚至把友情置于婚姻选择的先决条件,是小说领域探讨女性正常友情的第一篇,超越了《金瓶梅》,开启了《红楼梦》,成为家庭小说系列对于女性问题探讨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以关键词梳理知识谱系已成为解释学等领域内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以"思"、"忧"两个 关键词去探究《诗经·国风》中女性的精神世界,通过对它们所关涉内容的分析,管窥到她们的精神定向 主要在自我的生命欲求,同时在流传下来的少数篇章中映现对乡邦的关念。  相似文献   

10.
《简·爱》通过女主人公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的曲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不屈服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冲击了男性中心社会的妇女观念,较早地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觉醒女性的抗争。而《呼啸山庄》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恩萧追求真我,挑战父权制湮没女性身份的“家庭天使”观念,为在文化教育、伦理道德和婚姻上摆脱父权制不惜以死抗争。从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的著作中,分析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她们渴望自由的呼声。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继承和发展了《牡丹亭》中的女性意识。在女性主体意识方面,《牡丹亭》主要表现在追求个人爱情,而《红楼梦》不仅仅表现在对爱情的追求和歌颂,更表现在对女性自身美好本质和人生价值的追求和肯定;在女性抗争意识方面,《红楼梦》中黛玉追求的不只是爱情自由,更重要的是个性的自由,人格的平等,同时也以自己的力量与封建势力作了一定的反抗;在性与爱方面,《牡丹亭》表现了杜丽娘强烈的性爱追求,肯定了情欲的合理性,而《红楼梦》中的性与爱观念更为进步,表现为性爱双方相互尊重,彼此肯定对方的人格价值和尊严,向往共同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的性爱关系,同时也表达了“重情抑欲”的可贵的性爱观。  相似文献   

12.
郭小英 《兰州学刊》2007,(7):130-132
伍尔夫小说中的女性及女性之间的微妙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伍尔夫小说中的女性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这使她们之间能进行无声的交流或无言语的对白.文章重点分析的三位女性在小说中尽管着墨不多,但她们个性突出,笔者认为这正反映了伍尔夫在拓展女性形象空间上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数百年来的《水浒传》研究 ,特别是其主题研究 ,不同的角度、语境与释读者 ,从而构成多样的小说主题形态。我们从《水浒》文本的不确定性、主题释义的开放性、接受者前理解的介入性、文化语境的历史变迁 ,探寻出《水浒》主题释读的多重困境。因而 ,决定着小说主题解读方法必然由“非此即彼”的单极思维、“亦此亦彼”的中庸思维向“非此非彼”的多元思维开放  相似文献   

14.
李春梅 《南方论刊》2013,(2):97-98,90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女性这一主题,两者都从不同的方面切入,分析了女性形象。但是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造成了两部作品在女性审美上的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5.
巴金在《家》中成功地塑造了悲剧青年女性形象系列,愤怒的向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发出了“控诉”,警醒人们对传统文化意识的反省。同时,这些青年女性的遭遇和抗争,也昭示出树立独立、平等和人的觉醒的现代文化意识才是女性解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的佛教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瓶梅》是一部充满了佛教精神的世情小说。作者通过对西门庆家庭兴衰变迁的如实描述,“曲尽人间丑态”,意在让世人破除财色之贪的执迷,参悟诸行无常的空相,生起悲天悯人的慈愿,从而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安全与满足。《金瓶梅》这部小说的主要意义和内涵,应该在这里。  相似文献   

17.
对历史人物内在精神生态的拷问与追寻,着力于自然人性的探求,是司马迁在《史记》文本建构过程中努力的方向和良愿所在。《史记》中登场的女性人物近四百个,构成了宏大历史场域中独特的女性形象景观。司马迁精心描述了和谐的精神生态和失衡的精神生态两个层面的女性人物,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精神生态的关切和忧思,对建构理想的精神生态范型的期盼。  相似文献   

18.
《左传》以“女子,从人者也”为其所记述的女性形象定位,通过所记载的为数不多的女性人物,揭示了当时女性从属者的社会地位及人生悲剧——尤其是政治婚姻下的女性,不仅没有婚姻自由,自身也成为一种政治的纽带与工具,甚至被套上种种精神桎梏,在担负特殊的历史使命的同时,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9.
许地山的经典作品《春桃》寄寓了作者对生存困境的思考与表达,主人公春桃通过“自救”——女性生存意识的觉醒与“他就”——“一女二男”生活模式的接受来达到对生存困境拯救的目的。本文试从哲学的角度来对这种生存困境的理想化拯救作一些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6,(3):132-136
20世纪80年代,中美两国的女性剧作家大多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进行创作,她们以女性问题为载体,以家庭作为剧本的基本框架,聚焦现代女性的生活,表达女性的欲望和诉求。中美女性话剧中所表现的女性问题,折射了当今社会在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当代女性正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她们在事业和家庭、伦理与情感矛盾冲突时的痛苦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