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隐逸文化历史悠久,是漫长几千年历史的一道独特风景.但“隐”又有真假之分.真隐虽原因各异,但却有其看重个性生命自由之追求;假隐则以隐为手段,成为其出仕之终南捷径.隐逸文化被社会关注,儒道两学派与其关系尤密切.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庄子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则更接近和体现了隐逸文化的精髓.隐逸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隐士必须是知识分子,其中卓越有成绩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占了相当比例,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就齐文化所独具的内涵而言,它跟隐逸文化有冲突的地方,但隐逸文化在齐文化史上却并没有因此而消亡.齐文化中的隐逸文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齐人豁达和不拘泥的民风,使之能够对古代中国士人均面临的仕与隐的问题做出自如选择;二是在齐地尤其发达并进而影响到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术神仙之说,对齐地隐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作用明显.这既是在看似与隐逸文化相冲突的齐文化中却又能够产生出隐逸文化的原因所在,同时也是齐文化对中华隐逸文化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从把握作者情感的角度,对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等三位典型的隐逸诗人归隐时的真实复杂的心态作一解读,借以比较清楚地看到隐士的理想、悲剧性与超脱性,看到人性的压抑、反抗与回归。在作者清新脱俗的诗句中去感受他们心灵上的创痛和精神上的追求,可以推断出中国隐逸诗人闲适的背面:退隐中包含着无奈,超脱中隐藏着哀伤。  相似文献   

4.
庐山隐逸文化内涵丰富,在隐逸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文章把庐山的隐逸文化旅游资源分为六类:庐隐、道隐、佛隐、学隐、酒隐、吏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庐山隐逸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5.
隐逸之士是伴随阶级社会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东汉时期,由于各种社会原因的综合作用,此一群体是显著扩大之势。同隐逸,其中又有儒隐,道隐之分,真隐,假隐之别。儒隐者以隐逸为进入或重返庙堂的手段;道隐者以隐途为目的,前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鹤在功业;后者鄙薄功名利禄,关注个体生命,二者在文化上都有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道德尊严与文化批判──论隐逸的正义要素张立伟我说隐逸不说隐士,隐士固然在隐逸,但历史上好多非隐士一生中也有长长短短的隐逸行为。简单他说,隐与仕相对,可以仕而不仕即为隐。本文主要论述隐逸负载的正义要素,看其幅射开来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一)隐逸头上三把刀...  相似文献   

7.
中国隐逸文化中的山林传统,以儒道隐逸理论的核心价值为思想资源,围绕"道统"与"政统"之间的文化调节而产生,逐渐成为相对于朝廷、政治的自足的文化系统,是士人维系个体独立、缓解与政治威压紧张关系的重要平衡力量。在山水审美的自觉意识萌发并融入隐逸文化的魏晋之前,中国早期隐逸中的山林传统经历了从"岩穴之隐"到"林泉之隐"的嬗递。考察这种嬗递的历史动因和演变形态,有助于理解在专制政治环境下"山林"所彰显的隐逸精神价值,也可以从中厘清山水审美依托隐逸活动而发生和发展的逻辑脉络。  相似文献   

8.
在盛唐求仕热潮中,孟浩然是一个极其独特的存在。当时儒道两种对立的文化精神以一种特殊的形态相互整合,共同建构了孟浩然的文化心态和价值标准,使孟浩然具有一种儒者和隐逸气质相混合的精神特质,形成了孟浩然既追求一定的社会功利又不以入世为首选目标的温和、拘谨的士人人格,也使他长期处于仕与隐的紧张和焦虑之中。仕与隐的欲调和及二者事实上的难以调和,让孟浩然陷入了仕与隐的两难抉择中,进退维谷,从而成了盛唐求仕热潮中的“多余人”。  相似文献   

9.
在西晋士人中间,普遍存在着以隐逸为高的思想,但他们大多看中的是一种心神的超然无累,而不是想要真正栖遁山泽。西晋诗人们的思想感情则处于仕与隐的矛盾冲突中,在他们的诗歌中,一方面表达了对官宦生活的眷恋,一方面又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本文对西晋诗人的这种思想心态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唐代士人的社会心态与隐逸的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逸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现象,它对中国社会文化特别是士人文化心理建构有着深远的影响。唐代隐逸风气兴盛,对其历史嬗变的研究,是深入了解唐代文人的行为心态、人格理想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且对其递嬗缘由的追问,也是深入剖析唐代社会政治和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层面。概而言之,初唐承继魏晋隐逸遗风,盛唐在隐逸中贯注入世因素,中唐淡化了士人的担当精神,晚唐以隐居避祸全身。  相似文献   

