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熊昌华  张显成 《殷都学刊》2011,32(2):96-100
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出土,弥补了秦代传世文献的不足,在编纂《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时,也将其作为引文材料。限于各种原因,《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还有一些《汉语大字典》与《汉语大词典》未收的副词(或义项),以及两书虽已收但引例晚于睡简的副词。本文主要是对这两类副词作一些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1987年初,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在荆门市发掘了一座楚国大墓(包山M~2),墓主为楚怀王时期的左尹邵佗。墓中出土了449枚蔑黄如新、墨书依旧的竹简牍,其中有字简278枚,竹牍1支,总计字数12626个。这批简牍分为文书、卜筮祭祷、遣策三大类,内容涉及楚国历法、政区地理、司法制度、职官制度、经济制度(结构)、宗教习俗等多个方面。简官之,这是历年发现的保存最好、数量较多、内容极为丰富的楚简。  相似文献   

3.
郭店竹简《老子》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 年10 月,湖北省荆门市四方乡郭店村一号战国楚墓中,出土了八百多枚竹简。这批竹简可分为道家著作和儒家著作两部分。属于道家著作的共两种四篇:《老子》甲、乙、丙三组和《太一生水》一篇;属于儒家著作的十一种十四篇:《缁衣》、《五行》、《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性自命出》、《成之闻之》、《尊德义》、《六德》、《唐虞之道》、《忠信之道》和《语丛》四篇。经过专家们的整理和识别,楚简图版及释文已于1998 年5 月由文物出版社以《郭店楚墓竹简》之名出版发行。郭店一号楚墓是楚国贵族的墓地,考古专家们根据从一号墓随葬品中的漆耳杯“东宫之师”铭文推断,该墓主可能是楚国太子的老师。一号墓的年代,属于战国中期后段。其具体时间不晚于公元前300年,也就是说是公元前4 世纪末的墓葬,而墓中竹简的书写时间,应当更早一些。郭店竹简的出土,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发表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现将有关郭店竹简《老子》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说“盾”     
《说文》小篆盾是隶楷盾的前身,字形结构并不复杂,却一直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其中的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对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的特点认识不够。曾简文字是迄今为止书写年代最早的竹简文字,保留了不少早期的写法,比一般战国文字要古得多。就曾侯乙墓竹简所存字形结构分析来看,盾本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允声构成的,后来字形发生讹变,便成了小篆的样子。  相似文献   

5.
齐丹丹 《学术探索》2012,(5):175-177
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发现,为研究秦代教育提供了新材料,竹简的若干条目客观反映了秦代官员教育和基层民众教育的基本情况。通过分析简文,可知在"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下,无论是高级官吏还是普通民众都具有相当的知识水平,这有助于对秦代教育做重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6.
睡虎地秦简《编年记》为年谱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几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号秦墓中,发掘出来一束竹简,有人题名((编年记》,有人称作《大事记》,对这五十三枚秦简所记载的内容属于什么文体,尤其说法不一,值得探讨。季勋同志在《云梦睡虎地秦简概述》一文中说:“有些象后世的年谱”。《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发掘简报》也说它“类  相似文献   

7.
《睡虎地秦墓竹简》译注斠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睡虎地秦墓竹简出土后,整理小组作了大量的整理,编排和译注工作,使我们大体上能够读懂。但是,仍有若干值得斟酌和补充之处。现提出以下意见,供译注者和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1999年1月5日的上海《文汇报》,以头版头条刊出题为《战国竹简露真容》的报道,中称上海博物馆四年前从香港购回的1200多支战国竹简已得初步整理,图录将于明年年初出版①。文内彩色插图显示了竹简两支的局部,左面一支可见如下文字:……己口兑上。止口员:...  相似文献   

9.
荆门包山楚墓经过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珍贵的文物。在其二号墓中,发现了278支带字的竹简,大多记有月、日而没有年份;年月日俱全的共有39支,七个年份,都是以事纪年,以专名纪月。在《包山楚墓》一书的“附录”部分,刊载了两篇探讨这些简历的论文,作者都认为,这些纪年都是史事发生的翌年,论断这七个年份是公元前322年至316年。这些专名的月序,参照云梦秦简《日出》的“秦楚月名对照表”,也安排得不错。至于把简历的年始说成“冬夕建丑”,把简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尝试运用一种新的法律解释方法对《睡虎地秦墓竹简》一书中的的若干注译提出修正意见,即把握译注文本和相关史料所形成的某种“意义关联”或“意义脉络”,思维活动在自己的“前理解”与史料之间“往返流转”,并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认识,最终在文本和史料的限制范围内生成最为接近历史“真实”的解答。  相似文献   