11.
从小隐、大隐到中隐——论隐逸观念的递嬗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逸是中国士人心理—行为哲学的命题之一,也是士人内在价值取向与处世态度的外在表征。隐逸历经小隐、大隐到中隐的嬗变,三者有轩轾之别,高下之分。隐逸在其历时性演进过程中,逐渐淡化了传统隐逸以道抗势的抗议精神,显示出隐逸精神化、世俗化的走向,反映了在世俗王权为代表的势统的挤压下士人持守的道统的不断整合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人大都有着隐逸情怀,隐逸成为一种历史深厚的文化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人心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抱负得不到施展。古代隐士大多追求避世隐遁,渴望自由恬静的生活。隐逸之风促成了隐士平和的心态和独特的审美体验。正是如此,隐逸对古代山水学、古代环境美学和古代正史隐逸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研究古代隐逸文学有助于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相似文献   

13.
朱熹一生执着于用世,也是儒家积极入世思想主流的反映,但他对于隐逸之人却颇为理解,因其行为保持着对道义的追求,此种心态决定了他对隐逸有着别样的情结。他对弃世绝俗的避世之隐采取了理解但不苟同的态度,而对于因道不合的避人之隐却不仅赞成且力求践行之。朱熹隐逸的情结与行迹对后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是和中国文人的隐逸人格精神紧密相连的。晚唐以来,以皎然、贯休为代表的诗僧创作了一批描写田园生活,反映隐逸思想的诗作,这些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境界有别于盛唐时代诗人们亦官亦隐的心态和观念,而是对陶渊明时代那种亲近自然、躬耕陇亩的状态的某种复归。这种复归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诗人与田园的距离,一是诗人受儒教与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诸葛亮隐居隆中的目的、隐居的心态和形式,阐明诸葛亮隆中隐居是对中国隐逸文化的一种发展,即从儒道分流逐步走向儒道互补。  相似文献   

16.
丰富多彩的隐逸文化包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隐居地域的变化不仅仅是外在处所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传统文化发生转型时士人们人格理想、价值观念、人生追求的转变。以白居易为代表的中隐(隐于地方官)到以苏轼为代表的酒隐(吏隐)二者之间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后者对前者又有发展超越的突破,是中唐到北宋审美文化嬗变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7.
隐逸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渗透于宗教之中,在道教中形成了不同于"士隐"的"道隐"风范,这在张三丰的"隐仙"人格中得到了鲜明的表现."隐逸"行为既是一种宗教修炼的手段,又是一种至乐的审美生活方式,达到了宗教与审美交融和谐的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18.
论盛唐、中唐隐逸诗人的“真隐”和“心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盛唐隐逸诗人的"真隐"和中唐隐逸诗人的"心隐"的剖析,揭示出盛唐、中唐隐逸诗人走的是一条由"真隐"向"心隐"逐渐泛化的精神之路.  相似文献   

19.
成语中的镜像———中国古代隐逸文化阐微杨文全关键词:中国古代成语隐逸文化隐士生存状态隐逸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奇异的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个不朽的精神主题。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流传着许多关于隐逸的事迹,出现过众多的隐逸之士。为此,《后汉书》、《晋书》...  相似文献   

20.
萧统编撰《文选》,首录隐逸诗,专列"招隐""反招隐"。这一分类,反映了六朝隐风的兴盛,对后世隐逸诗的编纂产生了极大影响,对隐逸诗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文选》辑录隐逸诗,是六朝隐逸诗发展的必然产物,也与萧氏家族隐逸思想有关,萧统对隐逸的倾慕是直接动因。萧统对隐逸诗的重视,使隐逸诗歌这一体裁得以确立起来,突出了这类诗歌的重要特质,凭借《文选》深远的影响力,使得隐逸诗歌的形象深刻植根于中国文人的集体记忆之中,确立了隐逸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