11.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诗经》,学界一般认为属于《鲁诗》。通过对海昏侯墓出土《诗经》中的传、故训、文字以及《齐论语》等其他竹简,结合传世文献记载,海昏侯墓《诗经》属于《韩诗》的可能性更大,可能与昌邑国《韩诗》学者王吉有关。通过海昏侯出土诸多简牍文献可知,刘贺其人虽缺少政治谋略,但也非冥顽不灵之徒。相较于汉代其他诸侯王,刘贺亦称得上是好学之人。  相似文献   

12.
“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极力歪曲秦王朝的历史,把秦律描绘成主要是镇压奴隶主阶级的工具,用以掩盖秦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认真研究《睡虎地秦墓竹简》所记载的秦律内容,有助于了解秦代法律制度的阶级本质和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揭露“四人帮”及其御用“史学家”歪曲历史事实的胡说八道,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3.
郭店楚墓考辩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竹简的公布 ,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极大震动。郭店楚墓系因被盗而得以发现 ,于 1993年 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进行发掘、整理的。此处曾为楚国贵族陵墓区。荆门市博物馆在《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发掘报告中指出 :郭店M1墓具有战国中期偏晚的特点 ,其下葬年代当在公元前 4世纪中期至前 3世纪初。报告还指出 :“郭店M1因被盗 ,随葬品不全 ,虽出有大批竹简 ,但缺乏可供断代的确切纪年资料 ,故只能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两方面作大致推断。”关于郭店一号墓葬年代、墓主的姓名和身份 ,因无文字记载 ,目…  相似文献   

14.
从云梦秦简看秦国粮仓的建筑与设置蔡万进(河南省社科院考古所)秦国是我国战国时期最为富庶的一个诸侯国家,《史记·高祖本纪》云:“秦富天下十倍”,《战国策》亦称秦国境内“积粟如丘山”、“粟如丘山”。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出士①,又提供了不少这...  相似文献   

15.
“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竹简是一九七二年临沂银雀山二号墓出土的珍贵文物之一。它基本上完整地记载着汉武帝元光元年一年的历日,是我们探讨汉初历法又一份最直接的材料。只要不囿于陈见,汉初历法的真实面貌就可大白于天下。对于“元光厉谱”的研究,已有陈久金、张培瑜等同志的文章。①由于对古代历法认识不一,研究者们所取的角度不同,已有的结论尚不足以  相似文献   

16.
邬文玲 《中州学刊》2023,(5):139-145
江苏仪征胥浦101号西汉墓竹简《先令券书》1号简中的■字,以往释作“亥”“定”“仄”“昃”“今”“乞”诸字,皆未安。从字形、文例、文意来看,该字应释作“與”,读作“舆”,意指舆县。《先令券书》首句释文应改作“元始五年九月壬辰朔辛丑,與(舆)高都里朱夌,庐居新安里”。101号墓所在之地为汉代舆县都乡高都里,舆县城址当在附近不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望山一号墓位于江陵县楚国故都纪南城西北七公里处,该墓曾出土著名的"越王勾践"青铜剑.除此以外,还出土了一批珍贵的竹简,其中有关于为墓主人占卜及进行祭祀活动的记载.这批资料,至今尚未全部发表,我们仅从有关文章中见到一些引文,其中简四十八全文如下:□之,(无曰)佗,占之□吉.病以黄?习之,尚税.圣王、王既赛祷.乙末之日,赛祷王孙巢."无它",古代占卜术语,曾屡见于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如:"庚子卜,王贞:  相似文献   

18.
1973年9月,长江流域第二期文物考古训练班浙江小组发掘了湖北江陵县将台区凤凰山第十号墓,出土西汉初期木牍六枚,竹筒一百七十余枚。姚桂芳同志回到杭州,将六枚木牍的照片给我看(那时竹简还未整理出来,照片未见)。我曾试释数段。后来《文  相似文献   

19.
中国法制文学界普遍认为,秦代以行为人的身高作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衡量标准, 其主要依据是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若干律文。但是,如果对这些律文仔细加以研究,则无论如何都 得不出秦代人的身高与刑事责任的有无存在必然关联的结论。秦律中有关身高规定的法律意义在 子:行为人如果触犯了刑律,其身高与刑事责任的大小有一定联系;在一定条件下,身高可以作为 应否承担民事责任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所载的控告文书,是秦国重要的司法文书。它的产生是秦推行连坐法及对捕罪犯者和告奸者实行奖赏法的结果。秦依据公室告、非公室告控告的内容不同,将文书区分出受理控告文书与不受理控告文书两类。秦对受理的控告文书,经审核依内容属实与否,分别对控告者采取购、不购、论、不论等有奖有罚的四种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